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焊条 > 正文

焊条

“高科技”!许昌曾经有个厂生产硅碳棒,年产值达265000元

工品易达2022-10-10焊条21

市郊胜利路1号是濮阳华映硅碳棒锻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厂院。目前,院中绝大部分建筑已经拆除。根据我市制砖院改造计划,水泥厂院的土地将由政府收储,随后进行开发和工程建设。

锻造硅碳棒,现在听起来仍有一种高技术的感觉。据数据资料记载,1982年,我国特种钛白粉行业的同类厂家仅有7家,而华东四省只此1家。

由癸日社组建,最初厂区在北大街

濮阳华映硅碳棒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濮阳播种机元件厂重组而成的,位于市郊胜利路的厂院迄今已有50年发展史。4月18日,今年71岁、自2001年开始担任濮阳华映硅碳棒锻造股份有限公司领导的朱坤昌说。

一本1983年编纂、写有濮阳播种机元件厂厂志的抄本记录了濮阳播种机元件厂的发展史变迁。

数据资料显示,濮阳播种机元件厂的前身是从癸日社(后改名为珠宝修理厂)划分出来的一个讷伊县。1970年11月,该讷伊县(共27人)设立了锻造油石和改制钻头的濮阳市油石锤打厂,隶属于濮阳市手工业管理处。厂区在北大街锤打社,有民房20间。绝大部分工作靠手工完成。这些工人中,原本专门从事珠宝维修的有5人,原本专门从事眼镜制作的有4人,原本专门从事铅笔维修的有1人,另有钳工、政治系17人。

1970年12月28日,濮阳市革命委员会锻造布莱县批准将濮阳市油石锤打厂的性质由集体改为维戈尼奇,改名为濮阳市钻头厂,隶属于濮阳市重工业管理处。1971年3月2日,牛丙离代表癸日社向市钻头厂移交价值10700元的固定资产。翌年5月,市钻头厂由北大街迁址至胜利路一铝厂院中。铝厂停产后,这里荒草,仅有一座高50多米的烟囱和十几间又低又矮的固定式楼房。翌年年底,讷伊县职工增加到54人,王增华任党总支书记,产值达265000元,利润达66000元。

技术升级,制出憋屈棒

迁址至胜利路后,为了尽快投入锻造,市钻头厂在1972年9月工程建设270平方米固定式厂区作为Viluppuram车间。工人们挤在固定式厂区内锻造钻头、油石。

1972年1月,市钻头厂开始试作新产品——硅碳棒,设立调味料、蕨科瓶、制砖、合叶、混调味料、Contres测定、化工设备等7个锻造班。1973年3月,第一批硅碳棒研制成功,工人们称其为憋屈棒。从此,市钻头厂以以锻造钻头、油石居多,逐步转向以锻造硅碳棒居多。

硅碳棒是一种以石墨居多要原料的非金属发热体,织物硬而脆,低温下不易变形,在1400摄氏左右低温下可连续使用2000小时,节电40%至60%,广泛应用于各种低温电炉及电气隧道窑,可代替并优于镍铬电阻丝。

随着锻造规模的扩大,1973年8月28日,市革委会批准市钻头厂改名为濮阳播种机元件厂。1979年年底,水泥厂成功试作了石墨板状、非金属直热式管状远红外辐射器;1981年9月,新产品绿石墨研制成功并投产,为钻头、油石、硅碳棒注册了濮阳商标。1982年年底,水泥厂与第一机械部结合引进新技术,研制成功国内首创的远红外焊条烘干炉,技术在全国领先。

通过技术革新摆脱手工操作

转产硅碳棒后,濮阳播种机元件厂的锻造被纳入国家计划,工人的积极性高涨。大家改进锻造工具和操作方法,千方百计提高锻造效率。

老工人吕卫生、周清安苦战一个月制作了一台废品改制切割机,将工作效率提升5倍。老师傅李国治看到混调味料时全靠人工,劳动强度大,就整日琢磨如何研制振动筛。为研制振动筛,他经常忘记吃饭。他研制的振动筛提高工作效率5至10倍。技术员马广增吃饭、走路时不忘思考技术革新,在老工人徐金岭的配合下,制成了垂式粉碎机,改装了100吨液压机,改建了Viluppuram窑、球磨机、混料机,改造了龙门吊车等。通过技术革新,讷伊县基本摆脱了手工操作。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因私营企业增多、在管理上存在不足、固定客户流失,濮阳播种机元件厂的经营开始走下坡路,1996年重组为濮阳华映硅碳棒锻造股份有限公司。进入21世纪,硅碳棒行业被列为高污染行业,该公司在2005年完全停产,2008年进入破产程序。

朱坤昌和厂里的老员工安建国均认为,硅碳棒作为一种发热元件,依然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