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光能光伏玻璃产能外贸(信义玻璃 产能)
2018年光伏玻璃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产能产量占全球九成以上
产能产量占全球九成以上
光伏玻璃是一种通过层压入太阳能电池,能够利用太阳辐射发电,并具有相关电流引出装置以及电缆的特种玻璃。它是由低铁玻璃、太阳能电池片、胶片、背面玻璃、特殊金属导线组成,将太阳能电池片通过胶片密封在一片低铁玻璃和一片背面玻璃的中间,是一种最新颖的建筑用高 科技 玻璃产品。
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之一,根据SOLARZOOM数据,光伏玻璃在组件成本占比为6%-7%左右。其中,光伏玻璃在常规组件中成本占比7%,在单晶PERC组件中成本占比6%,是最占比最高的光伏辅材之一。
与其他玻璃相比,光伏玻璃产品性能要求更高。如普通玻璃的铁含量一般在0.2%以上,而光伏玻璃的含铁量根据国家标准必须低于0.015%;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光伏玻璃的光伏透射比≥91.5%,而相同厚度的普通玻璃只有88-89%左右;为具备对风压、积雪、冰雹、投掷石子等外力和热应力的较高机械强度,光伏玻璃通常采用钢化玻璃;光伏玻璃对雨水和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必须与结构材料相匹配等。
正因此,2006年以前,由于进入门槛较高和市场需求量少,国内光伏玻璃产品尚未实现产业化,当时的光伏玻璃市场基本由法国圣戈班、英国皮尔金顿(后被板硝子收购)、日本旭硝子、日本板硝子四家外国公司垄断,国内光伏组件企业完全依赖进口的光伏玻璃进行生产,光伏玻璃的进口价格高达80元/平方米以上。
2006年之后,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和利润进一步扩大的带动下,国内光伏玻璃行业开始发展,以福莱特(601865)玻璃为代表的玻璃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引进,投建光伏玻璃生产线,实现光伏玻璃国产化。
到2016年前后,国内光伏玻璃行业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从依赖进口到替代进口的转变。国内大型玻璃企业开始海外建厂,如信义光能建立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福莱特玻璃也已开始在越南建设生产线;旭硝子等国外企业则纷纷退出光伏玻璃市场,圣戈班等公司只剩一些产能较小的窑炉仍在生产。
发展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截至2018年,中国光伏玻璃产能及产量均占到全球的90%以上。同时,中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出口国,主要出口地包括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将受益于光伏装机量增长
受国内政策变动影响,2018年国内装机有所下滑,新增装机容量43GW,同比下降18%。虽然新增装机下滑,但我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装机国家。2018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占全球比重达40%。
按照目前发展形势,乐观估计,2020年后新增光伏装机量将稳步回升,2025年有望达到70GW。保守情况下,2019-2025年期间,新增光伏装机量可能不会触及2017年的水平,但会保持小幅增长
受益于下游光伏装机量增长,光伏玻璃行业前景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我国光伏玻璃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出口量也迅速增长,特别是欧洲市场。
2018年9月,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已于到期后终止,中欧光伏贸易恢复到正常市场状态。此举有利增加国内组件对欧盟的出货量,进而带动光伏玻璃需求。此外,据欧委会资料显示,欧盟直接针对中国光伏玻璃进口的反倾销措施也将在2019年5月到期,届时将进一步刺激国产光伏玻璃对欧盟的直接出口。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img]李贤义,不只是玻璃大王-
十七年前,当信义玻璃(00868.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时,创始人李贤义就是名副其实的玻璃大王了。
当时这家玻璃企业的营收不过13.8亿港元,但已位居国内最大 汽车 玻璃出口商。竞争对手福耀玻璃(600660.SH)此时的营收规模约为信义玻璃的两倍,不过该公司生产的 汽车 玻璃主要销往国内市场。
相比于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李贤义颇为低调,极少接受媒体访问。仅有的几次电视采访中,他也只是用闽南味十足的普通话吐露寥寥数语。
他俩都是福建人,曹来自闽东福清,李来自闽南石狮,但两人行事风格迥异,两家公司此后的发展路径也截然不同。
时至今日,曹德旺执掌的福耀玻璃仍主要专注于 汽车 玻璃一项产品,并以超过三成的市场占有率雄踞全球第一。
李贤义则不断拓展其商业版图,先是延伸至上游的浮法玻璃业务,同时以光伏玻璃为切入口,跨界新能源行业,继而涉足光伏电站开发和锂电储能。进军多晶硅业务,则成为了李贤义的最新布局。
信义玻璃也因此拆分出多家专注于不同业务的上市公司,包括信义光能(00968.HK)、信义能源(03868.HK)和信义储电(08328.HK)。其中,信义玻璃和信义光能分别为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领域的全球翘楚。
上述四家信义系公司的总市值目前接近2400亿港元(约合1953亿元人民币),李贤义的财富因此在过去数年水涨船高。
胡润百富榜显示,李贤义2021年的身价达到675亿元,排名国内富豪榜第80位。曹德旺的排名则是第272位,身价约为李贤义的三分之一。
据最新披露的财报数据,2021年信义玻璃的营收和利润首次超越福耀玻璃。
尽管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已不尽相同,并不是直接竞争对手,但业内认为这是信义玻璃对福耀玻璃的 历史 性反超,并冠以李贤义新晋玻璃大王称号。
1952年,李贤义出生于泉州市石狮永宁的子英村。家境贫寒的他15岁就终止学业,以开拖拉机谋生。
李贤义创业的起点始于一支由他组建的货运车队。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他找到八位亲朋好友,在家乡福建泉州组建了一支名为子英的车队,名称就来自于李贤义出生的村子。当时车队最重要工作,是往返福建和深圳之间拉货送货。
1982年,李贤义带着车队成员前往香港闯荡,因为当时香港经济快速发展。他们在当地办起了汽配维修店,生意逐渐壮大。
不久后,李贤义注意到,不少香港商人开始前往深圳投资,因此决定到这座新近开发的经济特区新办 汽车 修理厂。
在经营修理厂的过程中,李贤义发现深圳没有生产 汽车 玻璃的企业,汽修店采购玻璃必须从海外进口。于是,他动起了在当地设立 汽车 玻璃工厂的念头。
1988年,名为信义玻璃的公司成立,子英车队的九个成员成为了公司的创始股东,其中包括李贤义太太董系治的两位娘家兄弟董清世和董清波,李贤义的妹夫李圣典以及表弟施能狮。
信义玻璃开业后,李贤义逐渐摸索出了出口导向的商业模式,一步步将深圳工厂生产的 汽车 玻璃卖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
李贤义后来总结说,“中国人均工资低,管理好,成本也低,所以我们制造出来的玻璃比美国、加拿大本土制造的要便宜。”海外客户因此都愿意选择购买信义玻璃的产品。
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2001年,加拿大PPG公司向加拿大海关总署提出对中国挡风玻璃的反倾销指控,涉案企业就包括信义玻璃和福耀玻璃。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遭遇的首起反倾销案。经过近一年的应诉,加拿大当地法院判决信义玻璃胜诉。
赢得这起诉讼案的信义玻璃继续壮大,连续多年蝉联国内最大的 汽车 玻璃出口商,超过六成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2005年,信义玻璃登陆港交所。这一年,李贤义做出了两项现在看来十分明智的决策:投资浮法玻璃产线,同时进入光伏玻璃市场。前者是寻求行业一体化发展的必要之举,后者则成为了公司多元化的一次成功尝试。
浮法玻璃是用于 汽车 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信义玻璃的首条浮法玻璃产线在2006年一季度启用,第二条同类产线在年中试生产。
到2006年底,信义玻璃的浮法玻璃日熔量就达到1200吨。李贤义在信义玻璃当年的年报中写到,新建浮法玻璃产线,有助于控制主要原材料的品质和生产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利润。
信义玻璃在光伏领域的试水在2008年落地,首条日熔量为300吨的光伏玻璃产线在当年1月投产。李贤义认为,新产品的市场反应十分理想,并将其视为信义玻璃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此后,信义玻璃保持着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的双线并进,每年均有新产能落地,依赖 汽车 玻璃出口的业务模式逐渐得以改变。2009年, 汽车 玻璃对信义玻璃的营收贡献首次低于五成。
次年,这一比例再降低至37%,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则合计占比达到48%,成为信义玻璃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其中,光伏玻璃的表现尤其抢眼。这项业务当年的营收超过10亿港元,为2009年的五倍左右。
2013年,光伏玻璃板块营收已接近20亿港元,李贤义决定实施首次业务分拆。光伏玻璃板块以信义光能的名义独立运营,并于当年年底上市,新公司的董事局主席仍由李贤义担任。
信义光能分拆后,李贤义继续着手扩张光伏玻璃产能。在他看来,规模优势才能让公司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经营。
2016年,信义光能的光伏玻璃日熔量增至5800吨,为分拆时的三倍左右,跃升为全球最大光伏玻璃制造商。
至2021年底,这一数字再度翻番至1.38万吨,信义光能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0%。在国内市场与福莱特(601865.SH)形成了光伏玻璃的双寡头格局。
与此同时,信义光能也开始试水运营光伏发电场,与光伏玻璃业务形成互补充。首座250 MW电场在2014年并网投入运营。
李贤义将其视为信义光能迈入的一个新增长阶段,光伏玻璃和光伏电场业务由此在该公司并行发展。
剥离信义光能后,信义玻璃以浮法玻璃、 汽车 玻璃和建筑玻璃为主业,尤以浮法玻璃为重点。据界面新闻统计,信义玻璃在国内外陆续布局了十座浮法玻璃工厂,日熔量目前已超过2.4万吨,位居全球之冠。
之后,信义玻璃又完成了第二次分拆。 汽车 玻璃维修业务在2016年独立运营并上市,以信义香港命名。
上市不久后,信义香港即开始试生产用于储能等领域的锂电池,原有的 汽车 玻璃维修业务逐渐边缘化。
2020年,该公司更名为信义储电,向外界传递出业务转型的明确型号。与此同时,信义储电开始着手在江苏建设一座全新的锂电池生产基地。
独立出来的信义光能,则在2016年筹备继续分拆事宜。李贤义计划让孵化壮大的光伏发电场业务独立运营,新公司命名为信义能源。
但由于股市动荡等原因,信义能源的分拆直至2019年才告完成。李贤义出任信义能源的首任董事会主席,继续执掌新公司。
至此,凭借 汽车 玻璃出口起家的李贤义已拥有了四家上市公司,“玻璃+新能源”的双主业战略逐渐清晰。
2021年,这四家公司均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同比增长,三家新分拆公司的业绩都数倍于独立运营前。
其中,信义光能去年160.6亿港元的营收,较分拆前增长了7倍;49.24亿港元的净利润,则增长了15倍。就公司市值而言,信义光能甚至以1250亿港元的市值超过母公司信义玻璃。
去年底,这两家信义系的龙头公司还共同宣布,将合计出资40亿港元,建立一家名为信义晶硅的合资公司,信义光能和信义玻璃的持股比例为52:48。
合资公司将生产光伏行业的核心原料多晶硅,首期项目的年产能为6万吨,远期规划则达到20万吨。
李贤义在信义光能最新的业绩报告中称,设立信义晶硅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公司在光伏产业链的业务范围,并预期这笔投资将成为信义光能的一个新里程碑。
对于这位已在商界驰骋四十年的玻璃大王而言,他的故事看来还远未结束。
光伏玻璃的前景,
光伏玻璃,眼下也因原燃材料成本上涨与市场需求回暖露出了涨价的征兆,这样的预期对于光伏行业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与去年光伏玻璃价格“疯涨”的原因不同,去年光伏玻璃大幅涨价主要是因为产能不足,而今产能问题已然得到解决。
华夏能源网了解到,在去年下半年,就有10余家企业投资超472亿元加码光伏玻璃,其中包括信义光能、福莱特、南玻A、中电彩虹、洛阳玻璃、金晶科技等头部企业,同时也有一些新崛起的企业,例如旗滨集团、德力股份。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厂商福耀玻璃也在计划进军光伏玻璃领域。
其中信义光能、福莱特和洛阳玻璃3家企业2021年计划新增产能分别达4000吨每日、5800吨每日及1000吨每日。尤其是信义光能,其上半年2条日熔量各为1000吨的新太阳能玻璃生产线已投入运作,光伏玻璃总产能已提升至11800吨/天。
此外,随着新版《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于8月1日起开始实施,光伏玻璃新玩家被“松绑”了新增产能的准入限制,由此可以加速进场。
而眼下光伏玻璃出现的涨价征兆,很大程度上是集中在原燃材料价格上涨方面,包括动力煤、纯碱和石英砂等,这与硅料价格上涨所导致的光伏产业链价格普涨具有一定相似性。
随着组件企业陆续签订新订单,按照光伏玻璃订单量来看,需求明显回升,预期下月企业将对光伏玻璃价格做出调整。
与此同时,玻璃上产能的速度要远快于硅料上产能,当下光伏玻璃的产能正在快速扩张,因此即便市场回暖拉动需求,光伏玻璃产能也可以快速满足,故而光伏玻璃即便涨价,其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也应快于硅料。这同时也意味着,光伏玻璃若爆发产能过剩问题,其速度也将快于硅料。
光伏玻璃寡头垄断格局形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一、光伏玻璃产业链概述
光伏玻璃位于光伏产业链中游。由于晶体硅电池片机械强度差,并且其电极很容易收到空气中的水分和腐蚀性气体的氧化和锈蚀,使得其在露天环境中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所以通常利用光伏玻璃与背板通过EVA胶膜将电池片密封在中间,这样可以保护电池不受水分、氧气等气体的氧化和腐蚀。之后再安装铝边框与接线盒,由此封装成太阳能(3.240,-0.06,-1.82%)电池组件,其中根据组件背部材料的不同,分为单玻组件和双玻组件。最后再与逆变器共同组成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玻璃的生产流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片生产阶段。首先利用混料机将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氧化铝以及芒硝等原料称重并按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上面混合好的原料加入窑炉并加热至1500℃以上从而融化、澄清得到玻璃液。再将玻璃液压延为成型的玻璃带。之后在退火窑中将压延成型后的热态玻璃板通过保温和缓慢冷却使应力达到裁切要求。最后使用纵切机、横切机对玻璃进行按需裁切,使用横掰机沿横向应力线进行掰断。质量监控合格即完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深加工阶段。首先使用磨边机对玻璃原片进行磨边和安全倒角处理。然后清洗过后使用辊筒镀膜机将镀膜液均匀涂覆到玻璃上,再将其放入在钢化炉中,通过急热急冷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在内部形成张应力,从而达到钢化目的。最后进行清洗,质量监控并包装为成品,即完成全部生产流程。
光伏玻璃主要分为超白压延玻璃和超白浮法玻璃。两者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和应用对象不同。由于在全球光伏电池市场晶硅电池应用更为广泛并且超白压延玻璃透光率更高,所以相较于超白浮法玻璃,超白压延玻璃在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光伏玻璃行业有一定的进入壁垒。技术方面,光伏玻璃对光伏透射率、机械强度、抗腐蚀、抗氧化、耐高温等性能均有较高要求,对光伏玻璃生产制造各个环节的生产工艺技术都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同时光伏玻璃在料方、工艺、熔窑结构以及操作控制制度等方面均比普通玻璃具有更高要求,因此无法轻易将普通玻璃的生产线转换为光伏玻璃生产线,进而普通玻璃生产企业也很难轻易进入光伏玻璃市场。在规模方面,光伏玻璃行业规模效应非常明显。大型熔炉可以实现单吨材料和燃料消耗下降、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折旧和固定成本的分摊。一般而言,1000 吨/日生产线单位成本较650吨/日低10%-20%。在资金方面,光伏玻璃行业的初始投资较大,一般每千吨产线需投资6-7亿元。并且生产线建设周期较长需要1-2年。投资回收期在五年以上。
薄片化和高透光率趋势明显。近年来光伏玻璃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前盖板玻璃厚度的规格大部分使用的是3.2mm的,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2019年3.2mm前盖板玻璃的市场占有率为67.50%左右。随着组件轻量化及新技术的不断产生,盖板玻璃厚度会向薄片化发展,3.2mm厚度的前盖板玻璃市占率将不断被压缩,预计到2025年,2.5mm 前盖板玻璃将成为市占率第一。其他(2.0mm以下的前盖板玻璃)厚度的前盖板玻璃市占率也将快速提升。同时,由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每提升1%,发电成本就会降低7%。而要想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在光伏玻璃方面,重点在于提升透光率,目前行业内光伏玻璃原片平均透光率约为91.6%,未来还有较大的提升。
二、国内厂商成为全球供给主力,寡头垄断格局形成
(一)国内厂商异军突起
光伏发电蓬勃发展,光伏玻璃景气度回升。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量和光伏装机量密切相关。在全球都在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正在蓬勃发展。光伏玻璃发源于欧洲,2006年后我国的厂商进入光伏玻璃行业。无论是从国际和国内看,光伏玻璃行业市场集中度都很高。全球来看,国际上约 80%的光伏电池组件采用中国生产的光伏玻璃。其中信义光能和福莱特(12.020,0.39,3.35%)处于第一梯队,彩虹、金信、南玻处于第二梯队,公司产能与规模较小。
国内厂商引领全球。随着国内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引进和研发,逐渐打破国外企业在光伏玻璃行业的垄断,同时国内厂商充分利用国内成本优势,扭转了光伏玻璃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替代进口的转变,国内大型企业也开始在国外建厂。截止2019年,中国已经成为光伏玻璃的最大出口国,产量占比达到全球90%以上。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信义光能光伏玻璃产能外贸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信义玻璃 产能、信义光能光伏玻璃产能外贸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微信号:ymsc_2016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