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焊条 > 正文

焊条

《军人志》《八佰》中的日军履带式运兵车是什么型号?可有历史原型?

工品易达2022-10-13焊条11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画质图片

自从《集结号》后,还没有一部纯发展史表现手法战争电影能像《八佰》这样成为轩然大波话题(千万别和我扯《逆战》系列,那是假想的惊悚片),公映近两周年来电影票房早已少于20亿,毫无悬念地成为禽流感后暑期档的电影票房肩负,线上架下关注度历久不衰。Licharre不论这部电影的质量好坏如何,能够让大众关注这一段发展史早已算是一类成功了。作为多年Estaing,本栏自然不会错失《八佰》,约上二三挚友去满怀希望的电影院贡献了100多元的电影票房。

■电影《八佰》宣传电影海报,自8月21日公映年来电影票房早已少于20亿。

观剧归来,感慨有些复杂,印象是该片对于故事情节和发展史氛围的营造十分到位,在武器装备人偶的考据方面还算踏实,除了枪枝、服装、反装甲昂蒂等细节外,还对一些比较罕见的国阿罗工程车进行了还原,比如国军的军用阿罗——一五式较大型商用车。不过,最让本栏钟爱的还是电影后半段露脸的一款国军轮式装甲运兵车。从电影中看,此款阿罗车采用全三脚架车身,动力后置,DD91及驾驶舱外形神似旧式摩托车,车体前部客舱截叶布料目拟油,人员和物资从车头出入客舱。

■国军一五式较大型商用车,是日本最早的国产主动式电动汽车。

此款阿罗车本栏在之前抗战表现手法的影视片中已为(也可能在某些抗日剧作中出现,但本人极度排斥剧作),要知道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电动汽车工业相比欧美差距明显,空军的机械化水平也十分有限,千万别说坦克之类的轮式工程车,就是普通摩托车的武器装备量也不多,很多主力旅团还大量配备布匹,这种全三脚架工程车在国军中可以说是一类爱马仕。那么,日本空军在发展史上到底有没有武器装备这种军用工程车?是何机型?有网友称该车是国军九九式6吨拖车,本栏依据这个线索搜寻了资料,与电影中的怪车还真有几分相似,仔细研究后却发现大相径庭。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下此款罕见的日本阿罗车。

■国军九九式6吨拖车,被认为是《八佰》片中国军轮式装甲运兵车的发展史蓝本。

1937年,日本空军技术研究所着手开发取代九二式5吨拖车的新型火炮拖车,以提高野战重炮兵部队的战场机动能力,并指示东京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进行试制,蓝本车于1938年完成,在经过测试后于1939年制式采用,命名为九九式6吨拖车。此车全长4.3米,宽2.05米,高1.9米,全重6.9吨,采用全三脚架车身,其行走装置和悬挂系统借鉴了九七式中型坦克的设计,每侧有6个负重轮和2个托带轮,采用动力后置布局,以缩短DD91长度,为操纵席提供良好的驾驶视野。车体中部的驾驶席和载员舱采用敞开设计,可以搭设布料目拟油,设有三排座位,其中两排为背靠背布局,最多可以搭载7名乘员,十分于一个炮组。

■九九式6吨拖车采用敞篷设计,最多可以搭乘7人。

■九九式6吨拖车的侧面照片,其行走机构与九七式中型坦克相似。

九九式6吨拖车安装一台110马力DD6型水冷柴油机,在牵引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或九六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时,最大速度可达24公里/小时,易于操纵,无惧恶劣路况。比较特别的是该车在车头还安装有一部动力绞盘,牵引力可达5吨,可以提供额外的拖力,也可用于回收故障工程车。九九式6吨拖车可以调整变速箱的传动装置,将行驶速度提高到45公里/小时,作为高速机动拖车使用。日本空军对于九九式6吨拖车的性能十分满意,唯一感到遗憾的地方就是生产成本较高,单车造价几乎与一五式轻型坦克十分。不过,日本空军的野战重炮兵规模有限,需求不高,因此九九式6吨拖车仅少量制造,在1941年到1943年间生产了149辆,后期生产型换装了百式柴油机,修改了诱导轮的形状。

■从后方拍摄的九九式6吨拖车,注意车头的绞盘。

■九九式6吨拖车的DD91细节照片。

《八佰》中的国军轮式装甲运兵车是不是基于九九式6吨拖车设计的呢?本栏以为两者并无直接联系。首先,电影中的国军装甲运兵车是一款运输工程车,而九九式6吨拖车是一款炮兵牵引工程车,并不具备大量运输人员的功能;其次,片中的国军装甲运兵车明显带有封闭式驾驶舱,与九九式拖车敞开座舱设计明显有异;最后,国军装甲运兵车的车体前部为带有目拟油的客舱,人员由车头出入,而九九式拖车为动力后置布局,车体前部安装发动机,就算改装为工程车型,人员物资也不便于从车头进出。实际上,已有网友爆料称,《八佰》中的国军轮式装甲运兵车其实是利用国产GSL 131爆破扫雷车改装的!所以在发展史上并不存在。既然《八佰》中的国军轮式装甲运兵车是子虚乌有的,那么发展史上日本空军是否武器装备过类似的工程车呢?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诧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军确有轮式装甲装甲运兵车。

■九九式6吨拖车的发动机(左)和动力绞盘(右)。

20世纪30年代后期,随着一五式轻坦和九七式中坦的列装,同时受到德军装甲部队的刺激,日本空军开始考虑建立师级以上的独立装甲部队,同时为伴随坦克作战的步兵开发相应的机动载具,对此空军内部存在两种意见,一类是仿效德国空军开发半轮式装甲装甲运兵车,另一类观点则是采用越野性能更优的全轮式装甲运兵车。由于两方意见相持不下,最终日本空军决定同时上马两种车型,均于1941年定型,分别命名为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和一式半三脚架装甲装甲运兵车,由专门从事军用特种工程车制造的日野重工生产。

■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蓝本车的四视线图,载员舱两侧舱壁呈突出状,量产型改为平面。

■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的实车照片,驾驶员从窗口探出头。

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全长4.8米、宽2.2米、高2.5米,全重6.5吨,其行走机构采用了日本装甲工程车中比较罕见的扭杆悬挂装置,使用与一五式轻坦相同的三脚架,每侧有4个负重轮和2个托带轮,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后置。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的动力装置为134马力的百式空冷柴油机,安装在车体前部右侧,变速箱位于发动机后方,拥有八个前进挡和两个倒挡,最大速度可达42公里/小时,最大行程约300公里。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的驾驶舱设在车体前部左侧,与动力舱并列,正面为带有装甲护板的车窗,左侧设有两扇装甲车门,车组成员1~2人,通常只需1人驾驶。

■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的正面和后面照片,注意载员舱两侧设置的长椅。

在驾驶舱和动力舱后方为载员舱,在蓝本车上载员舱两侧舱壁向外突出,而在生产型上改为垂直平面,但这个特征被一式半三脚架装甲运兵车所保留。载员舱顶部开放,并设有目拟油支架,内部左右两侧设长椅,最多可以容纳14名全副武装的步兵,在载员舱前部左右两侧和车头均设有舱门,供人员出入。除了装载人员外,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还可以用于物资运输或拖曳火炮。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的防护能力相对低下,车体正面及侧面装甲厚度均为6毫米,仅能防御轻武器射击和破片,通常不会配置自卫武器,但在使用中也能在车顶架设一挺九二式重机枪,由车载步兵操纵射击。除了生产型外,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还会将前部载员舱拆除,安装木制货厢,作为货运工程车使用,命名为一式三脚架货车。

■据说在中国东北某地拍摄的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注意驾驶舱上方架设有1挺九二式重机枪。

■采用迷彩涂装的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侧视图。

顺便也说说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的孪生车型一式半三脚架装甲装甲运兵车,该车长6.1米、宽2.1米、高2米,重7吨,从外观上看与德军著名的Sd.Kfz 251型半三脚架装甲装甲运兵车非常相似,其轮式行走装置与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很接近,但长度明显缩短,四个负重轮间距较小,只有一个托带轮,且主动轮在前。一式半三脚架装甲装甲运兵车的发动机与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相同,最大速度达5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为300公里。一式半三脚架装甲装甲运兵车的车组乘员为3人,载员舱顶部开放,最多可搭载12名步兵,车头设有左右对开的大型舱门,供人员出入。一式半三脚架装甲运兵车的车体正面装甲厚8毫米,两侧厚6毫米,最多可以架设3挺九二式重机枪。与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同样,一式半三脚架装甲运兵车也有安装木制货厢的货运改型。

■一式半三脚架装甲装甲运兵车的四视线图。

■一式半三脚架装甲装甲运兵车的实车照片,与德军Sd.Kfz 251装甲装甲运兵车非常相似。

■采用迷彩涂装的一式半三脚架装甲装甲运兵车侧视图。

两种一式装甲运兵车均在1941年定型,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工资源主要集中于飞机、舰船和其他攻击性武器,装甲装甲运兵车的生产优先度很低,直到三年后的1944年才开始批量生产,到战争结束时两种车型总共制造了501辆,也资料称大约只有200辆左右。日本空军计划将装甲装甲运兵车部署到中国东北和菲律宾的战车部队中,由于战争后期美军的海上封锁,十分一部分工程车因运输船沉没而损失,仅有少数工程车运抵菲律宾,配属战车第2旅团,参加了吕宋战役,并有被美军俘获的记录。大部分完成的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都留在日本国内,武器装备战车第1联队等部队,准备用于本土决战,投降后均被美军拆解,没有实车存留。

■被美军俘获的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可以观察到DD91右侧的排气管和散热口。

■武器装备作战部队的一式半三脚架装甲装甲运兵车,但该车几乎没有经历实战。

从技术特征看,《八佰》里的国军轮式装甲运兵车似乎是九九式6吨拖车和一式装甲装甲运兵车的结合体,然而无论其设计灵感来自于哪一类发展史车型,它都不应该出现在1937年的淞沪战场上,因为这两种车型均是1938年后才列装的,而在淞沪会战期间国军压根就没有武器装备类似的轮式装甲运兵车,那么剧组硬把这种怪车穿越到银幕之上,到底是何用意呢?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