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条电弧焊薄板收弧方法(电弧焊薄板焊接技巧)
手工电弧焊的收弧方法常用的有?
焊缝的收尾:焊缝的收尾是指一条焊缝焊完后如何收弧。焊接结束时,要做好焊缝的收尾。收尾时还要维持正常的熔池温度,以利于焊缝的接头。收尾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反复断弧收尾法、划圈收尾法、回焊收尾法以及转移收尾法等。对于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的收尾则主要采用反复断弧收尾法和回焊收尾法。这种小反复断弧法一般用于酸性焊条的焊缝收尾,回焊收尾法则多用于碱性焊条的焊缝收尾,如果将电弧突然熄灭,则焊缝表面留有凹陷的弧坑,降低焊缝收尾处的强度,并容易引起弧坑裂纹。若收尾时快拉断电弧,则液体金属中的气体来不及逸出,还容易产生气孔等缺陷。为克服弧坑缺陷,可采用下述方法收尾:, Y( I/ k/ |' ?4 |7 K,
W1)反复断弧收尾法:焊条移到焊缝终点时,在弧坑处反复熄弧、引弧数次,直到填满弧坑为止。此方法适用于薄板和大电流焊接时的焊缝收尾,但不适于碱性焊条的收尾。( A. Q/ H. I( |9 H/ I0 ^* H/ m1 P0 r8 V/ H' V- R
2)划圈收尾法:焊条移到焊缝终点时,在弧坑处作圆圈运动,直到填满弧坑再拉断电弧,此方法适用于厚板的收尾。2 E$ v' \,
3)转移收尾法:焊条移到焊缝终点时,在弧坑处稍作停留,将电弧慢慢抬高,再引到焊缝边缘的母材坡口内。这时熔池会逐渐缩小,凝固后一般不出现缺陷。适用于更换焊条或临时停弧的收尾。
(6)运条操作的禁忌:; y0 q6 d, x7 t9 d Z2 T! A
1)运条时采用敲击法对初学者较难掌握,一般容易发生电弧熄灭或造成短路现象,这是没有掌握好离开焊件时速度和保持一定距离的原因。) ~% r* L2 P2 k4 V, q7 O+ B) a2 @# R8 E+ S, f2
2)采用划擦法运条比较容易掌握,如果操作时焊条上拉太快或提得太高,都不能引燃电弧或电弧只燃烧一瞬间就熄灭。相反,动作太快则可能使得焊条与焊件粘在一起,造成焊接回路短路。* s% e) D+ B, ` c9 C- ]1 _' k H* J4 M' y h! G0
3)引弧时如果焊条粘住焊件,应立即将焊钳放松。若短路时间过长,短路电流过大会使电焊机烧坏。
4)焊条的移动速度对焊缝质量、焊接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焊条移动速度太快,则电弧来不及熔化掉足够的焊条与母材金属,易产生未焊透或焊缝较窄;若焊条移动速度太慢,则会使熔池温度过高,从而烧穿焊件,还引起焊瘤、焊道太宽、金属堆积、焊缝过高、外形不整齐等现象。在焊接较薄焊件时容易焊穿。故要求焊条的移动速度必须适当才能使焊缝均匀。
5)焊缝收弧时要保证熔池内部的气体充分排出,并防止因收弧太快,熔池暴露造成空气侵入,从而产生冷缩孔、内部气孔等缺陷。
电弧焊接,怎样操作
焊条电弧焊最基本的操作是引弧、运条和收尾
(一)引弧
引弧即产生电弧。焊条电弧焊是采用低电压、大电流放电产生电弧,依靠电焊条瞬时接触工件实现。引弧时必须将焊条末端与焊件表面接触形成短路,然后迅速将焊条向上提起2~4mm的距离,此时电弧即引燃。引弧的方法有两种:碰击法和擦划法,详见图3—14
图3—14 引弧方法
(1)碰击法。也称点接触法或称敲击法。碰击法是将焊条与工件保持一定距离,然后垂直落下,使之轻轻敲击工件,发生短路,再迅速将焊条提起,产生电弧的引弧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各种位置的焊接。
(2)擦划法。也称线接触法或称摩擦法。擦划法是将电焊条在坡口上滑动,成一条线,当端部接触时,发生短路,因接触面很小,温度急剧上升,在未熔化前,将焊条提起,产生电弧的引弧方法。此种方法易于掌握,但容易沾污坡口,影响焊接质量。
上述两种引弧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擦划法引弧虽比较容易,但这种方法使用不当时,会擦伤焊件表面。为尽量减少焊件表面的损伤,应在焊接坡口处擦划,擦划长度以20~25mm为宜。在狭窄的地方焊接或焊件表面不允许有划伤时,应采用碰击法引弧。碰击法引弧较难掌握,焊条的提起动作太快并且焊条提得过高,电弧易熄灭;动作太慢,会使焊条粘在工件上。当焊条一旦粘在工件上时,应迅速将焊条左右摆动,使之与焊件分离;若仍不能分离时,应立即松开焊钳切断电源,以免短路时间过长而损坏电焊机。
(3)引弧的技术要求。在引弧处,由于钢板温度较低,焊条药皮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会使引弧点处的焊缝较高,熔深较浅,易产生气孔,所以通常应在焊缝起始点后面10mm处引弧,如图3—15。引燃电弧后拉长电弧,并迅速将电弧移至焊缝起点进行预热。预热后将电弧压短,酸性焊条的弧长约等于焊条直径,碱性焊条的弧长应为焊条直径的一半左右,进行正常焊接。采用上述引弧方法即使在引弧处产生气孔,也能在电弧第二次经过时,将这部分金属重新熔化,使气孔消除,并且不会留引弧伤痕。为了保证焊缝起点处能够焊透,焊条可作适当的横向摆动,并在坡口根部两侧稍加停顿,以形成一定大小的熔池。
图3—15 引弧点的选择
引弧对焊接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经常因为引弧不好而造成始焊的缺陷。综上所述,在引弧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工件坡口处无油污、锈斑,以免影响导电能力和防止熔池产生氧化物。
(2)在接触时,焊条提起时间要适当。太快,气体未电离,电弧可能熄灭;太慢,则使焊条和工件粘合在一起,无法引燃电弧。
(3)焊条的端部要有裸露部分,以便引弧。若焊条端部裸露不均,则应在使用前用锉刀加工,防止在引弧时,碰击过猛使药皮成块脱落,引起电弧偏吹和引弧瞬间保护不良。
(4)引弧位置应选择适当,开始引弧或因焊接中断重新引弧,一般均应在离始焊点后面10~20mm处引弧,然后移至始焊点,待熔池熔透再继续移动焊条,以消除可能产生的引弧缺陷。
(二)运条
电弧引燃后,就开始正常的焊接过程。为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焊条得不断地运动。焊条的运动称为运条。运条是电焊工操作技术水平的具体表现。焊缝质量的优劣、焊缝成形的好坏,主要由运条来决定。
运条由三个基本运动合成,分别是焊条的送进运动、焊条的横向摆动运动和焊条的沿焊缝移动运动,详见图3—16。
图3—16 焊条的三个基本运动
1—焊条送进 2—焊条摆动 3—沿焊缝移动
(1)焊条的送进运动。主要是用来维持所要求的电弧长度。由于电弧的热量熔化了焊条端部,电弧逐渐变长,有熄弧的倾向。要保持电弧继续燃烧,必须将焊条向熔池送进,直至整根焊条焊完为止。为保证一定的电弧长度,焊条的送进速度应与焊条的熔化速度相等,否则会引起电弧长度的变化,影响焊缝的熔宽和熔深。
(2)焊条的摆动和沿焊缝移动。这两个动作是紧密相联的,而且变化较多、较难掌握。通过两者的联合动作可获得一定宽度、高度和一定熔深的焊缝。所谓焊接速度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焊缝长度。如图3—17,表示焊接速度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焊接速度太慢,会焊成宽而局部隆起的焊缝;太快,会焊成断续细长的焊缝;焊接速度适中时,才能焊成表面平整,焊波细致而均匀的焊缝。
图3—17 焊接速度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3)运条手法。为了控制熔池温度,使焊缝具有一定的宽度和高度,在生产中经常采用下面几种运条手法。
1)直线形运条法。采用直线形运条法焊接时,应保持一定的弧长,焊条不摆动并沿焊接方向移动。由于此时焊条不作横向摆动,所以熔深较大,且焊缝宽度较窄。在正常的焊接速度下,焊波饱满平整。此法适用于板厚3~5mm的不开坡口的对接平焊、多层焊的第一层焊道和多层多道焊。
2)直线往返形运条法。此法是焊条末端沿焊缝的纵向作来回直线形摆动,如图3—18所示,主要适用于薄板焊接和接头间隙较大的焊缝。其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焊缝窄,散热快。
图3—18 直线往返形运条法
3)锯齿形运条法。此法是将焊条末端作锯齿形连续摆动并向前移动,如图3—19所示,在两边稍停片刻,以防产生咬边缺陷。这种手法操作容易、应用较广,多用于比较厚的钢板的焊接,适用于平焊、立焊、仰焊的对接接头和立焊的角接接头。
图3—19 锯齿形运条法
4)月牙形运条法。如图3—20所示,此法是使焊条末端沿着焊接方向作月牙形的左右摆动,并在两边的适当位置作片刻停留,以使焊缝边缘有足够的熔深,防止产生咬边缺陷。此法适用于仰、立、平焊位置以及需要比较饱满焊缝的地方。其适用范围和锯齿形运条法基本相同,但用此法焊出来的焊缝余高较大。其优点是,能使金属熔化良好,而且有较长的保温时间,熔池中的气体和熔渣容易上浮到焊缝表面,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焊缝。
图3—20 月牙形运条法
5)三角形运条法。如图3—21所示,此法是使焊条末端作连续三角形运动,并不断向前移动。按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斜三角形和正三角形两种运条方法。其中斜三角形运条法适用于焊接T形接头的仰焊缝和有坡口的横焊缝。其特点是能够通过焊条的摆动控制熔化金属,促使焊缝成形良好。正三角形运条法仅适用于开坡口的对接接头和T形接头的立焊。其特点是一次能焊出较厚的焊缝断面,有利于提高生产率,而且焊缝不易产生夹渣等缺陷。
图3—21 三角形运条法
6)圆圈形运条法。如图3—22所示,将焊条末端连续作圆圈运动,并不断前进。这种运条方法又分正圆圈和斜圆圈两种。正圆圈运条法只适于焊接较厚工件的平焊缝,其优点是能使熔化金属有足够高的温度,有利于气体从熔池中逸出,可防止焊缝产生气孔。斜圆圈运条法适用于T形接头的横焊(平角焊)和仰焊以及对接接头的横焊缝,其特点是可控制熔化金属不受重力影响,能防止金属液体下淌,有助于焊缝成形。
图3—22 圆圈形运条法
(三)收尾
电弧中断和焊接结束时,应把收尾处的弧坑填满。若收尾时立即拉断电弧,则会形成比焊件表面低的弧坑。
在弧坑处常出现疏松、裂纹、气孔、夹渣等现象,因此焊缝完成时的收尾动作不仅是熄灭电弧,而且要填满弧坑。收尾动作有以下几种:
(1)划圈收尾法。焊条移至焊缝终点时,作圆圈运动,直到填满弧坑再拉断电弧。主要适用于厚板焊接的收尾。
(2)反复断弧收尾法。收尾时,焊条在弧坑处反复熄弧、引弧数次,直到填满弧坑为止。此法一般适用于薄板和大电流焊接,但碱性焊条不宜采用,因其容易产生气孔。
(3)回焊收尾法。焊条移至焊缝收尾处立即停止,并改变焊条角度回焊一小段。此法适用于碱性焊条。
当换焊条或临时停弧时,应将电弧逐渐引向坡口的斜前方,同时慢慢抬高焊条,使得熔池逐渐缩小。当液体金属凝固后,一般不会出现缺陷。
焊条电弧焊的收弧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于什么场合(明天中午前回答有分!!!)
焊条电弧焊收尾方法有反复断弧收尾法、划圈收尾法、回焊收尾法三种。
1、反复断弧收尾法是焊到焊缝终端,在熄弧处反复进行点弧动作填满弧坑为止,该法不适用于碱性焊条。
2、划圈收尾法是焊到焊缝终端时,焊条作圆圈形摆动,直到填满弧坑再拉断电弧,此法适用于厚板。
3、回焊收尾法是焊到焊缝终端时在收弧处稍作停顿,然后改变焊条角度向后回焊20~30mm,再将焊条拉向一侧熄弧,此法适用于碱性焊条。
电弧焊接,怎样操作?
电弧焊接一般需要三个操作过程,首先是一、引弧
进行手工电弧焊开始时引燃焊接电弧的过程,叫做引弧。
1、引弧的基本步
引弧是焊条电弧焊操作中最基本的动作,其准备步骤是:
①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及电焊手套。
②准备好工件、焊条及辅助工具。
③清理干净工件表面的油污和水锈。
④检查焊钳及各接线处是否良好。
⑤把地线与工件支架相连接,并把工件平放在支架上。
⑥合上电闸、启动焊机,并调节所需焊接电流。
⑦从焊条筒中取出焊条,用拇指按下焊钳弯臂,打开焊钳,把焊条夹持端放到焊钳口凹槽中,松开焊钳弯臂。
⑧右手握住焊钳,左手持面罩。
⑨找准引弧处,手保持稳定,用面罩遮住面部,准备引弧。
⑩把焊条端部与工件轻轻接触,然后很快将焊条提起,这时电弧就在焊条末端与工件之间建立起来。
2、引弧的方法
手工电弧焊的引弧方法一般为两种,分别是不接触引弧和接触引弧。不接触引弧是指利用高频电压使电极末端与焊件间的气体导电产生电弧。焊条电弧焊很少采用这种方法。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接触引弧。接触引弧又分为划擦法和敲击法两种。
(1)划擦法:先将焊条末端对准焊件,然后将焊条在焊件表面划擦一下,当电弧引然后趁金属还没有开始大量熔化的一瞬间,立即使焊条末端与被焊表面的距离维持在2~4mm的距离,电弧就能稳定地燃烧。如果发生焊条和焊件粘在一起时,只要将焊条左右摇动几下,就可脱离焊件,如果这时还不能脱离焊件,就应立即将焊钳放松,使焊接回路断开,待焊条稍冷后再拆下。
(2)敲击法:使焊条与焊件表面垂直地接触,当焊条的末端与焊件的表面轻轻一碰,便迅速提起焊条并保持一定的距离,立即引燃了电弧。操作时焊工必须掌握好手腕上下动作的时间和距离。
二、运条
1、运条的操作要点
运条是焊条相对焊缝所做的各种动作的总称,主要是沿焊条轴线的送进、沿焊缝轴线的纵向摆动和横向摆动三种方向上的动作组合。运条是电焊工操作技术水平的具体表现。焊缝质量优劣、焊缝成形的良好与否,与运条有直接关系。
焊条的送进运动主要用来维持所要求的电弧长度。由于电弧的热量熔化了焊条端部,电弧会逐渐变长,有熄弧的倾向。要保持电弧继续燃烧,必须将焊条向熔池送进,直至整根焊条焊完为止。为保证一定的电弧长度,焊条的送进速度与焊条的熔化速度相等,否则会引起电弧长度的变化,影响焊缝的熔宽和熔深。
2、运条的几种
方法
(1)直线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不做横向摆动,沿焊接方向做直线移动。常用于I 形坡口的对接平焊,多层焊的第一层焊或多层多道焊。
(2)直线往复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末端沿焊缝的纵向做来回摆动。它的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焊缝窄,散热快。适用于薄板和接头间隙较大的多层焊的第一层焊。
(3)锯齿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未端做锯齿形连续摆动及向前移动,并在两边稍停片刻,摆动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熔化金属的流动和得到必要的焊缝宽度,以获得较好的焊缝成形。这种运条方法在生产中应用较广,多用于厚钢板的焊接,平焊、仰焊、立焊的对接接头和立焊的角接接头。
(4)月牙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的末端沿着焊接方向做月牙形的左右摆动 。摆动的速度要根据焊缝的位置、接头形式、焊缝宽度和焊接电流值来决定。同时需在接头两边做片刻的停留,这是为了使焊缝边缘有足够的熔深,防止咬边。这种运条方法的应用范围和锯齿形运条法基本相同。
(5)三角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末端做连续的三角形运动,并不断向前移动,按照摆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斜三角形和正三角形两种,斜三角形运条法适用于焊接平焊和仰焊位置的T形接头焊缝和有坡口的横焊缝,正三角形运条法只适用于开坡口的对接接头和T 形接头焊缝的立焊。
(6)圆圈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末端连续做正圆圈或斜圆圈形运动,并不断前移,正圆圈形运条法适用于焊接较厚焊件的平焊缝,斜圆图形运条法适用于平、仰位置T形接头焊缝和对接接头的横焊缝。
三、焊缝收尾
在一条焊缝焊完后,应把收尾处的弧坑填满,如果收尾时立即拉断电弧,则会形成低于焊件表面的弧坑。过深的弧坑使焊缝收尾处强度减弱,并容易造成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因此,在焊缝收尾时不允许有较深的弧坑存在。焊缝的收尾动作不仅是熄弧,还要填满弧坑。一般收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划圈收尾法:焊条移至焊缝终点时,作圆圈运动,直到填满弧坑再拉断电弧。该方法适用于厚板焊接,用于薄板焊接会有烧穿危险。
2、反复断弧收尾法:焊条移至焊缝终点时,在弧坑处反复熄弧、引弧数次,直到填满弧坑为止。此法一般适用于薄板和大电流焊接,但碱性焊条不宜使用此法,因为容易产生气孔。
3、回焊收尾法::焊条移至焊缝收尾处即停住,并且改变焊条角度回焊一小段。此法适用于碱性焊条。
[img]焊条电弧焊薄板收弧方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电弧焊薄板焊接技巧、焊条电弧焊薄板收弧方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微信号:ymsc_2016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