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焊条 > 正文

焊条

焊接技术电焊等机电建造师考试

工品易达2022-10-11焊条18

1、铜焊分酸性铜焊和酸性铜焊

酸性铜焊与酸性铜焊对照

2.铜焊机型

铜焊机型是以铜焊行业标准为依照,充分反映铜焊的主要就优点的一类则表示方式。

铜焊机型依照铜焊类别、熔敷合金成份机械性能、药皮类别、冲压边线、电阻类别分割。相同类别铜焊的机型则表示方式也相同。

3.铜焊换用

(2)换用准则

①沟槽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相匹配准则

确保冲压梁柱的操纵性和组织工作前提准则

满足用户冲压内部结构特征及施力前提准则

④具备冲压工艺控制技术操作性准则

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效率准则

为保护液体进行分类、换用

1.冲压用液体进行分类

(1)为保护液体:(主要就包括甲烷(CO;)、惰性气体(Ar)、氮气(He)、氮气(N)、氮气(O2)和氮气(H2)

(2)切割用液体

主要就包括助燃液体(O2);

可燃液体:乙炔、丙烷、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

2.冲压用液体换用

(1)冲压用液体的选择,主要就取决于冲压、切割方式。除此之外,还与被焊合金的性质、冲压接头质量要求.焊件厚度和冲压边线工艺控制技术方式等因素有关。

(2)氮气弧焊时,用N2作为为保护液体,可冲压不锈钢。 N2也常用于等离子弧切割,作为外层为保护液体

(3)H2作为还原性液体,冲压时与O2混合燃烧,作为气焊的热源

冲压材料复验

1.钢内部结构的冲压材料复验满足用户下列情况之一时,钢内部结构所用冲压材料应按到货批次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筑内部结构全等级为一级一、二级沟槽

(2)筑内部结构全等级为级的级沟槽。(3)大跨度一级沟槽。

(4)重级组织工作制吊车梁内部结构中的一级沟槽。

(5)设计要求。

2.特种设备的冲压材料复验

(1)球罐用的铜焊和药芯焊丝应按批号进行扩散氢复验

(2)工业管道用的铜焊、焊丝、焊剂库存超过期限,应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冲压材料质量证明书合格证书上应注明库存的期限,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酸性冲压材料及防潮包装密封良好的低氢型冲压材料的规定期限一般为2年;

2)石墨型冲压材料及其他冲压材料的规定期限为1年

一、常用的冲压方式及特征

(一)铜焊电弧焊

1.机动性和灵活性好

①所需要的冲压设备相对简单,只要配备适用的冲压电源、焊钳和足够长的冲压电缆即可进行冲压作业。

②冲压场地不受限制,用于内部结构复杂、空间狭小的边线时,比其他冲压方式更合适。

③可适甩金实置冲压,可使用铜焊直径φ1.6~φ8,因此,以冲压从薄板到厚板的各种冲压接头。

(二)钨极惰性液体为保护焊

1.具备铜焊电弧焊的特征。

2.自有的特征:

①电弧热量集中,可精确控制冲压热输入,冲压热影响区窄。

②冲压过程不产生溶渣、无飞溅,沟槽表面光洁。

③冲压过程无烟尘,熔池容易控制,沟槽质量高。

④冲压工艺控制技术适用性强,几乎可以冲压所有的合金材料。

⑤冲压参数可精确控制,易于实现冲压过程全自动化。

例如,非合金钢、不锈钢材质管道应采用氩弧焊打底,铝、铜材质管道应采用钨极氩弧焊或熔化极氩弧焊打底不得采用气焊或电弧焊。

二、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

(一)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的定义及作用

顺序:先评定,再作业。

1.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的定义:

(1)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是指为验证所拟定的冲压工艺控制技术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

2.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的作用:

①验证施焊单位能力

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验证施焊单位拟定冲压工艺控制技术的正确性,并评定施焊单位在限制前提下,冲压成合格接头的能力

②编制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规程的依照

工程产品施焊前,应依照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报告(PQR)

编制冲压作业指导书(WWI),用于指导焊工施焊和焊后热处理组织工作,一份冲压作业指导书可以依照一个或多个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报告编制;一个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报告可用于编制多个冲压作业指导书。

(二)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依照

2.设备及管道

承压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对接沟槽和角接沟槽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耐蚀堆焊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复合合金材料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换热管与管板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螺柱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

(三)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的步骤

①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评定的委托

②拟定预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规程pWPS

③施焊试件

焊评试件应由本单位技能熟练的焊工,使用本单位的冲压设备施焊。

④试件检验

焊评试件检验项目至少应主要就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机械性能试验和弯曲试验。

⑤签发报告

四、冲压工艺控制技术控制技术

(一)冲压作业人员要求

1.冲压责任人员

项目经理部冲压责任工程师负责组织建立本项目冲压质量控制系统。

2.焊工

焊工应在焊工资质合格证有效期内从事合格项目所覆盖范围内的冲压作业。

(二)冲压控制技术管理要求

1.控制技术交底

控制技术交底应主要就包括:冲压工程特征、冲压工艺控制技术规程(WPS)内容、冲压质量检验计划进度要求等。

2.超次返修

沟槽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如超过2次,返修前应编制超次返修控制技术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控制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1H412032 冲压方式与工艺控制技术评定

3.冲压场所

(1)自然环境。冲压场所的风速;冲压电弧1m范围的相对湿度;雨、雪天气不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且有效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时,禁止冲压

(2)作业场地。不锈钢、有色合金冲压应设置专用场地,并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不得与黑色合金等其他产品混杂;配置专用组焊工装。

(三)特殊材料冲压工艺控制技术措施

防止产生延迟裂纹的措施:

①应采取铜焊烘干、减少应力、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措施外,尽量严格执行焊后热消氢处理的工艺控制技术,必要时打磨沟槽余高

②对容易产生冲压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及时进行热处理。当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时,应在焊后立即均匀加热至200~350℃,并保温缓冷

防止产生再热裂纹的方式:

①预热

②应用低强度沟槽,使沟槽强度低于母材以增高其塑性变形能力。

③减少冲压应力,合理地安排冲压顺序、减少余高避免咬边及根部未焊透等缺陷以减少冲压应力。

冲压应力与冲压变形 冲压质量检验方式

降低冲压应力的措施

1、设计措施

①减少冲压量

减少沟槽的数量和尺寸,可减小变形量,同时降低冲压应力

②改变沟槽分布

避免沟槽过于集中,从而避免冲压应力峰值叠加。

③优化接头形式

优化设计内部结构,如将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

2.工艺控制技术措施

①采用较小的冲压线能量

②合理安排装配冲压顺序

③层间进行锤击(焊后进行

预热拉伸补偿沟槽收缩

⑤冲压高强钢时,换用塑性较好的铜焊

⑥预热(焊前进行)

⑦消氢处理(焊后进行

⑧焊后热处理

⑨利用振动法来消除冲压残余应力

(二)冲压变形的危害

冲压变形的危害主要就表现在:

①降低装配质量

②影响外观质量

③降低承载力

④增加矫正工序

⑤提升制造成本

等五个方面。

(三)预防冲压变形的措施

进行合理的冲压节构设计

①合理安排沟槽边线

②合理选择沟槽数量和长度

③合理选择坡口形式

采用合理的装配工艺控制技术措施

①预留收缩余量法

②反变形法

③刚性固定法

④合理选择装配程序

采取合理冲压工艺控制技术措施

①合理的冲压方式

②合理的冲压线能量

③合理的冲压顺序和方向

冲压质量检验方式

冲压检验方式进行分类

1、破坏性试验

弯曲试验、冲压性试验、沟槽电镜

机械性能试验:

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断裂性试验、疲劳试验

化学分析试验:

成份分析、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铜焊扩散氢含量测试

金相试验:

宏观组织、微观组织

非破坏试验

外观检验、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

二、冲压过程质量检验

(一)冲压前检验

冲压前检验:

检验作用或检验内容

母材和焊材:

防止不合格产品用到工程上影响施工质量

零部件主要就内部结构尺寸:

主要就包括主要就内部结构尺寸的校核性检查,以确保零部件组焊成梁柱的几何尺寸。

组对质量:

检查组对梁柱沟槽的形状及边线、对接接头错边量、角变形、组对间隙、搭接接头的搭接量及贴合质量、带垫板对接接头的贴合质量

坡口清理检查:

在施焊开始前应对坡口及坡口两侧再次进行清理检查

冲压前的确认:

通常把组对后、冲压前检查确定为质量控制点

1H412034 冲压质量检验方式

(二)施焊过程检验

1、定位沟槽

应清除定位沟槽渣皮后进行检查

2、冲压线能量

与冲压线能量有直接关系的因素主要就包括:冲压电阻、电弧电压和冲压速度。线能量的大少与冲压电阻,电压成正比,与冲压速度成反比q=IU/v,

3、多层(道)焊

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道)的冲压

4、后热

检查加热范围、后热温度和后热时间,并形成记录。

(三)沟槽检验

外观检验

1、沟槽表面

不允许存在的缺陷主要就包括

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外露夹渣、未焊满

允许存在的缺陷主要就包括

咬边、角沟槽厚度不足、角沟槽焊脚不对称

2、几何尺寸

①同一端面最大内直径与最小内直径之差

②椭圆度

③矩形容器截面上最大边长与最小边长之差

④冲压接头棱角度(环向和轴向)

无损检测的方式及适用范围

(6)沟槽内部无损检测

①立式圆筒形钢制冲压储罐壁钢板最低标准屈服强度大于390MPa时,冲压完毕后至少经过24h启再进行无损检测。

②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至少在冲压完成24h后进行无损检测,但是,该材料制造的球罐,应当在冲压结束至少36h后进行无损检测。

③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