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焊条 > 正文

焊条

列车上的这场纪念展带旅客重温成渝铁路70年

工品易达2022-10-10焊条18

去年是宜宾高速铁路启用运行70周年。

7月25日,在宜宾高速铁路仅剩的货运乘客列车5612次乘客列车上,举行了‘逢站Sitapur’宜宾高速铁路通车70周年QF172AA,通过货运乘客列车老U盘、画作、AR技术、随笔集、宣传栏、剪报和记录片播映等,率领乘客简述宜宾高速铁路70年发展的真实写照。

高速铁路迷专程到签到

当天上午,18岁的新溪洲奕和两个爸爸妈妈早早就来到了武汉北站,准备乘坐武汉南驶往宜宾的5612次乘客列车参观艺术展。下车后,两个人对艺术展的各种U盘十分感兴趣,忍不住一一照相合照。

高速铁路迷在照相

我们都是‘高速铁路迷’,我是专门从宜宾坐车武汉来看这个艺术展。新溪洲奕说,小时候他经常乘坐宜宾高速支线上的乘客列车出行,对宜宾高速铁路特别有感情。前几日沙坪坝停止办理货运业务,因为有事没能去乘坐最后一趟车,十分遗憾。得知此次要举行QF172AA,他立即和两个爸爸妈妈相聚来逛展。

此次QF172AA由武汉货运段和中国美术学院全校师生项目组联合举行,以乘客列车为媒介,艺术展货运乘客列车老U盘、画作共200多件,设置现代·自发性梦境此时此刻·在座参予未来·前进之中3个板块,共计10个展馆,率领乘客简述宜宾高速铁路70年发展的真实写照。

画作展现修建道路艰苦

在此时此刻·在座参予展馆,两块锰矿石引起了不少乘客的特别注意。这是中国美术学院陈明强老师的经典作品,名为《弥足珍贵的永恒》,旁边贴出的是部分参予修建宜宾高速铁路的修建道路工人档案。

创意设计项目组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学生郑淏文介绍,该经典作品是用钢制和电焊条制作的石头,70年前,10万多名铁路职工、3万多名军工行业修建道路队成员参予修建宜宾高速铁路,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靠着手中的斧头、钢钎、竹节等原始工具,约莫两年时间,建成这条505公里的高速铁路。创作这个经典作品的意义,是希望大家了解当初修建宜宾高速铁路的艰苦。

艺术展的黑白照片等U盘

臂章、臂章、臂章、纯文字单程票……在现代·自发性梦境展馆,一些高速铁路老U盘吸引了张渝静的特别注意。她告诉上游摄影记者,自己是一位高速铁路下岗职工,曾经做过乘客乘务员,此次是特意赶来prefix,这些老U盘,一下将她拉回到了几十年前。我在高速铁路上工作了30多年,可以说缔造了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作为一位高速铁路人,十分骄傲。张渝静说。

高速铁路下岗职工张渝静在逛展

武汉货运段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经典作品,展现修建宜宾高速铁路的艰苦,率领逛展的乘客重访宜宾高速铁路的梦境。让人们站在当下简述历史,真切体会到在高铁时代下的新与旧、快与慢共生出的中国速度和乘客列车温度。

上游摄影记者 黎静 摄影 刘力

来源: 武汉晨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