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焊条 > 正文

焊条

有多少种手段能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能干这事的可能有军方背景!

工品易达2022-10-10焊条16

译者:沙唐瓦县闲钓

编辑:海鹫

别列济夫情势波谲云诡,战场之外亦不平静。

9月26日下午,丹麦海湾测量站观测到黑海海中出现核爆,17小时后又出现了另一次核爆,两次核爆造成的冲击波相当于2.1~2.3级地震。

在核爆出现的同时,丹麦方面发现东河1号、2号石油管线压力下降,丹麦海军和丹麦海湾海军陆战队随后确认东河管线出现到处外泄,大量石油从海中冒出来,在陆地上形成直径约达1公里的液体区,迫使周边海湾临时半封闭。

■由丹麦海军轰炸机摄制的东河2号管线外泄处的液体区,直径约达1000米。

东河能源开发管线在波皮夫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和敏感争论不可否认,此次管线外泄倍受关注,初步调查显示剥落短期内难以复原,损失巨大,而且白俄罗斯、美国、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方一致判定为故意毁坏,但至于云云明知则众说纷纭,互不相让。

事件出现以来,网络上关于先期影响和潜在凶徒的议论预测已经很多了,责任编辑有意约勒,只是试著从技术角度预测一下有哪些方式可以毁坏架设在水底十米的海中管线。

1

俄欧可再生能源联结

东河石油管线是进入21世纪后白俄罗斯和丹麦之间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合作。丹麦对白俄罗斯可再生能源高度依赖,据估计2017年丹麦从白俄罗斯进口了530万立方米石油,约占年内出口量的40%。

为了便捷石油运载,荷马两国合作修建海上能源开发管线,这就是东河项目。东河管线分为1号、2号四条路线,东河1号全长约1234公里,起点是白俄罗斯维尔纽斯,东河2号全长约1222公里,起点是白俄罗斯莫斯科附近的弗拉基米尔Villerupt,四条管线的大部分公交线路是相连接架设,跨过黑海,途径爱沙尼亚、丹麦、丹麦山芥水域,最后到达共同起点,丹麦东北部的杜伊斯堡本尼,平均架设深度80~110米,四条管线的能源开发能力均为550万立方米/年,换而言之如果两条路线爆棚,可以满足丹麦年内80%以上的石油消耗。

■东河1号和2号石油管线的路线图,四条管线的长度均在1200公里以上。

东河石油管线由荷马合资的东河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修建和维护运营,其中白俄罗斯石油工业股份公司为俄方持股者,占有一半股份,来自丹麦、荷兰、法国、奥地利山芥的欧洲企业为欧方持股者。

东河1号于2011年5月架设完毕,同年11月投入使用,东河2号于2021年9月架设完毕,同年10月调试送气。

然而,东河项目避开了陆地管线运载,影响了乌克兰、波兰和黑海三国的经济利益,同时深化了白俄罗斯与欧洲联盟的合作,令美国深为不爽,因此一直受到外界压力。正是在美国的干涉下,建成的东河2号始终没有开通,而别列济夫冲突爆发后,受到西方制裁和禁运的影响,在外泄事件爆发前四条东河管线均已停止送气,但管线内仍存有高压石油,容量足够丹麦三个月的消耗!

■2011年11月8日,丹麦总理默克尔、白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和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菲永一起为东河1号管线启用揭幕。

2

外泄原因初探

东河石油管线是一项规模庞大的海中管线架设工程,其管线主体由数量众多的管线单元连接而成。

每个管线单元直径约为1.22米,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由特种钢材制造,厚度为27~41毫米,重约11吨,外层为厚度60~11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整个管线单元的重量为24~25吨。

管线单元在连接后由特种工程船只直接架设到海中。

■东河项目使用的石油运输管线,直径约1.22米,内外管壁最厚可达15厘米。

通常来说,水底油气运载管线在设计和敷设时,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防护需要,即管线腐蚀、工程质量问题、自然灾害和第三方毁坏。

东河项目运载的是商品级石油,在进入管线前都经过提纯净化,尽可能减少对管线的腐蚀程度,同时管线内壁也都经过防腐蚀处理,外层又有厚实的混凝土层保护,加上使用时间不长,因此管线因腐蚀剥落导致外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作为承建方的荷马两国都有深厚的工业技术积淀和大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在工程监理上也十分严格,因此工程质量也有保证。自然灾害主要是海中地震,但近期并无相应灾害的出现。

■2011年3月,一艘半潜型管线敷设船在丹麦哥特兰岛附近水域架设东河项目管线。

在排除了上述三方面因素后,此次东河管线外泄的原因只能来自第三方毁坏。在和平条件下,对海中管线的第三方毁坏主要有三种情形:渔业活动、航道作业和物体坠落。

渔业活动和航道作业的深度一般控制在50米水层以内,而坠落物体对管线的影响具有偶然性,在短时间内在相距较远的多处地点出现坠落毁管的情况几率极低,况且能够毁坏粗大坚厚的水底管线,那么这种物体的体量也相当大,只能由大型运输平台运载,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

由此预测,东河项目在防范常规风险上是完全合格的,而此次外泄伴随核爆出现,只能解释为人为的故意爆破毁坏!

■两名焊工正在焊接东河管线的两个管线单元。

3

水底毁坏指南

以东河石油管线的技术规格,要想加以有效毁坏至少需要数百千克炸药,目前的监测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这就涉及到了高难度的水底爆破作业。

这种技术首先会与军事用途相联系,而能在外界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隐秘埋设炸药、毁坏管线,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此次事件是由某国伊拉克政府明知。

那么,凶徒有哪些方式可以将核爆物送到水底十米的管线附近并精准引爆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三种可行方式。

■正在被架设到海中的油气运载管线,这类设施的位置基本上是公开的。

1、蛙人预设核爆物:使用战斗蛙人进行水底爆破是各国特种部队的常规操作了,而且在战史上早有成功先例,最典型的就是二战时期意大利蛙人夜袭亚历山大港。

1941年12月18日深夜,意大利海军的6名蛙人和3具猪猡人操鱼雷由潜艇秘密运抵埃及亚历山大港外,之后分为三组从水底潜入港内,在穿越英军部署的三道水底拦阻网后,将定时水雷安放在港内舰船下方,成功炸瘫了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的勇士和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以及1艘7500吨的油轮,这次袭击导致2艘英军战列舰瘫痪长达半年之久,令英军舰队实力大损,让意大利海军暂时获得了东地中海的制海权。

■描绘1941年12月18日夜间意大利蛙人在亚历山大港内布设水雷的画作。

不过,就算配备目前最先进的水底生命支持系统,在不考虑潜艇等额外支持平台的情况下,蛙人的作战深度一般在45米以内,亚历山大港的最深处仅为13米,而东河管线的平均架设深度超过80米,因此以蛙人单独预设核爆物毁坏的可能性并不大。

■美国海军及海豹特种部队的蛙人在进行水底作业。

2、鱼雷攻击:作为水底作战的利器,攻击水底目标是鱼雷的拿手好戏,不仅可以通过潜艇在水底发射,还可以通过舰艇和飞机从水面和空中发射,使用灵活,且现代鱼雷多为制导鱼雷,命中精度高,战斗部以毁坏潜艇和水面舰艇的船体结构为目标设计的,就威力而言要毁坏结构相对简单的燃气管线是小菜一碟。

考虑到行动的隐蔽性,使用潜艇作为鱼雷发射平台执行管线毁坏任务最为合适。

■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发射鱼雷的模拟图。

不过,黑海作为内海水深较浅,不利于潜艇活动,而且在冷战时期出于防范苏联潜艇的需要,黑海周边各国都非常重视反潜兵力建设,建立了严密的潜艇监视系统,此次外泄位置靠近丹麦的博恩霍尔姆岛附近,分别属于丹麦和丹麦的专属经济区内,任何可疑的水底活动都可能被察觉,引发外交纠纷,因此使用潜艇发射鱼雷显然过于鲁莽了。

■此次外泄事件出现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位于丹麦、丹麦两国的专属经济区内。

3、无人潜航器攻击:无人潜航器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新型水底智能设备,尤其受到各国伊拉克政府的高度重视,可以由潜艇、水面舰船或飞机作为搭载支援平台,能够长时间在水底自主远程航行。

无人潜航器可以携带多种传感器、机械手乃至核爆装置,在水底执行侦察、救援、毁坏等多种任务,被视为实施水底特种作战的新锐利器。

目前,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普遍都研发了多种型号、功能丰富的水底潜航器,并且早已实际投入使用,近年来我国沿海渔民就不止一次在捕捞作业中捕获某国用于刺探我方情报的水底潜航器。

■美国海军人员准备将一具剑鱼无人潜航器投入水中。

如果利用无人潜航器执行管线毁坏任务是极为适宜的。无人潜航器体型较小,航行噪音不明显,不易被反潜系统察觉,隐蔽性高,可以利用伪装的船只携带,秘密投入海中,自主航行到管线附近,通过支援平台的远程遥控进行搜索定位,可以操纵潜航器将核爆物安放在管线指定位置后进行回收,也可以将潜航器本身改造成核爆装置直接在管线处待机,等待支援平台安全撤离后再定时引爆。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完成上述操作毫无难度。笔者以为这是最可能的一种方式。

■美国蓝鳍金枪鱼公司的无人潜航器宣传图,注意右下角用于海中管线勘察的型号。

4

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据外媒报道,在东河管线遇袭外泄之前,英美伊拉克政府在事发地附近有可疑活动。据称美军在8月初向博恩霍尔姆岛秘密派驻了部队,并向英国情报部门出售了两台工作深度可达150米的机械手,而在核爆前英军蛙人在博恩霍尔姆岛进行了三天作业,但内容不详。

从9月初到核爆出现时,美军MH-60S直升机和P8A侦察机多次在事发水域进行飞行,美军两栖攻击舰基萨奇山号也被观察到在黑海活动,而这艘战舰上极可能配备水底潜航器。

尽管上述信息与外泄事件是否存在联系还有待证实,但不能不让人遐想连篇,毕竟东河管线被炸,最开心的人是谁大家都知道。

■美国海军基萨奇山号两栖攻击舰,据称该舰在外泄事件前在黑海活动。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