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焊条 > 正文

焊条

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及其相关知识

工品易达2022-10-09焊条17

一、病菌的基本概念与进行分类

在自然现象里,有许多裸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细微微生物,这些细微微生物总称为病菌。

病菌的进行分类,目前普遍认可的包括六大类。即病原体→链球菌→衣原体→病菌→古菌→立克次体→霉菌(酵母、细菌)。排在前面的小而相对而言,排在后面的逐渐镰叶高等师范,责任编辑内容只重点介绍四类。

二、病菌的特征

病菌除了子代细微、结构简单这一基本要素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特征也是与众多微生物不同的。

(一)类型多样

病菌的数量和类型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举手之劳,两颗唐竹往往都是一个病菌社会。其中以沉积物内的生存表面积最大,1克较肥活的沉积物常所含上百万到数千亿个病菌;荒芜沉积物十元也所含上百万到上百亿个,一只污秽的蚯蚓,全身能随身携带5亿多个病菌。

两对足能黏附700万至1000亿个病菌,可见病菌的契瓦瓦州之大。病菌的各类也很丰厚,自然现象未知的病菌就有10余种左右。

(二)原产广为

病菌是地球上原产最广为的一类微生物。在广袤的自然现象中,无论沉积物、近岸、空气以及动物、植物、人体内外都有大量病菌存在。很多病菌能够在异常的前提下生存,比如和酸菌能在10%的硝酸水溶液中日常生活,嗜热菌能在温度仅约98℃以上的泉水中日常生活,有的是即使在仅约200~300℃的海底熔岩流附近也能活动,嗜盐菌在泉温仅约23%~25%的死海浬,即使30%的节录化zeau中和盐块上生存,显然这是一般微动物所相形见绌的。

(三)产卵迅速

病菌的产卵速度也是同样不可思议的,比高等师范珍稀好得多,很多病菌,在适于前提下每20两分钟就可以产卵一次,比如菌株,1个病菌经20两分钟就瓦解成2个,每半小时可瓦解3次,这样,1个病菌产卵3代就产生8个病菌。即:

1半小时 =8个

2半小时 8×23=64个

3半小时 64×23=512个

4半小时 512×23=4096个

24半小时 1×272=4.7*1021

照此速度产卵下去,24半小时就可产卵72代,数量大约为4.7*1021个。所以病菌培养24半小时就可以看见菌群。其增殖速率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但因种种前提(营养物质)限制,这种产卵速度是不能持久的。尽管如此,病菌这种快速产卵能力应用到工业发酵上,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增殖,收或较多的产物,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三、常见的病菌

(一)病菌

病菌是能够独立地进行生长产卵的单细胞微生物,类型很多,大小不一,平均约1.0μm,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0倍,也只有1.0mm大小,所以裸眼看不见。

病菌的形态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可归纳为四类型型:

1.球菌

单独存在时呈球形,按其瓦解的方式和瓦解后的排列,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菌体直径约0.5~1.0μm。

2.杆菌

菌体呈杆状或近似杆状。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有的是粗短近似球菌,称为球杆菌;有的是杆菌一端膨大似棒状,称为棒状杆菌;有的是排列成链状,称为链杆菌;有的是生长成侧枝,称为分枝杆菌。大部分杆菌长约2.0~3.0μm,宽0.5~1.0μm,病原病菌中杆菌的类型最多。

3.弧菌和螺菌

菌体呈弯曲或螺旋状,只有一个弯曲,呈逗点状为弧菌,如霍乱弧菌;有数个弯曲较为坚韧的为螺菌,如鼠咬热螺菌。

(二)病原体

病原体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没有细胞结构,而只能寄生在其它微生物的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和营养物质进行生长产卵的原始微生物。病原体的形态多数呈球形,少数呈杆状或砖块状,病菌病原体(噬菌体)多数呈蝌蚪状,平均大小只有0.1μm,比病菌约小10倍,最小的病原体只有0.01μm,接近蛋白质分子。病原体大多能通过滤菌器,故俗称滤过性病原体。

(三)霉菌

霉菌是体积最大,结构比较复杂的病菌。霉菌在自然现象里广为存在,如使衣物、食品发霉的细菌,酿酒或发醇面粉的醇母菌都是霉菌。病原霉菌也较常见,如皮肤浅表的癣菌。霉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加热1半小时即被杀死。霉菌分单细胞霉菌和多细胞霉菌;单细胞霉菌和多细胞霉菌;单细胞霉菌通称为酵母。多细胞霉菌通称为细菌。

四、病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有的是病菌除具有上述基本结构外,尚有某些特殊结构,如荚膜、芽胞、鞭毛、菌毛等。

1.荚膜

很多病菌在一定的营养前提下,向细胞壁表面分泌一种粘液状物质,形成一层较厚的膜(约0.2μm)称为荚膜。荚膜中所含大量水分,荚膜对菌体有保护作用,可保护病菌抵抗干燥。病菌的荚膜与病菌的致病力有关,具有荚膜的病菌不易被白细胞所吞噬,故能在机体内生长产卵,引起感染。

2.芽胞

某些细胞生长到一定时期或当外界前提改变时对病菌生长不利时,菌体内的细胞浆发生脱水浓缩,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位于菌体中央或末端,称为芽胞,如下图所示,芽胞是病菌的休眠体,一个产卵体只能形成一个芽胞。芽胞外部有数层厚而致密的膜,可抵御外界不良的环境,对于高温、干燥、光线、化学药品等有抵抗力比产卵体为强,没有形成芽胞的病菌,在70℃以上就逐渐死亡,而芽胞却能抵抗100℃或更高一些的温度。因此,杀死芽胞要比杀死病菌的产卵体困难得多,有的是芽胞生存多年而不丧失其活力,当遇到合适前提又可生长产卵,因此灭菌的效果应以杀死芽胞为标准。

五、病菌的生长产卵和代谢产物

1.病菌的产卵方式

病菌的产卵方式是简单无性二瓦解法,即一个病菌分为二个,二个分为四个,如此继续下去。球菌由于沿着一个平面或几个平面,故呈链状、葡萄状、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等状态;杆菌一般沿横轴瓦解。

大部分病菌的产卵速度很快,如菌株在适于的前提下,每20两分钟就可产卵一代,若保持此速度产卵10半小时后,一个病菌可以产卵10亿个。病菌产卵虽然如此迅速,但它是受各方面因素所制约,决不能无限制地产卵下去。

2.生长产卵的前提

1) 水

病菌的生长产卵是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本身所含的许多酶系统,进行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分解转化成简单物质,然后加以吸收利用。水是病菌日常生活所不可缺水的物质。

2)碳和氮化合物、无机盐等

这些是病菌营养所必须的物质。

3)气体

氧、二氧化碳和氮与病菌的生长产卵有密切的关系。很多病菌必须有充分的氧气供应才能日常生活,称为需氧菌,如结核杆菌;另一类则恰相反,要在缺氧的环境下才能日常生活,有氧存在反而对它们生长不利,称为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大多数但致病菌处于这两者之间,有氧无氧都日常生活的则称为兼性厌氧菌,如菌株。

(4)酸碱度

大多数病原菌生长最适于的酸碱度为pH7.2~7.6。

(5)温度

根据病菌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及嗜热菌。一般病原菌的适于温度基本与人类体温相同,因而实验室培养病菌均采用37℃。(细菌25℃)

3.代谢产物

病菌在生长产卵中,可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有的是分泌到菌体外面,有的是包含在菌内,有一些代谢产物对人体有益,如抗生素、维生素等;但有一些代谢产物对人体是有害的,如热原等,这些产物一旦进入机体可以致病或使体温升高。

六、外界环境中对病菌生长的影响因素

1.温度和化学因素

温度和化学因素对病菌的生长产卵影响极大,将在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中讲述。

2.pH值

pH值对病菌生长的影响 ,中性产卵最快。

3.湿度

温度可以促使病菌生长,特别对细菌繁育更快。因此防止湿度过大对于避免染菌霉败有一定的作用。

水的活度对病菌生长的重要性,提高食品成分结合水分能力从而改变水活度。

4.渗透压

病菌的细胞具有半透膜的性质,可以透水,但对于其他物质的透过则有选择性,低渗药液可使细胞膜膨胀,但高透药液可使细胞内水分渗出而处于脱水状态。所以一般病菌在浓盐水溶液或浓糖水溶液中不易生长产卵,就是由于病菌细胞内水分渗出而脱水的缘故。如蔗糖是病菌的良好营养;单糖浆含蔗糖85%,为其等渗浓度9.25%的9倍多,却能保持不长菌;若浓度不够,容易长菌败坏。

七、有关名词解释

灭菌 系指杀死或除去所有病菌的产卵体和芽胞,使之完全无菌。

消毒 系指仅仅杀灭病原病菌,使之不成为传染源。

杀菌 系指使用化学药品或物理因素,对病菌在短时间内起杀灭的作用。

抑菌 即抑制病菌产卵体的生长及其产卵。

防腐 系指防止或抑制病菌生长产卵的方法。

无菌 系指没有任何活的病菌存在。

八、物理灭菌法

(一)加热灭菌法

加热可破坏病菌中酶、蛋白质和核酸,导致病菌死亡。加热灭菌又分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果比干热灭菌好。主要是因湿热灭菌时,有水分存在,蛋白质容易变性。水分又易使病菌膜壁润湿,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干热灭菌法 常用的有火焰灭菌法与干热空气灭菌法两种。

(二)紫外线灭菌法

是指用紫外线照射杀灭病菌的方法。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300nm,灭菌力最强的波长是253.7nm。紫外线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臭氧,从而起共同杀菌作用。紫外线进行直线传播,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穿透力微弱,但较易穿透清洁空气及纯净的水。因此本法适用于照射物体表面之灭菌、无菌室的空气及水的灭菌;不适用于药液的灭菌、固体物质深部的灭菌;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线,因此装于玻璃容器中的药物不能用此法灭菌。紫外线对人体照射过久,会发生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等现象,故一般在人入室前开启紫外线灯1~2半小时,关闭后人才进入洁净室。如果必须在人进去后仍要开紫外线灭菌,则人的皮肤及眼睛应有有效的防护措施。一般在6~15m3的空间可装置30瓦紫外线灯一盏,离地面2.5~3m为宜。

用紫外线照射灭菌时要注意下列问题:

1、紫外线的杀菌力,随使用时间增加而减退,一般使用时间达到额定时间70%时应更换紫外线灯管,以保证杀菌效果。国产紫外线灯平均寿命一般为2000h。

2、紫外线的杀菌作用随菌种不同而不同,杀细菌的照射量要比杀杆菌大40~50倍。

3、紫外线照射通常按相对湿度为60%的基础设计,室内湿度增加时,照射量应相应增加。

4、紫外线灭菌效果与照射的时间长短有关,这需要通过验证来确定照射时间。

5、紫外照射灯的安装形式及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使用说明决定。

灭菌方法的验证采用微生物指示剂挑战试验,微生物指示剂多用枯草芽孢杆菌。

(三)微波灭菌法

微波是指频率在30~3000MHz之间的电磁波。水可强烈地吸收微波,使其极性分子转动,分子间的磨擦而生热,且升温迅速,靠热力而灭菌。在数十秒至几两分钟之内可达100~150℃,并全部杀死液体中的病菌,适于水溶性注射液的灭菌。另外,固体药材饮片及固体制剂(丸剂、散剂、胶囊粉等)也含少量水分,微波能穿透到固体内部,由表至里被均匀加热,而起干燥、灭菌的作用。多用于口服液体制剂的灭菌,有望用于注射液的灭菌。但可能对某些药品的PH值、含量、颜色有影响。

(四)辐射灭菌法

辐射灭菌是应用γ射线、β射线杀灭病菌的方法,又称电离辐射,前者由钴-60或铯-137发出,穿透力强;后者由电子加速器产生,带电荷,穿透力弱,灭菌效果差。

九、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系指用化学药品来杀灭病菌的方法。同一种化学药品的低浓度时呈现抑菌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能起杀菌作用。其杀菌机理可能是:能使病菌蛋白质变性死亡,或与酶系统结合影响代谢,或改变膜壁通透性使病菌死亡等。常用的方法有消毒剂消毒法和化学气体灭菌法等。

(一)消毒剂消毒法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病菌的方法。但化学消毒剂大多仅能杀死病菌的产卵体而不能杀死芽孢,能控制一定范围的无菌状态。可将消毒剂配成适于浓度,采用喷淋、涂擦或浸泡等方法对物料、环境、器具等进行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0.1%~0.2%苯扎溴铵水溶液、3%~5%的酚或煤酚皂水溶液、75%乙醇等。常用于物体表面灭菌。但要注意其浓度不要过高,以防止化学腐蚀作用。洁净室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车、桌、椅等表面以及人体双手(手套)在环境验证及日常生产时,应定期清洁并用消毒剂喷洒,无菌室用的消毒剂必须在层流工作台中,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后方能使用。

(二)化学气体灭菌法

系指利用化学药品的气体或产生的蒸汽进行杀灭病菌的方法。

1.环氧乙烷灭菌法

环氧乙烷灭菌法是利用环氧乙烷气体进行杀菌的方法。它是一种传统的灭菌方法,可应用于工衣灭菌、不耐加热灭菌的药品、医用器具、设施、设备等的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系统,主要有下列四项互相制约的重要因素影响灭菌效果:

1、温度;2、湿度;3、气体浓度;4、灭菌时间。

因为环氧乙烷是易燃易爆物质,明火可以引起燃烧,同时由于气体分解还可能引起爆炸,环氧乙烷灭菌中应十分注意安全问题。

2.甲醛等蒸汽熏蒸法

采用甲醛、丙二醇或过氧醋酸等化学品,通过加热产生蒸汽进行空气环境灭菌。

(1)、计算房间体积,按10g/m3的比例称出甲醛。

(2)、将甲醛倒入甲醛发生器或加热盘或烧杯中,并放好加湿用水,必要时还需加入高锰酸钾(2~3g/m3),然后加热(甲醛发生器用蒸汽加热,加热盘或烧杯用热水盛入其中加热)使其蒸发成气体。

(3)、灭菌流程:空调器停止运转→启动甲醛气体发生器或在加热盘中加热甲醛 →让甲醛气体扩散约30两分钟→启动空调器让甲醛气体循环约30两分钟→停止空调器,房间熏蒸消毒,时间不少于8半小时→ 房间排气,用新鲜空气置换约2半小时→ 恢复正常运行。

当相对湿度在65%以上,温度在24~40℃时,甲醛气体的消毒效果最好。

3、臭氧消毒法

臭氧(O3)的消毒原理是: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病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病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将其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普遍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害残留物,故称为无污染消毒剂。它不但对种种病菌(包括肝炎病原体、菌株、绿脓杆菌及杂菌等)有极强的杀灭能力,而且对细菌也很有效。https://www.mbiosh.com/bzfg/gjbz/415.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