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热镀锌花兰厂子(锦州热镀锌花兰厂子怎么样)
柳宗元的诗句有哪些
1、《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释义: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2、《渔翁》唐代: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释义: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代: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释义: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
4、《早梅》唐代: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释义:
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湛蓝的楚天。
夜晚北风吹来阵阵暗香,清晨浓霜增添洁白一片。
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山重水复阻隔遥远。
眼看寒梅即将零落凋谢,用什么安慰远方友人的思念?
5、《饮酒》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释义:
早晨起来深感缺少乐趣,离座而起打开清酒一樽。
先举杯祭酹造酒的祖师,是他留下美酒给我驱逐忧愁和烦闷。
一会儿感觉便大不一样,顿觉得天地之间热闹非凡。
连绵的高山改变了原来的幽晦,碧绿的流水把温暖的气息包含。
南门城外的一片郁郁葱葱,高大的树木叶茂枝繁。
清凉的树荫可以庇护自己,整天都可以在树下乘凉谈天。
即使喝醉也不要推辞,美好的芳草可以供我们躺卧。
即使是那些富比晋楚的人,恐怕也未必知道饮酒的快乐?
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释义: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img]关于南北慕容的来历?
来历:南北慕容均出自辽东鲜卑。4世纪时慕容涉归,其嫡长子慕容廆继为单于,其后代子孙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等一系列割据政权。次子慕容吐谷浑西迁至青海,其后代子孙建立吐谷浑汗国。这样南北慕容就出现了。
说到慕容,就要知道三燕历史。“三燕”指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在北方建立的前燕、后燕、北燕三个地方政权。它们均以龙城(今辽宁朝阳)为都城或陪都,先后长达百年之久,创造了朝阳历史上灿烂的“三燕文化”。因此,朝阳又被称为“龙城”和“三燕故都”,并称这一时期的文化为“三燕文化”。
一、三燕历史
(一)建国前的慕容鲜卑
慕容鲜卑是东胡族的后裔。东胡,是自古以来一直活动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的民族。战国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东北,就是现在的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及其周边地区。燕昭王时期,大将秦开率军攻打东胡,东胡大败,北退千余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开却胡”。燕国在东胡居住地区设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且沿边境修筑了长城。朝阳地区属于右北平郡和辽西郡。
东胡族后来发展为乌桓和鲜卑两个部族。东汉时期,乌桓和鲜卑两个部族都先后居住在东北和北方沿边诸郡。鲜卑族后又分为慕容、宇文、段氏三部。公元207年,曹操平定了辽西柳城的三郡乌桓之后,慕容鲜卑的首领莫护跋乘机率部入居辽西。公元238年魏司马懿讨伐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莫护跋率部参加了攻打辽东的战役。辽东公孙氏被灭之后,曹魏政权封莫护跋为率义王,莫护跋始定居于大棘城之北。莫护跋死后,经过其子木延、孙涉归、耐几代首领,后来共立涉归子慕容廆为首领。涉归的另一个儿子吐谷浑则率部到现在的甘肃青海一带,建立了吐谷浑国。
慕容廆是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继位后于公元238年又率部迁回辽西,居于徒河之青山,公元2 94年定都大棘城。辽西地区自战国以来汉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且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地带,大、小凌河流域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宜农亦宜牧,这对慕容鲜卑以辽西为根据地,建立政权、逐鹿中原都具有重要意义。
慕容鲜卑入居辽西之后,不断吸收汉文化因素,逐渐改游牧经济为定居的农业经济,中原的先进思想文化、农业生产技术及货币、日用杂物、生产工具、兵器也大量输入辽西,为其所用,从而加速了慕容鲜卑的汉化过程。那些在中原无法生存的大批流民和汉族知识分子,为逃避战乱,纷纷涌入辽西,受到慕容廆的尊重,成为座上嘉宾,为慕容廆出谋划策,建立典章制度,创办学校,为前燕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前燕(公元337-370年)
公元333年,慕容廆死,其第三子慕容皝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统帅慕容鲜卑。公元3 3 7年,慕容皝称王,国号燕,都棘城,是为前燕。
公元341年,慕容皝派阳裕、唐柱于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筑龙城。公元342年,慕容皝将都城由棘城迁到龙城。东晋成帝遣使正式承认慕容皝为燕王。
经过几年的鏖战,慕容皝消灭了段氏鲜卑和宇文鲜卑,又让扶余和高句丽俯首称臣,大大扩展了前燕政权的势力范围,成为东北地区的霸主。
公元348年,慕容皝病死,子儁继位。慕容儁 “博览群书,有文武干略。”慕容儁乘冉闵灭后赵、河北大乱的机会,率军南伐,攻占蓟城,都城亦随之迁蓟。公元352年,冉闵的都城邺城被慕容儁攻克,冉魏亡。慕容儁在蓟城正式称皇帝,署置百官。蓟城在现在的北京西南,所以说,历史上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称皇帝的,是前燕慕容儁。
前燕政权成为南与东晋隔江对峙,西与前秦为邻,以东北为后方,雄据华北的强大政权。
公元357年,慕容儁将都城从蓟城迁到邺城。公元360年,慕容儁死,子暐继位。
公元370年,前秦苻坚、王猛率大军围攻邺城。慕容暐率文武百官出城降秦,前燕灭亡。前秦在前燕故地设平州,以石越为平州刺史,领护鲜卑中郎将,镇和龙(龙城)。
(三)后燕(公元386-407年)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利,那些投降前秦的慕容鲜卑贵族都趁机纷纷起兵复国。公元386年,慕容垂称帝,置百官,立太子,定都中山,据有幽、冀、平三州,即今河北、辽西地区。
公元397年,后燕慕容宝在中原被拓跋魏打的大败,无法立足,将都城迁回龙城。
慕容熙当后燕皇帝时,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公元407年,冯跋和高云乘慕容熙出葬苻皇后之机,杀掉慕容熙,拥立高云为天王。后燕亡。
(四)北燕(公元407-436年)
公元407年,冯跋和高云乘慕容熙出葬苻皇后之机,杀掉慕容熙,拥立高云为天王。
公元409年,高云被豢养的爪牙离班、桃仁杀害,高云被杀后,冯跋被拥立为王,国号仍为燕,建元太平,仍以龙城为都城。
冯跋继位后,吸取了后燕亡国教训,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措施,使北燕国力得到恢复,政权亦较稳定。
冯跋死后,其弟冯弘杀太子冯翼自立为王。公元436年四月,北魏又派大将古弼、鹅青率军来攻,魏军克白狼,兵临龙城。尚书令郭生开城门招引魏军,这时,高句丽援兵亦到达龙城,冯弘及龙城民户均随高句丽军队东迁。高句丽军队将龙城库府虏掠一空,并纵火焚毁了龙城宫殿。北燕灭亡。冯弘到辽东后,被安置在平郭,两年后为高句丽所杀。
从公元342年慕容皝将都城由棘城迁到龙城,到公元436年北燕被北魏灭亡,中间去掉前秦占据15年,三燕王朝以龙城为都城或留都,前后共计约80年。
(五)三燕以后的慕容鲜卑
自北燕灭国前后,拓跋魏将燕国治下的鲜卑慕容氏和汉族等各族人民大量地、同时分散地迁往今河北、山西等中原地区。上百万的鲜卑慕容氏贵族和平民百姓,为了保全性命,大都更名改姓,或逃往远方,或淹没、融化在中原各族人民中间。昔日繁华兴盛的龙城,顿时荒废了。以龙城为中心的辽西广大地区,渐渐荒寞无闻。繁荣一时的慕容鲜卑创造的三燕文化,也随着燕国的灭亡、慕容氏的逃亡和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了。
二、“慕容”的来龙去脉
(一)“慕容”的由来
“慕容”,既是鲜卑慕容氏部族的名称,又是姓氏。那么,“慕容”是怎么来的呢?
《晋书·慕容廆载记》称其曾祖莫护跋,(魏初)“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意思是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从莫护跋的孙子慕容涉归(?—283年)开始,便干脆以“慕容”作为部落和姓氏的名称。西晋时,慕容涉归儿子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大单于,他的子孙正式以慕容为姓。
但实际上,“慕容”称号的出现,时间还要早一点。据《三国志·魏书·鲜卑传》注引《魏书》,东汉桓帝(公元146~167年在位)时,檀石槐分鲜卑为东、中、西三部,中部鲜卑之“大人”(首领)中即有慕容之名。但这里??。
步摇本是指一种首饰, 汉刘熙《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步则摇动”应是“步摇”的原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步摇”一词在文献中屡屡出现,或称步摇,或称“金步摇”,或称“步摇钗”、“步摇花”。
中国考古中发现的步摇实物,主要出土在慕容鲜卑遗迹中,且大量是冠上或头上的装饰。最先是在北票房身前燕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两件金枝花饰。另一种步摇服饰品出土于北燕冯素弗墓(公元415年),是一件六枝步摇金花,就是文献记载的慕容鲜卑贵族普遍使用的“步摇冠”。
“慕容”(MuRong)和“步摇”(BuYao)两者的发音,在现在的中国语音中已有很大的距离,人们不易理解如何会发生“音讹”。奇怪的是,在今天的日本语发音中却出人意料地还保留着这两个词的古音,即慕容(日语读bouYao)、步摇(日语读HouYao),十分一致。这从民俗学角度提供了另外一个证据。而中国北方的这一古音是如何传到日本的,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新的研究课题。
(二)“慕容”姓氏的演变
从慕容廆开始,鲜卑慕容氏家族四、五代人,在两晋十六国时期的中国北方大地上,南征北战,建国立业,叱咤风云,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可是,自从北燕被北魏灭亡以后,上百万的鲜卑慕容氏贵族和平民百姓,为了保全性命,大都更名改姓了,融化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中间。他们中大部分人或者取“慕容”的第一个字改姓“慕”或“穆”,或者取第二个字改姓“容”。
改姓的仅举一个例子。宋代杨门女将穆桂英的“穆”姓,卫聚贤《杨家将及其考证》一文,以为是“慕容”一语的音转。慕容氏作为古代鲜卑贵族,久有尚武的传统。欧阳修《杨琪墓志》写到:“杨琪初娶穆容氏,又娶李氏。”杨琪是杨文广的堂兄。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经在《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一文中指出,杨琪既娶于穆容氏,杨文广与穆容氏联姻,自然也是可能的。
也有很少一部分人仍然坚持原姓,如北魏有青州刺史慕容白曜、五代十国时有慕容彦超、宋代有慕容延昭,等等。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集体迁居别处,连民族的名称都改变了,姓氏更与“慕容”二字不沾边了。比如,有人认为,现在的锡伯族和土族就是慕容鲜卑的后裔。
三、三燕时期的重要人物
(一)前燕人物
慕容廆(269-333年) 字奕洛环,昌黎棘城(辽宁义县)人。《晋书》称其“幼而魁岸”,“雄杰有大度”。晋武帝时被部众拥立为首领,迁居大棘城。招徕中原流民,任用汉人裴嶷等,势力渐强,遂在辽东建立割据政权,但仍奉晋名号。其孙儁帝时,追谥为武宣皇帝。
慕容皝(297-348年) 十六国前燕国君。333~348年在位。字元真,慕容廆子。《晋书》载其“雄毅多权略,尚经学,善天文”。建武三年(337年)自称燕王。不断扩张土地,成为东北强大的割据政权,后迁都龙城(辽宁朝阳)。雅好文籍,勤于讲授,生徒多至千余人。破高句丽,袭夫余,攻灭鲜卑宇文部。
慕容儁(319~360年) 前燕国君。348~360年在位。字宣英,慕容皝子。《晋书》载其“姿貌魁伟,博观图书,有文武干略”。皝死,继燕王位。乘后赵亡,攻入黄河流域,灭冉闵。352年称帝,年号元玺。后迁都邺城。慕容儁是第一位在北京建都称帝的人物。
慕容恪(?~366年) 十六国前燕臣。字玄恭,慕容皝子。《晋书》载其“雄毅严重,每所言及,辄经纶世务”。数从皝征伐,累战有大功。封太原王。拜侍中、录尚书。慕容儁死.固辞帝位。辅佐慕容暐为帝。
(二)后燕人物
慕容垂(326~396年) 十六国后燕创建者。384~396年在位。字道明,慕容皝子。《晋书》载其“少岐嶷有器度”。“好畋游。”初为慕容皝吴王。后因受太傅慕容评排挤,投奔前秦。苻坚败亡,他自称燕王,复兴后燕国,灭西燕,国力大盛。396年,率军攻打北魏,兵败,病死。
慕容熙(385~407年) 后燕国君。40l~407年在位。一名长生,字道文,慕容垂子。初为河间王。慕容盛即位后,拜为尚书左仆射,领中领军。从征高句丽、契丹,皆勇冠诸将。盛死,太后以国多难,迎熙入宫即位。在位实行胡汉分治政策。大兴土木,连年征战,滥杀无辜,宠幸奸小。后被将军冯跋等人杀死,国亡。
(三)北燕人物
高云(?~409年)
北燕国君。407~409年在位。字子雨,又名慕容云,高丽族。《晋书》载其“沈深有局量,厚重希言,时人咸以为愚”。因武艺高强,被慕容宝收为养子,赐姓慕容氏。任侍御郎。后燕末年,慕容熙为政苛暴,众人怨怒。将军冯跋等拥立云为主,杀熙。云无功德被推为主,即位后,常自恐惧,宠养壮士专司禁卫。后被左右杀死。
冯跋(?~430年) 北燕建立者。409~430年在位。字文起,长乐信都(河北冀县)人。《晋书》载其“懿重少言,宽仁有大度”。曾任后燕中卫将军。后燕主慕容燕暴虐,他遂杀熙,推高云为主。高云为近臣所杀,他拥众自立,建立北燕政权。在位时“励意农桑,勤心政事”,“省徭薄赋”,维持偏安局面达二十余年。
冯弘(?~438年) 北燕国君。430~436年在位。字文通。冯跋死,弘杀其诸子,夺得天王位。在位期间,宗室相残,国力削弱。太延二年(436年),魏军攻燕,弘惧,烧龙城宫殿,东走高丽。北燕亡。后被高丽杀死。
四、三燕佛教
(一)前燕佛教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是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建立的“五胡十六国”统治着。当时社会上认为佛是“戎神”,胡人理当祀奉,所以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大都信奉佛教,并利用佛教加强自己的统治,因而大加提倡.北方佛教由此兴盛起来。
北方地区的佛教发轫于西域沙门佛图澄在后赵的传弘。此时,正当鲜卑慕容氏据有辽西并移居大棘城之后。这时,鲜卑慕容氏在东北诸族中率先得闻佛教,并开始信奉佛教。
《晋书·载记第九》记载:“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群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这说明,前燕统治者不仅崇信佛法.而且还建造了佛寺建筑 。此后,佛教经鲜卑慕容氏传播给占据辽东的高旬丽人,从而使高句丽人也开始信奉佛法。东北地区的佛教,由此逐渐传播开来。
通过文献检索,东北地区十六国时期建造的佛教寺院只有两个地方,即吉林集安和朝阳凤凰山。高句丽在其都城丸都(今吉林集安)开始创建肖门寺和伊弗兰寺是在公元375年,而朝阳凤凰山的龙翔佛寺史书记载为公元345年,比丸都佛寺早30年。所以说,龙翔佛寺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最早见诸史籍的佛教寺院,堪称东北佛教的祖庭。
(二)后燕佛教
后燕时,复国君王慕容垂起用高僧支昙猛为谋士,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慕容垂经常举办法会.祈求佛祖保佑,为后人留下了“慕容愁愤愤,烧香作佛会”的诗句 。
后燕的另一个君王慕容熙虽然荒淫无道,但却崇信佛教。他的宠妃苻氏死后,他让僧人为苻氏诵经超度,披麻戴孝。
公元390年,以僧人法长为天子的起义队伍,从北平(今河北遵化东)杀到白狼城(今喀左黄道营子),对后燕政权构成严重威胁,后被镇压下去。
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佛教在辽西地区广泛传播,官僚贵族和平民百姓争相信仰,佛教影响日益扩大,已经渗透于燕国的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之中。
(三)北燕佛教
北燕时.道化流布,高僧辈出.兴塔立寺,盛况空前 。在中国古代佛史名著《高僧传》中,记载了7位北燕时期和北魏初的高僧。他们有:
远赴印度取经的昙无竭(又名法勇);
著名佛教译师鸠摩罗什的弟子昙无成和昙顺;
擅长佛教雕塑艺术的释僧诠;
焚身供养佛祖的昙弘;
建康(今南京)栖霞寺开山祖师释法度;
建康灵根寺的释慧豫。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昙无竭。他率僧猛、昙朗等25人于公元420年从龙城出发,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到印度取回梵文《观世音受记经》一部,并译成汉文.广泛流传于南北各地,后收录于《大藏经》中,为古今世人所传诵。他将在西天取经游历与见闻写成《历国传记》,可惜此书早已失传。昙无竭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功绩虽然比不上法显和玄奘.但他是继法显之后我国早期赴西天取经的人,比唐玄奘还早207年,是东北地区西天取经第一人,为我国佛教文化发展和古代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值得后人景仰和大书特书的历史人物。
另外,昙无成、昙顺、僧诠、法度四位高僧,也都是佛教史上不可小觑的人物。
佛寺建筑是僧侣斋戒、诵经、传法的场所,是佛教文化的载体。三燕时期曾经兴建了大量的佛寺建筑,主要分布在燕都龙城和城东的龙山上,可惜今天无一幸存。龙山自慕容皝肇建龙翔佛寺以后,陆续增修扩建,形成由许多座佛寺构成的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可以想见,当时龙山上塔寺林立、建筑宏伟、信徒众多、佛事兴隆的盛况。前面提到的高僧昙无竭和昙弘等,很可能就是当时龙翔寺的住持或弘法大师。正如著名佛史专家汤用彤所说的那样,燕都龙城是“北方佛法三宝兴隆之地.北方佛教的重要来源”。相比之下,在当时的东北地区,除了高句丽王室已经信奉佛教并在都城丸都建有几座佛寺外,其他地方还未沾法雨呢。
五、以燕都龙城为代表的三燕时期重要考古发现
(一)近半个世纪以来三燕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概况
从l960年刊发了《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到现在,近半个世纪以 迄今,已经发现的三燕墓葬有:北燕冯素弗墓、后燕崔遹墓、袁台子东晋壁画墓、八宝村一号墓、大平房村壁画墓、北庙村一、二号墓、单家店三座鲜卑墓、沟门子晋壁画墓、十二台砖厂两晋墓和88M 1、奉车都尉墓、甜草沟晋墓、喇嘛洞墓地、大板营子鲜卑墓地、锦州李廆墓、北票下喇嘛沟晋墓、朝阳凌河大街医M3、仓粮窖鲜卑墓、袁台子北燕墓等。
比较重要的是具有墓主可考的冯氏墓和有纪年墓表的崔氏墓的发现,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断代依据。特别是北票喇嘛洞墓地,共发现三燕时期墓葬四百二十座,占地面积约l万平方米,是迄今我国北方地区所见规模最大的一处三燕文化墓地。
最早进行相关综合性研究的是宿白先生,他撰写了《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的重要论文。其后,徐基先生于l987年发表了《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最先关注、研究慕容鲜卑马具的董高,撰写了《慕容鲜卑、高句丽、朝鲜、日本马具之比较研究》的论文。孙守道和徐秉琨先生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进行了考察。还有一些人研究了慕容鲜卑的金步摇饰和甲骑具装、陶器演变等。
(二)、燕都龙城考古的重大发现
近几年来,在朝阳老城区,也就是三燕故都龙城进行的考古工作中,先后发现了位于北塔下面的三燕和龙宫殿基址以及上面的北魏冯太后建造的思燕佛图、北塔东南面的三燕宫城城门遗址、龙城北面和东面城门、西面和东、北面的城墙等三燕时期龙城重要遗迹和大量的遗物。对研究三燕历史和文化、对探讨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以及对朝鲜、日本的文化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曾被评为9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此外,位于北票市大板镇金岭寺村西北的魏晋建筑群址,可能与史书上记载的曹魏初年慕容鲜卑先祖莫护跋自塞外入居辽西时曾“始建国于棘城之北”这一历史事件有关,也是一处重要的三燕建筑遗迹。
后燕慕容熙于公元402年(一说403年)所建的龙腾苑,经历史学家朱子方先生实地考察后推测,位于今朝阳北7公里的木头营子村附近的“东团山子和“西团山子”遗址有可能是龙腾苑中的景云山和宫殿建筑遗址。
六、三燕文化的影响与意义
在丰富多彩的三燕文化遗物中,最具民族特色、最有研究价值的,是金步摇饰和马具两个方面。
金步摇饰是辽西慕容鲜卑特有的重要服饰品,它在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金属饰物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是除马具之外少有的一种曾对三国时期的朝鲜和古坟时代的日本发生过深远影响的器物。这种金饰皆见于前燕以前的鲜卑墓葬中,几乎可以作为判定慕容鲜卑建国以前的早期墓葬的标志性器物。
慕容氏马具系统现已成为三燕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慕容氏马具的东传过程,学术界普遍认为:
慕容氏马具(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中叶)—高句丽马具(公元4世纪中叶)—朝鲜半岛马具(公元5世纪)—日本列岛马具(公元6世纪)。也就是说,东北亚地区的马具皆源于慕容氏马具。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金步摇饰和马具为代表的慕容鲜卑的骑马文化(即三燕文化),通过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与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在东北的交汇点——龙城,大量地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并和当地文化相结合,使得骑马文化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出现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繁荣,这在东北亚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着极其光辉的一页。这也正是慕容鲜卑与三燕文化的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普遍关注的原因之所在。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上看,鲜卑慕容氏和他们建立的三燕地方王朝,对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历史文化的发展,曾经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燕都龙城,无论从中国古代历史和都城发展史,还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角度,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君迁子的生长过程?几年开花?几年结果?我的果树长了五年还没开花结果?
君迁子长到十年以上的树龄才慢慢的开始开花结果。
乔木,高5—10米;树皮暗褐色,深裂成方块状;幼枝有灰色柔毛。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表面密生柔毛后脱落,背面灰色或苍白色,脉上有柔毛。花淡黄色或淡红色,单生或簇生叶腋;花萼密生柔毛, 4深裂,裂片卵形。果实近球形,直径1—1.5厘米,熟时蓝黑色,有白蜡层,近无柄。花期5月,果熟期10—11月。
任姓氏的由来
任(Rén)姓源出:
1、出自姬姓,为黄帝少子禹阳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所载,任氏是5000年前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据《姓纂》的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那位任姓的始祖,据考证是黄帝少子禹(禺)阳被封在任国,其后裔以国为氏。周朝时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等10个姓氏,都是任姓后裔的封国,最初就是由任姓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10个姓氏,可见得当时这10个姓氏与任姓的密切关系。
2、出自远古妊姓衍传,与女性妊娠有关,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人之所以得生,在于母亲妊娠,因生得姓。从母从女,为妊姓,后传为任姓。据《康熙字典》指出:“太任,文王之母”;又据《汉书》的《班婕妤传》上,也有赞美太任之辞说:“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这位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之为上古任氏之女,显而易见。
3、出自风姓,为太昊氏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任,为风姓之国,实太昊氏之后,故都任城(在今山东省济宁一带),太昊就是上古的伏羲氏。任国在战国时灭亡,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任氏。
4、出自其他改姓而来。如元代王倍子之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姓。
5、据《魏书》所载,巴(即板木盾族)夷帅有任姓。
6、另外古代少数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有任姓。
7、今瑶、回、满、蒙、土家、羌、水等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任不齐。春秋时期楚国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被唐朝皇帝追封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加封为当阳侯。相传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儇、依。其中被赐以任姓者,其后裔就以任为姓。然而,也许是由于这个姓氏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所以历来对于任姓的姓源,也有好几种不同的考证。譬如,《唐书宰相世系表》上说:“黄帝少子禹阳,受封于任,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则说:“任,为风姓之国,实太昊之后,今济州任城即其地”。任姓的所出,真是众说纷纭。因任姓起源甚早,且均属传说,莫衷一是的情形,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为源自黄帝,一为源自更古远的伏羲氏。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在《辞海》所提供的答案是这样的:“任姓之任,与任国之任,子孙皆以任为氏。”以上关于任姓姓源的考据,全部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数千年来的任姓,有黄帝的后裔,也有伏羲的后裔,他们有的是因被赐姓而得姓,有的是以国为氏。归根究底,所获的结论是:“任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姓。”但在习惯上,人们把历史上第一个任氏大名人任不齐作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任姓尽管得姓很早,但在发展中由于一直深埋不显,所以其早期历史一直很难让人知其详。上述各支任姓中,影响最大者是出自黄帝之后的一支。据某些任姓家谱记载,黄帝之子禺阳在得姓以后,六传至奚仲,再封于薛(今山东省滕县南)。春秋战国时,魏国有任座,秦国有任鄙,他们都是禺阳的后代,楚国有任不齐。可见在先秦时期,任姓已播迁于今湖北、山西、陕西等境。同时,还可以判定任姓早期是以山东为其繁衍中心的,故任姓有以“乐安”为其堂号,其后遂成为当地一大郡望。另据《史记·南越列传》所载,南海尉任嚣曾矫诏使赵佗立国,这说明秦代已有任姓徙广东。至汉时,任姓已散居于我国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一带,南方则居四川、江苏、广东等地。可见,任姓在汉之前即已南迁。汉时有世居沛地(今江苏省徐州)之任敖,其后有子孙迁陕西渭南。魏晋南北朝之际,军阀混战,夷族入侵,中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任姓族人为避战乱,开始大举南迁至今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并有任姓人迁入福建。唐时,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使留居河南、山东的任姓又兴旺起来。南宋末期赵姓末代皇帝四处逃亡,元蒙古骑兵南下,使任姓逃难于我国南方各地。元末明初,旱涝蝗疫施虐,农民起义军四起,造成中原、江南人口锐减,任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别迁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陕西等地。大约自清代开始,闽、粤任姓有徙居海外者,如新加坡现有任姓华人,并建立有宗亲组织。如今,任姓已广布全国各地,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任姓约占全国任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任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的百分之零点三七。
郡望堂号
1、郡望
乐安郡:汉为千乘郡。东汉时治所在临济(今山东省高青县高苑镇西北),三国时移治高苑(今山东博兴西南)。南朝宋始置乐安郡,隋置棣州,唐改乐安郡,故址在今山东省惠民县南七十里,下辖广饶、惠民、高青等县。
东安县: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公元前333年,楚以此为春申君之封邑,始建菰城县,南浔辖域隶属菰城县。秦灭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会稽郡,下设乌程、由拳等县,今区境属乌程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分乌程县东乡置东迁县,县治在今旧馆。南朝宋元徽四年,东迁县改为东安县(治所在今浙江富春县),次年仍复名为东迁县。隋开皇九年东迁县并入乌程县。宋太平兴国7年,分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民国元年(1912年),乌程、归安合并为吴兴县,今南浔辖域隶属吴兴县。
2、堂号
水薤堂:东汉时候任棠有奇节,不肯做官,隐居教授。太守廖参去访问他,他一句话不说,只拔了一颗薤,端了一杯清水放在桌上,自己抱着小孙子坐在门下。太守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杯水是要我太守为官必须一清如水;拔一颗大薤世告诉我要为人民办好事,必须把财大势大的土豪拔除;抱着幼孙当户,是要我留心照抚孤儿。”
此外,任姓的主要堂号还有:“玉知堂”、“叙伦堂”、“吏部堂”、“乐安堂”等。
宗族特征
1、任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姓。任姓来源虽众,但数千年来中国的任姓,其来源主要可归纳为两种。一为源自黄帝。具体可直接追溯到黄帝的少子禹阳,跟《元和姓纂》的说法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以国为氏”与“黄帝赐姓”但究其实质,都是黄帝的亲骨肉。二为源自更古远的伏羲氏,虽血缘不同,却说明任姓由来已久。
2、任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1929年任守正修《任氏族谱》,江苏如皋任姓一支字行为:“允远士大中,万正吉顺太”。
中国有哪些适合自驾的山路?
今年年中,趁着疫情缓和也有点空档,跑了一趟G318国道。在经过周详的准备之后,从广东江门出发,边玩边吃边住,第七天才能正式进入G318。
此生必驾的G318可以说全程都是山路,折多山、塔公草原、天路十八拐、高尔寺山、东达山、怒江七十二拐、怒江大峡谷、额公藏布、通麦大桥……驾驶4220公里后最终到达拉萨。整个自驾过程是有惊又有险,当然其中不乏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向大家重点介绍一下。
推荐一:G318(沪聂线)-怒江七十二拐
在地图上看,怒江72拐迂回曲折的山路就像生物书本中的肠道一样,驾驶爱好者应该单看到地图已经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了。
进入怒江七十二拐前,在观景台就能感受得到这72拐的海拔落差相当大。
下山一时爽,一路下山一直爽。从山顶一路拐着发夹弯跑下去,立体又曲折的山路在眼前不断变旋转、拉近,抬头就能望见我们刚才所处的山顶、宏伟的大山和建于山腰的七十二拐公路。跑完一趟下山,经过与激烈的制动、转向与横向加速度的搏斗之后,会感觉自己更对赛车的走线理解得更深一些,对车子也更加熟悉一点,对山路、车和自己的驾驶都变更有自信。但在享受驾驶乐趣的同时需要格外注意安全,在驾驶前细心检查轮胎和刹车,在驾驶过程中需时刻留意刹车能和轮胎性能的衰减、机温温度和水温,转弯前尽量鸣笛及把车速控制在确保安全的范围内,减速时尽量挂入低一至两个档位利用发动机制动,减轻刹车压力,保证行车安全。在我们差不多下到山脚停车与一位饭店老板交谈时,昨天就有一辆车冲了下山底下的河中,至今仍没找到。
我们回程时已经七十二拐返回,这时我们面对的是上门,需要爬上这七十二道拐,跟下山时的情况就有点反转了。爬山时发动机、变速箱和差速器的压力都大幅提升,刹车和轮胎的压力反而变小了,这时我们更需要留意的是机油温度和水温,不能给发动机太大压力,不然下一辆趴窝停左路边打开发动机盖的就很可能是你的爱车了。另外,亲身经历告诉我,自然吸气发动机在高海拔爬坡的确比较吃力,哪怕是川藏线出镜率最高的3.5L V6普拉多也感同身受哈。
推荐二:G318(沪聂线)通麦大桥~林芝段
而整段318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从波密到拉萨途中,从通麦大桥至林芝的一段山路。
这段山路一路沿奔腾汹涌的帕隆藏布和拉月曲,经鲁朗小镇一直到林芝。沿途的美景令我多次停车驻足拍照,吸引我的有云雾缭绕的通麦大桥、路边草地上的牛群、额公西藏和拉月曲汹涌的流水拍打河床的大石激起的浪花、从山顶流下的飞瀑、大自然气息十足的小镇……
当然这段山路对于重度驾驶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份大自然与劳动人民的馈赠。如果怒江72拐以180度的卖点是回头弯与大落差,那么通麦大桥-林芝这段路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其速度较快的连续S弯。在这些方向盘扭动幅度不需要太大的S形山路上,能很细致地感受扭动方向盘时车辆重心的转移,直接反映出车身和底盘的功力。
如果你开的是重心较低的车,像跑车、水平对置发动机车辆或电动车,你将会十分享受,因为在你快速行进并小幅扭动方向盘时,车辆重心左右偏移的幅度很小,你会觉得轻描淡写般就通过这些稍有高低起伏的连续S弯,这种感受很奇妙,建议大家有机会还得亲自驾一趟。
但需注意的是这一段也是飞石路段,要注意路面上大大小小的飞石,以及有可能从山上随时飞下的大石。离通麦大桥不远就有一条飞石崖隧道,在隧道前后我就见到大得令我咋舌的一大块飞石,可惜是我没有停车把它拍下来,所以在夜间开车一定要当心,并尽避免雨天开车,就算在山路上开也要注意盲弯。
推荐三:四明山(严重推荐)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跑完318归来的我,心想为什么跑山也就那样子了,直到不久前机缘巧合之下又跑了一趟四明山……
起于梁弄镇四明路,途经大岚镇、四明山镇到溪口镇的这段山路名为三三省道(S213省道),被喻为江浙沪最美盘山公路。这段山路为对向共两车道设计,路面铺设较好。全长约70公里,全程需时约1.5~2小时,你能在这一个多小时内尽情享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新鲜空气,当然还有毕生难忘的驾驶乐趣。
所以四明山是非常适合自驾游的线路,“自驾游”包含了“驾”和“游”,所以我强烈推荐朋友们在这里跑一个来回,第一程体验车辆的操控与这美妙的山路,第二程放下脚步慢慢,走走停停,把这里的大自然美景尽收眼底。
四明山的“驾趣”
四明山的山路结合了地势平缓开阔路面和狭窄的上下急坡,且弯道的长度足够长,十分考验车辆的弯道性能。我们常说一辆车的操控性能,就是车身、底盘、刹车和轮胎等等组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驾驶特性,在山路中的乐趣与绝对马力已经无关,所以不要轻易以售价来判断一辆车在山路上的表现。您的爱车到底是“直路王,弯道亡”还是“直路亡,弯道亡”,在这里一试便知,当然在这里我祝大家开的都是弯道王哈~
这里的铺设相对较好的山路可以让驾驶者在山水之间,尽情体验转弯时把你甩向弯外的横向加速度,感受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撕扯,体验山势的起伏变化,对驾驶技术是一种考验和磨练。有朋友说他喜欢跑山,就是因为山路是三维立体的(看,都是三维的啊~),而国内的赛车场都基本上是接近平面的,所以山路的驾驶乐趣就在这里。你需要面对水平方向急速转变的同时,还要面对垂直方向上的落差转变。下坡转弯与上坡转弯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跟平地上跑也不一样,所以把山路跑好也需要山路的经验。
令人惊喜的还有主道旁连接大俞村、赤水村、密岩村、仗西村、李家坑村、鹿亭村、大兰村的小路,铺设和路况都非常不错,甚至比主线更能充分地体验驾驶乐趣。如果这里都算不上一个驾驶者的天堂,我不知道哪里才是了。
四明山的“游趣”
从北面的四明湖出发的话,可先打卡四明湖水杉,在地图上就能找到。这里是一片湿地,夏天和秋天这里的水杉的颜色鲜艳,适合拍照。
然后通过巨大的四明山石牌坊作为起点,正式进入这段令人向往的山路,可算是一个小小仪式感~除了一些支线及需要收费的景点外,三三省道沿途就有非常多的观景区台和停车区。四明山观景台能远眺梁弄镇,再往前走约一公里就能到四明山观景长廊(夏家岭村观景台),在早上能观赏迷幻的云海。
1、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综合整理自全国高考地理备考专家数据库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分类:按生产对象:采掘业、加工工业
按产品性质:重工业(主要为生产服务)轻工业(主要为生活服务)
2、主要的区位因素
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
目的:低投入、高产出,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五种主导型工业类型的特征
3、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
(1)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变化特征:
共同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接近水源
区别:鞍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宝钢——接近消费市场
钢铁工业的三次变革:近煤型(动力导向型)----近铁型(原料导向型)----临海型(市场导向型)
(2)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如政策变化、乡土情感、个人偏好、 工业惯性等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
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
第二种时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
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汽车组装厂、生产流水线。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3)信息上的工业联系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分类:专业化生产的工业集聚、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1.发展的区位特点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较近(如法国洛林铁矿)
③充沛的水源(如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使用)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提示:德国鲁尔优化环境的措施:
A、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
B、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C、植树造林
4.辽中南工业区的特征
(1)区位优势: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
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问题( 衰落原因):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印度的班加罗尔、北京中关村等。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2.发展特点
口诀:“小、轻、散、低、散”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4.对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发展的启示
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
五、美国“硅谷”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
(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①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③世界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
④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
⑤稳定的市场(军事订货);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我国中关村科技园发展
(1)与美国硅谷的相同之处:
①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③交通便捷。
不同之处: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完善和健全。
影响工业区位的成本因素较多,各项成本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区位吸引力不同。下面是为大家总结了的工业区位知识点 及相关习题,各位同学赶紧学起来吧。
知识点归纳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
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
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
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
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
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
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
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沪宁杭工业基地
(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
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
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
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
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
5、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范围:
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江苏:连云港、南通)、四个工业基地
优势条件:
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
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
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发展:
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
6、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范围:
以沪宁杭为中心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金等工业发展;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
优势条件:
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运得天独厚;经济腹地广阔
7、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
范围:
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
优势条件:
能源丰富、资源丰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8、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
区位分析:
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
相同点:(同上)
不同点:
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调整措施: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
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形成规模生产;
树立品牌意识;
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9、“硅谷”
典型地区:
美国硅谷、德国墨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
(2)社会经济因素:
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军事定货(美国硅谷)。
特点: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变化原因:
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优势条件。
10、传统工业区
典型地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
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丰富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农业资源支持;广阔的市场。
特点:
煤铁资源丰富;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
整治措施:省略(鲁尔区)
11、沿江大开发
区位因素:
工业制造业基础雄厚;
科技力量强;
水陆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
经济腹地宽广;
工业联系好;
政策扶持;
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丰富的农副产品;
靠近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上海可获得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等。
意义:
为提升江苏制造业水平提供新的发展平台;
带动两岸经济尤其是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促进整个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促进江苏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2、城市工业布局
区位因素:
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交通-沿交通线分布;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工业联系-投入-产出联系等。
13、工业集聚和分散
集聚有利意义: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意义:
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分散区位因素:
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
(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污染少。)
14、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
区位条件:
有利—岛国,多优良港口;工业基础好;
不利—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促进发展的原因:
深刻的历史原因;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工业区位的选择
1.从经济效益上看
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只能有一个或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或导向),如下表:
工业部门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 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皮革加工、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2.从环境效益上看
不同工 业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污染程度及污染类型不同,其区位选择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2)污染程度。
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规模小、无污染
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
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储区
严重污染
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3)工业布局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从社会效益看
区位因素
区位选择要求
政策
因国防需求、改革开放、解决就业等而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地方
个人偏好
海外华侨到家乡投资
工业惯性
工厂区位不合理,但因搬迁费用高、政府影响、对当地经济保护等仍保留
文化传统
消费习惯
文化传统、消费习惯的地区差异,客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水平等
一、选择题
以宁波为龙头、以宁海为基地,加上周边的温州、台州、丽水、义乌、桐庐等地,浙江省已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文具产业圈。这里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产品物美价廉,是全球文具的采购中心和加工生产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文具产业的区位选择最符合下面金字塔图中的
2.与浙江文具制造业有较大外贸往来的国家主要有
A.哥伦比亚、新加坡、韩国
B.美国、俄罗斯、德国
C.澳大利亚、越南、摩纳哥
D.利比亚、古巴、南非
解析:
1.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文具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区位选择应布局在劳动力丰富地区。图C中③点比重最大,是主导因素,C对。A、B、D错。
2.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销售到劳动力缺乏的发达国家,与浙江文具制造业有较大外贸往来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俄罗斯、德国,B对。哥伦比亚、新加坡、韩国 、越南、摩纳哥、利比亚、古巴、南非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A、C、D错。
答案:1.C 2.B
二、材料题
材料一: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其出产的酱香名酒因其资源的依赖性、不可复制性和限量性而深受市场追捧,此地独特的优质原料糯高粱更显珍贵。其工业发展中坚持向山要地,发展“工业梯田”(是把荒坡、荒山建设成可用于工业生产的台阶式土地开 发利用模式),昔日的贫瘠荒山变成了聚宝盆。下图为贵州省仁怀市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仁怀市当前城区地价 200 多万元一亩,但周围荒山发展“工业梯田”只需几十万元一亩。“粮食下田、工业上山”,仁怀市工业园区和城区统筹发展,许多“乡下人”不需进城就可以变成需要上班的“城里人”。
(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仁怀酱香名酒工业园区建立的条件,并指出其建设中大力发展“工业梯田”的自然原因。
(2)为了打造“酒都仁怀”名片,仁怀市应如何发展酱香名酒工业园,请您给出合理化建议。
(3)分析仁怀发展“工业梯田”的意义。
答案:(1)条件:独特气候,是优质糯高粱产地;近赤水河,环境优美,水质好;品牌历史长,价值高;市场广阔,占有 率高(答对 3 条得 6 分) 自然原因:仁怀市山地多,平地少,工业用地缺乏;(2 分)荒山、荒坡面积较广,开发利用潜力大(2 分)。
(2)酿酒文化和创新科技结合,研发酿酒工艺;严控酿酒质量,夯实酱香名酒品牌;开发拓展酱香名酒种类和级别;拓宽名酒销售渠道(答对 3 条得 6 分)
(3)降低企业的建设生产成本;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城市化发展,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劳动力就地转化,增加了就业;保护了“酒都仁怀”的生态环境。(任答对 3 条得 6 分)
试题分析:
(1)仁怀酱香名酒工业园区建立的条件,可以从原料、水质、市场等方面回答,大力发展“工业梯田”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地形等方面回答。
(2)仁怀市发展酱香名酒工业园的措施,可以从严控酿酒质量、夯实酱香名酒品牌、开发拓展酱香名酒种类和级别、拓宽名酒销售渠道等方面回答。
(3)仁怀发展“工业梯田”的意义,可以从降低企业的建设生产成本、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城市化发展等方面回答。
(温馨提醒:由于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看见谭老师的推送,可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设为星标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谭老师的推送哦)
锦州热镀锌花兰厂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锦州热镀锌花兰厂子怎么样、锦州热镀锌花兰厂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微信号:ymsc_2016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