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焊条 > 正文

焊条

入选2018大国工匠的都是什么样的焊接牛人?

工品易达2022-10-16焊条16

2019年伊始,国家公布了入选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50名候选人,在这个名单中,50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主要来自电力、高铁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铁路交通、工程建设、钢铁冶金等行业,涵盖钳工、电工、焊工、车工等27个工种,并兼顾了不同性别、民族,具有充分的广泛性、代表性、多样性。他们当中有焊接火箭发动机的焊工,有特高压带电检修工,有耄耋之年奋战文物修复一线的泰斗,有坚守大漠油田的土发明家,有为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做出突出贡献的特级技师等,每一位工匠身上都具备精湛技艺、卓越匠心、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劳动者的典范。

那么,什么的大神级人物能够入选呢?特别是在焊接领域,什么的牛人能够入选,小编在此,整理一下入选的几位焊接大师,供大家学习。

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安装公司

王召军

王召军,男,1983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安装公司第四工程部电焊工。王召军带领班组参与油田产能建设近百项、国家重点工程20项。在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中,克服极端条件,解决施工难题,创半自动焊接单日完成21道焊口纪录,一次合格率99.6%,实现首次应用耐低温保温管技术等六个突破。王召军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革新52项,累计创造经济价值2亿多元。

所获荣誉:国际焊接大赛第一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龙江工匠。

王召军,男,1983年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安装公司第四工程部电焊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电焊技能专家。2011年获德国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单项第一名,摘得国际焊王称号。曾荣获大庆油田工匠、黑龙江省龙江工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名匠培养对象、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11年9月,王召军在相当于焊接世界杯的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上夺得单项第一名,成为第一个在国际焊接比赛捧起金杯的中国人,被誉为国际焊王。

一、铁人脚下成长,铁人精神指引,从中国焊王到国际焊王

一流技术成就中国焊王。王召军是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育成长起来的油二代,从小受会战传统的熏陶。工作后的王召军,在王进喜先进事迹中坚定理想信念,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动力,苦练技术本领,拎着十多斤边角料一蹲就是半小时,甚至看书吃饭都蹲着,很快学会了平、立、横、仰等各种姿势的焊接技术,并用五年时间熟练掌握了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技术。他的高超技艺不仅表现在对各类规格焊件的驾轻就熟、对各种焊接技术的运用自如,还在于在各类比赛中始终能够沉着冷静,稳定发挥。他在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九届焊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夺得冠军,展现出的比赛成绩和焊接技艺,在行业中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2009年,他参加了第三届全国职工技能大赛,这项赛事代表着国内行业最权威的顶尖技术水平,摘得焊接组冠军。

高超技艺锻造国际焊王。2011年9月,王召军赴德国吕内堡参加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嘉克杯被誉为焊接世界杯,是焊接专业领域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技术水平最高、比赛项目最全的国际技能单项赛。他深知,与来自15个国家30余名顶级焊接高手同台竞技,就是代表中国焊接工业的先进水平,接受世界级焊技的挑战,既是一场全球的技术对垒,更是一场无声的硝烟心战。凭着高超技艺和良好心理素质,他一口气完成平立横三种板钨极氩弧焊,以焊接件质量优秀、成型美观,赢得国际裁判的一致好评,夺得单项第一名。随队翻译告诉他:听德国考官说,你是第一个在国际焊接比赛拿到第一的中国人,他们称你是‘焊接机械手’!崇尚严谨的德国考官给予王召军至高无上的评价,意义非凡。虽然前两届都有中国人参加,但都未取到如此佳绩。作为中国人,在国内国际焊接大赛中相继夺冠实属罕见,国际焊王实至名归。

精湛绝活赢得世界喝彩。王召军把工匠精神融汇于每一点每一处,以认真敬业的特质、精益求精的风范赢得了广泛赞誉。他在油田参加工作16年来,所参加的每一项工程,焊接的每一道焊口,宽度从60毫米到6毫米,都能做到严丝合缝、纹路均匀、工整美观,焊道宽窄差不超过0.1毫米,低于国家焊接标准规定的误差值20倍,就像银镯一样,堪称为优美精良的工艺品。2017年11月,在具有国际代表性、覆盖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合组织国家首届职工技能大赛中,王召军受邀展示了灯上断铁丝和水火两重天两项绝活。灯上断铁丝,仅用1分10秒,切断5支点亮白炽灯泡上直径0.5毫米的铁丝,比之前国内创造的纪录还少两秒;水火两重天,在两根直径60毫米的天然气管线和水管上,封堵正在喷出火焰和水柱的泄露孔。能以极短的时间、精准的技术从容完成这两项挑战,在国内焊接领域凤毛麟角,展示了中国产业工人高超的技能、优良的素质和良好的形象,博得了满堂喝彩。

二、精益求精,创新创效、生产实践中攻坚克难

国家重点工程当尖兵。王召军先后参与中贵线、陕京四线、锦郑线等国家重点工程20项。在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中,王召军带领他的工作班克服沼泽地施工困难多、永冻土施工难度大等不利因素,承担了滚兔岭附近的一段管道焊接任务。由于该段连续坡度长,局部坡度接近40度,全自动焊机运不上去,王召军决定采取半自动焊,将大锯齿运条法运用到施工上,使所在机组创下半自动焊接单日完成21道焊口的纪录,一次合格率达99.6%,有力推动工程高质量完成,并实现了首次应用耐低温保温管技术等六个突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已经启动,王召军将带领班组奔赴前线,再现大庆铁军风采。

油田产能建设打硬仗。王召军把会战传统与工匠精神紧密结合,以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责任意识,先后参与近百项油田产能建设。2013年冬天,他带领班组前往中十六转油放水站,进行投产前碰头。当时形势十分急迫,如果不能在12个小时内完成38个碰头,附近三个计量间的管线就可能会冻裂。他把最难干几处碰头点留给自己,冒着刺骨寒风,穿着水衩,施展左手焊绝活,专门对付别扭口。由于焊接时熔池温度达到2000多度,虽然戴着焊帽,但依然能感受到面前焊花的炙气逼人;半边脸浸进污泥和冰水中,背后还承受着零下20多度寒风的侵袭。就在这冰火两重天考验下,他带领班组提前3小时完成攻坚战,并且一次检验优良率达98%。在场的工程监理负责人高度评价:能在这么短时间,完成这么难的任务,绝对是个奇迹!王召军班组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中国企业文化基层践行五十佳班组等称号。

追求创新创效做贡献。王召军勇于实践、善于专注,在企业低成本发展道路上,把对工作的深厚感情,融入创新创效的全过程。在企业和工会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以王召军为领衔人的创新工作室,在担负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的平台里,他带领大家深入现场,攻难关、解难题,发明了焊丝引弧法,研制管道弯头焊缝内冲氩装置等技术革新52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7项。大口径弯头移动组对装置的研制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2017年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槽形防风装置、焊口保温器等多项革新成果,深受一线操作员工欢迎,有效推动了生产难题解决。工作室建成至今创造经济价值2亿多元,先后被命名为大庆油田劳模创新工作室、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

三、德艺双馨、薪火相传,精湛技艺后续有人

铁人精神的传播者。王召军不但自己成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还努力向徒弟传思想、带作风,用铁人精神鼓励他们成长成才的同时,还身体力行向社会各界传递正能量。2010年登上首期大庆油田铁人大讲堂讲台;2015年在油田高举大庆红旗、讲好大庆故事主题故事大赛中获第一名,他对企业的感恩之情、对学习的执著态度、对一线的坚守精神,在广大干部员工中取得了强烈反响。

精湛技艺的传授者。王召军把传技带徒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总结出六精六稳焊接操作法、374技术革新工作法和五步培训法,把多年来在大赛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对徒弟们倾囊相授。他还在工程建设公司焊培中心担任指导教师,经过他悉心培养,所带过的近千名青年焊工中,有60多人在国内国际焊接大赛上获奖。他的徒弟王天明、臧立欢,分别在2013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和2017年俄罗斯世界技能高技术大赛电焊组中获得冠军,创造了以焊王培养出焊王的辉煌。

永无止境的攀登者。王召军深入学习践行铁人的学习精神,把持续学习、终身学习作为长久目标。2017年6月,在全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组织下,王召军和其他两位油田工匠代表共同拜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新时期产业工人杰出代表许振超为师。许振超为王召军题词寄语守职而不废,希望他影响带动更多人扛红旗、立标杆。他以此为座右铭,把技术研究更精,把工作干到极致,不辜负师父和领导期望。理无专在,学无止境,今年7月,王召军又参加了中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首期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培训班,与全国各行各业劳模工匠相互学习、真切交流,技能本领和职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深造和锤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王召军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自己石油工人的梦想,坚守在艰苦的施工一线,坚定于培养焊接蓝领的前沿,踏着铁人脚步,弘扬工匠精神,当好标杆旗帜,践行使命担当,努力争做引领亿万职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表率。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

李万君

李万君,男,1968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

李万君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7项获得国家专利。他的拽枪式右焊法等3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0余万元。

所获荣誉: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吉林省特等劳模。

李万君,男,1968年生,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人技师,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首席操作师,1987年8月在原长春客车厂参加工作,他始终坚守在轨道客车转向架焊接岗位,苦练技术、攻克难关,迅速成长为公司焊接领域的技术专家,在2005年全国焊工技能大赛中荣获焊接试样外观第一名,并先后于1997、2003、2007年三次在长春市焊工技能大赛荣获第一名,2008年荣获全国技术能手,2011年荣获中华技能大奖。

随着时速350公里中国高铁复兴号的成功运营,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国仅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走过了国际上高速铁路40年的发展历程。在具有世界顶级技术高速动车组生产中展现才华的中国中车技术工人,被李克强总理赞誉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在这支光荣的队伍中,全国劳模——李万君,凭借精湛的焊接技术和敬业精神,为我国高铁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

一、探索创新,屡显身手

转向架制造技术,是高速动车组的九大核心技术之一。我国的高速动车组之所以能跑出如此之高的速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转向架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李万君就工作在转向架焊接岗位上。他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7项获得国家专利。

作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主力车型,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在长客股份公司试制生产,由于转向架环口要承载重达50吨的车体重量,因此成为高速动车组制造的关键部位,其焊接成型质量要求极高。试制初期,因焊接段数多,焊接接头极易出现不熔合等严重质量问题,一时成为制约转向架生产的瓶颈。关键时刻,李万君凭着一股子钻劲,终于摸索出了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成型好,质量高,成功突破了批量生产的关键。这项令国外专家十分惊讶的绝活,现已经被纳入到生产工艺当中。

中国中车从德国西门子引进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技术。由于外方此前也没有如此高速的运营先例,转向架制造成了双方共同攻关的课题。带着领导的重托,李万君参加了转向架焊接工艺评定专家组,并发挥了高技能人才的特殊作用。以李万君试制取得的有关数据为重要参考,企业编制的《超高速转向架焊接规范》在指导批量生产中解决了大问题。

2015年初,公司试制生产我国首列标准化动车组(即复兴号动车组),转向架很多焊缝的接头形式是员工们从来没有接触的,其中转向架侧梁扭杆座不规则焊缝和横侧梁连接口斜坡焊缝质量要求极高,射线探伤检查必须零缺陷,不允许有任何瑕疵,由于不规则焊缝接头过多,极易造成焊接缺陷,成为制约生产顺利进行的瓶颈难题,以李万君为主的攻关团队,经过反复论证,多次试验最终总结出高效科学的焊接方法,他们交叉运用平焊、立焊、下坡焊的操作技法,成功攻克了这项焊缝难题,并总结出操作法用以指导员工完成此项焊接工作。

2016年初,李万君带领工作室成员,成功完成美国纽约地铁转向架厚板焊接的31项工艺评定,为我国试制生产40mm厚板转向架提供可靠焊接规范及操作依据。2017年初,在此基础上,李万君亲自参与试制生产四个美国纽约转向架,通过美国焊接专家的认证,2018年6月27日,长客股份公司成为我国首家成功拿到美国纽约地铁转向架生产资质的生产单位。

凭借精湛的焊接技术,李万君在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以及出口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巴西、泰国、沙特、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列车生产中,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

二、勤学苦练,铸就创新本领

李万君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的一个个成绩,并非偶然。在31年的长期工作中,他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练就了过硬的焊接本领。他同时拥有碳钢、不锈钢焊接等6项国际焊工(技师)资格证书。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MAG焊、TIG焊等多种焊接方法,平、立、横、仰和管子等各种焊接形状和位置,他样样精通。

李万君根据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特性发明的新型焊钳,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并被推广使用。2012年,李万君针对澳大利亚不锈钢双层铁路客车转向架焊接加工的特殊要求总结出的拽枪式右焊法等3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0余万元。

李万君在出口伊朗的单层轨道客车转向架横梁环口焊接中,首次使用氩弧焊焊接方法,并成功总结一套焊接操作步骤,从而填补了我国氩弧焊焊接铁路客车转向架环口的空白,同时也为我国以后开发和生产新型高铁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精心培育,勇创培训奇迹

为高速动车组生产培养新生力量,是李万君对中国高铁制造的又一大贡献。为确保时速250公里和350公里动车组顺利生产,以及时速380公里超高速动车组的试制,李万君肩负起了为企业培养后备技术工人的重任。在2008年到2009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一边工作,一边编制教材、承担培训任务,创造了400余名新工提前半年全部考取国际焊工资质证书的培训奇迹。他精心撰写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平板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工艺等教材通俗易懂,深受员工欢迎。

自2010年李万君牵头组建了公司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室并担任负责人至今,他通过工作室的平台,在长客股份公司内部成立高级焊工班和高级铆工班,对焊工采取大小穿插、横纵结合的培训方式,组织集中培训400多次,培训焊工2万多人次,考取各种国际、国内焊工资质证书4000多项,满足了高速动车组、城铁车、出口车等20多种车型的生产需要。

为进一步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传承作用,李万君带领工作室成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承担了吉林省、长春市包括中国一汽在内的各企业焊工技能交流传承活动,形成资源共享,共计培训高技能人才15次,累计达1500多人次。2012年8月,在省、市工会的组织下,他还参加了高技能人才赴新疆进行技术援疆活动,为阿勒泰市、布尔津、哈巴河、吉木乃、富蕴地区400多技术工人捧上了精湛技艺的大餐,让劳模精神在千里之外落地生根。2012年他所负责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室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014年被吉林省总工会和全国总工会分别授予劳模创新示范性工作室,他本人多次被长春市总工会授予劳模高技能优秀传承师。

他的徒弟中,有20人被授予公司免检员工和岗位能手称号,,有8人获得吉林省第一批首席技师称号。徒弟何岩、王善更、董泽民分别获得2013年长春市焊工大赛前三名,孙维鹏、朴东岳、张野分别获得2014年长春市焊工大赛第一、第三、第四名,王善更和何岩在2015年吉林省焊工大赛中分别获得第二名、第三名并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6月,徒弟王善更、何岩分别获得国际嘉克杯焊工大赛铝合金焊接和表演赛第一名,李万君于2015年4月28日,光荣当选为全国劳模,并在人民大会堂代表全体劳模向全国广大劳动者宣读倡议书,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颁奖。

李万君还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公益活动,2013年6月到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永兴街道慰问贫困学生并资助1000元学费,2014年3月到吉林省孤儿院看望孤儿,与学员交流个人成长经历。2014年5月李万君被吉林省省委授予省第一批吉林好人称号,同年7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他从一名普通的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先后获得长春市特等劳模、吉林省特等劳模、吉林省高级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全国五一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多项荣誉,并在2012年2017年当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他是当代知识型职工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高铁工人的典范。

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张玉川

张玉川,男,1968年1月出生,汉族,群众,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焊接班焊工。

由他承担的各种急、难、险、重、危等工作,高压焊口合格率都达99.9%以上。他多次解决和攻克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发明的可伸缩焊钳修复狭长联箱内部隔板焊接技术,在公司系统和宁夏区域其他企业中广泛推广。他厉行节约,独立完成了电泵缺损结合面、给水泵出口涵体缺损截面的焊补,两项焊接工作直接为公司节约检修费用达60万元以上。

所获荣誉:全国技术能手、宁夏劳动模范。

张玉川,男,1968年生,汉族,群众,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焊接班技术员。他在50厘米的炉洞口28年如一日爬进爬出,他用过的焊条大约有15万余根,一根一根顺着连接起来,长度超过500公里,他的焊口合格率一直高达99.9%以上。 他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忠诚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两届国电电力十杰员工、宁夏自治区金牌工人、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电力楷模等荣誉称号。

勤学练,锻造工匠技艺

张玉川今年50岁,虽然有国电集团首席焊工、国电电力十杰员工等众多荣誉傍身,但是他至今仍然坚守在生产一线班组,从事自己喜爱的焊接事业。

刚开始学焊工,为了掌握焊接技术,从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到保护气体配比、调试电压电流、选择焊条和焊接角度,张玉川都成百上千次的反复练习。先是腕功,要想使焊点焊口融合焊出最佳效果,手必须要平、要稳,每次练习张玉川便在手臂绑上3公斤重的铅块,增加稳定性。再就是蹲功,蹲着焊接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儿,为了让自己能多坚持一会,他在休息时就苦练马步。刚开始练习,焊花刺的眼睛发黑,渐渐地,他能够精确找准焊点。就是凭着就是喜欢这股子劲头,不论火焊、电焊、氩弧焊,还是平焊、横焊、立焊、仰焊,他都反复练习到掌握自如,成为了一名焊接能手。

从事焊接工作20多年里,张玉川对每一条焊缝都精心焊接。班里所有的脏活累活苦活,钻炉膛、钻煤仓,哪怕是钻地沟、爬厕所,张玉川都冲在前面抢着干。每一次急难险重的任务,他都勇挑大梁,征战在机组大小修及抢修现场。在石电公司,张玉川阑尾炎手术后还没有拆线便忍着疼痛连续作业72小时,完成过热器爆管抢修任务的事迹,还有他浑身涂满洗洁精钻进省煤器联箱,在高温炙烤下连续作业7小时,却因劳累、无法排汗而虚脱的事迹,可谓无人不知。大家都对这位拼命三郎连连称赞。他勇于担当,多次解决和攻克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冒着高温、高压的双重困难,运用他精湛的焊接技艺,独立完成了主汽管一预留管座泄漏缺陷机组设备的带压堵漏作业,成功避免了一次停机事故发生。他发明的可伸缩焊钳修复狭长联箱内部隔板焊接技术,在公司系统和宁夏区域其他企业中广泛推广。他厉行节约,独立完成了电泵缺损结合面的和给水泵出口涵体缺损截面的焊补,两项焊接工作直接为公司节约检修费用达60万元以上。2016年达标期间,张玉川更是勇挑重担大干100天,积极攻坚克难。日积月累,张玉川在焊接领域,成为同龄中的佼佼者,练就高超精准的技术水平。

传帮带,发扬工匠精神

自从被聘为首席师,他更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焊工这个活儿又累又脏,现在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焊接了,焊接人才紧缺。他所在的焊接班组,18个人平均年龄44岁,要承担起公司6台机组的大小修、维修还有临时检修项目的焊接工作,他常常感觉技术力量的传承非常的重要。他无数次的在部门领导那说过:焊接是个技术活儿,只凭我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够,必须把技术传下去才行!为了多培养几个徒弟,张玉川同时与班组的5名职工签订了师徒协议。根据5名徒弟文化水平和操作技能现状,张玉川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培训计划。从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从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到氩弧焊,从平焊、横焊、立焊到仰焊,从板板焊接、管板焊接到管管焊接,每一个环节张玉川都亲自示范,毫无保留地将技术进行传授。现在他们大都成为焊接班里的技术骨干,徒弟刘俊更是因为过硬的技术,被提早破格提拔为高压焊工。

2015年开始,石电公司焊接班缺员愈发严重,为解决焊工短缺这一现状,张玉川更是挑起了兼职焊工培训的大梁,为该公司各设备管理部取得焊工证的40余名兼职焊工当起了特聘教练。由于40余名学员来自各个设备管理部,所学专业不同,对焊接的了解也是程度不一,张玉川便因材施教,开小灶让大家分批、分期到焊工房练习,手把手传授焊接技术。从焊接的注意事项到实际操作的技巧、要领,张玉川都为学员们耐心讲解。自2015年该公司兼职焊工培训开展以来,共开展了4期培训,参加培训人数近200人次。经过培训,各位学员回到班组后都可以独立承担起焊接方面的工作了。

他现在依然坚守在焊工班第一线,坚守着自己平凡的岗位。他把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都默默地写在了那一根根闪闪发光的焊条上,他带着始终未改的工匠精神,继续书写着他的焊匠路,点点焊花激励着他在电焊弧光中依然坚定地打磨着自己无悔的人生。

习题 360第Ⅱ部分 机器人动力学第Ⅲ部分 机器人控制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高凤林

高凤林,男,1962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

高凤林参与过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焊接过的火箭发动机占火箭发动机总数的近四成。攻克了长征五号的技术难题,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所获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最美职工。

高凤林,男,196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在他的手中,焊枪是针,弧光是线,他追寻着焊光,在火箭发动机的金缕玉衣上焊出了一片天。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组长,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

说高凤林是金手天焊,不仅因为早期人们把比用金子还贵的氩气培养出来的焊工称为金手;还因为他焊接的对象十分金贵,是有火箭心脏之称的发动机;更因为他在火箭发动机焊接专业领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金手天焊是高凤林技艺高超,屡屡攻克焊接技术难关的写照,更是新时代航天高技能工人风采的体现。

一、矢志报国,航天事业练就焊接神技

刚迈出校门的高凤林,走进了人才济济的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氩弧焊组,跟随我国第一代氩弧焊工学习技艺。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吃饭时习惯拿筷子比划着焊接送丝的动作,喝水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更曾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渐渐地,高凤林日益积攒的能量迸发出来。

上世纪90年代,为我国主力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其大喷管的焊接曾一度成为研制瓶颈。全部焊缝长度近900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者焊漏,一旦出现烧穿和焊漏,不但大喷管面临报废,损失百万,而且影响火箭研制进度和发射日期。高凤林和同事经过不断摸索,凭借着高超的技艺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然而,焊接出的第一台大喷管X光检测显示,焊缝有200多处裂纹,大喷管将被判死刑。高凤林没有被吓倒,他从材料的性能、大喷管结构特点等展开分析排查。最终,在高层技术分析会上,他在众多技术专家的质疑声中大胆直言,是假裂纹!经过剖切试验,在200倍的显微镜下显示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就此,第一台大喷管被成功送上了试车台,这一新型号大推力发动机的成功应用,使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承担的急活、难活越来越多,高凤林挑起了更多的重担。在某型号引射筒的焊接攻关中,他大胆改进,使近一年半没有解决的难题得以解决,保证了近一亿产值的产品交付;国家某潜基重点型号临近发射的关键时刻,艇上发射系统出现故障。高凤林在型号总师的直接授意下,研究采用特殊技法,连夜排除了故障,保证了该型产品如期发射。

二、勇于创新,自我突破成就专家工人

高凤林在工作中敢闯敢试,坚持创新突破,将无数次不可能变为可能。某型号发动机组件,生产合格率仅为35%。型号需求半年时间要拿出大批量合格产品。该产品采用的是软钎焊加工,而高凤林的专业是熔焊,这是一次跨专业的攻关。高凤林从理论层面认清机理,在技术层面把握关键。他跑图书馆,浏览专业技术网站,千方百计搜寻国内外相关资料。每天,高凤林带领组员在20多平米的操作间进行试验,两个月里试验上百次,理清了两种材料的成因机理,并有针对性地从环境、温度、操作控制等方面反复改进,最终形成的加工工艺使该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0%。

不断取得的成功没有让高凤林飘飘然,他反而越来越感到知识的可贵,认为操作工人应该用智慧武装头脑,更好地指导实操作业。离开学校8年后,高凤林重新走进校园,捧起课本,开始了长达4年艰苦的业余学习。白天穿梭于工作现场、训练场、课堂,晚上抱着两摞厚厚的书籍学习到3、4点钟,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不到30岁的他头发一把把地往下掉。功夫不负有心人,高凤林先在技术比赛中取得了实操第一、理论第二的好成绩,不久又拿到了盼望多年的大学专科文凭,之后他又完成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习。

不仅会干,还要能写出来指导别人干。高凤林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在操作难度很大的发动机喷管对接焊中,高凤林研究产品的特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了反变形补偿法进行变形控制,后来这一工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主编了首部型号发动机焊接技术操作手册等行业规范,多次被指定参加相关航天标准的制定。自学、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让高凤林逐渐成为国内权威的焊接专家,成为大家眼中把深厚的理论与精湛的技艺完美结合的专家型工人。

2006年,由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因为低温超导磁铁的制造难题陷入了困境。来自国际和国内两批技术专家提出的方案,都没能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主导的国际联盟的评审。一筹莫展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打听到了高凤林,请他出手相助。高凤林到现场进行了基础性调研考证。他指出:按照传统的控制方法,之前的两个方案都已无可挑剔,但对这种特殊结构,却存在重大隐患。他陈述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并最终获得美国宇航局和国际联盟的认可。一位专家这样评价高凤林:你既有深厚的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你是两个维度看问题,看来高技能人才是大有用武之地!

三、甘于奉献,埋头实干见证平凡伟大

航天产品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决定了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在十分艰苦和危险的条件下进行。高凤林在焊接第一线甘于奉献、埋头苦干,在最需要的时刻迎难而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为了满足大容量、大吨位卫星的发射,我国建造了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其中振动大梁的焊接是关键,属于一级焊缝,而制作振动大梁的材料很特殊,焊接难度很大。为了满足振动大梁的焊接要求,高凤林要在高温下连续不断地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度,高凤林的双手被烤得发干,鼓起了一串串的水泡。为了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他咬牙坚持下来,最终焊出了合格的振动大梁。在后来载人航天工程实施期间,对振动大梁进行升级测试,结果表明大梁焊接质量良好,承载能力可由原来的360吨提高到420吨,能为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继续服役。振动大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高凤林的手上至今还有因严重烤伤留下的疤痕。

在长征五号的研制生产中,发动机在发射台试验过程中突然出现内壁泄漏。站在试车台上面对产品,身后就是几十米的山涧,高凤林临危不惧。因为特殊的环境,故障点无法观测,操作空间又非常狭小,高凤林就在只能勉强塞进一只手臂的情况下,运用高超技巧和特殊工艺艰难施焊,终于完成了这次抢险。

高凤林一直扎根在航天第一线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焊接工作,在航天产品发动机型号的重大攻关项目中攻克两百多项难关,他还积极贡献自己的才智,在钛合金自行车、大型真空炉、超薄大型波纹管等多个领域填补了技术空白,为国民经济创造价值。外资企业曾以高薪和解决住房等条件聘请,他不为所动;许多次可以提拔的机会,高凤林也都放弃了。他始终认为,他的根在焊接岗位上。

四、乐于育人,传道授业铺就桃李花香

一枝独秀不是春,高凤林除了自己是技能大师,他还有一个意义重大的工作,就是不断培养更多像他一样优秀的航天高技能人才。

在技术传承上,高凤林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他摸索总结出了一套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方法,他所倡导的师带徒、一带一,所创造的焊接育人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先后培育出5名全国技术能手和1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他受中组部、中宣部邀请进行工匠精神交流,参加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等,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005年,高凤林所在的班组被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命名为高凤林班组,成为航天一院首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班组。作为班组建设示范基地,高凤林班组在出模式、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方面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班组与航天系统内外30余个班组结对共建,开展多种交流和合作。通过技术合作解决航天发动机焊接研制等20多项重大科研课题。接待多期人社部全国优秀班组长培训班以及来自中国商飞、中国电科、首钢集团等近200多家兄弟单位的参访交流。班组在高凤林的带领下,凭借骄人的业绩相继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学习型优秀班组、全国安全生产示范班组、中央国有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标杆等多项荣誉称号。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高凤林班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高凤林班组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对于入选的这几位大师,大家有什么看法,希望大家踊跃留言!

来源:全国总工会

精彩内容

桥梁钢结构焊接装备应用现状与发展

当国际巨头进入增材制造领域时,国内航空制造企业将何去何从?

走进全球一流大飞机制造工厂——德国空客汉堡工厂

小飞溅,大难题

为什么不锈钢不能用碳钢焊条焊接?

学思讲堂直播首秀完成|南京学思

河南某电厂11·3过热器泄漏事件分析告诉我们,千万别忽视焊接质量

镍基复合材料用电焊条打底比氩弧焊牛逼?那么如何填充盖面?

0.05毫米的薄板,如何保证焊接不变形?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