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z钢筋标注图解(钢筋图纸dkz表示什么)
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钢筋平法标注,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平法的产生:国内传统设计方法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日本的结构图纸 没有节点构造详图,节点构造详图由建筑公司(施工单位)进行二次设计,设计效率高、质量得以保证。美国的结构设计只给出配筋面积,具体配筋方式由建筑公司搞。据此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法也必须改革。
扩展资料
平法的应用:1991年9月份平法开始在山东应用于工程,开始推广平法。构造图适合于所有的构件,平法一张图上都有,走哪看哪,非常方便。平法推出后,有坚决支持、坚决反对、不表态三种人,后来将专利贡献给国家,成为国家标准。
平法为给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的,提高了科技含量,不让非专业人员看懂,设计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平法是结构设计领域的一次革命,提高效率两倍以上,能够使中国结构界不合理的人员配置情况得到改善。3个建筑师配1个结构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平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法标注
[img]KZ原位标注从上往下怎么表示?如图
柱截面b*h=650*600。四个角部钢筋22,箍筋10个的加密区100间距非加密区200间距。
梁钢筋原位标注图解
梁上面和下面的数字表示上\下层配筋,240*400表示尺寸, Φ8@100/200(2)表示间距200,加密区为100,(2)表示。
这个要按照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的原则参见03G101-1图集第22页说明(下图):
梁上下钢筋都为通贯筋时,一般都在集中标注,其中上筋与下筋之间用分号隔开,前都为上通筋,后都为下通筋。上筋如有+()时,括号内为架力筋,一般为箍筋肢数多而增加使用。分隔号使用在集中标注中,原位标注不使用。
梁上下钢筋都为通贯筋时,一般都在集中标注,其中上筋与下筋之间用分号隔开,前都为上通筋,后都为下通筋。上筋如有+()时,括号内为架力筋,一般为箍筋肢数多而增加使用。分隔号使用在集中标注中,原位标注不使用。
扩展资料:
原位标注标注规定:
一、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二、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三、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面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原位标注,是工程制图采用整体平面表示方法时的专用术语,区别于“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指在梁跨的局部,截面、标高、配筋信息有不同于集中标注的单独标注,在梁的上部标明支座筋和架立筋,在梁的下部标明下部筋、箍筋、拉筋、腰筋、梁跨截面变化、位置变化、标高变化,还包含其它特殊改变的数值及文字说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位标注
1、柱子纵向钢筋集中标注: KZ2 650×600 表示为: 4Φ25+10Φ22+10Φ22 Φ10@100/200 这个怎么解释呢
KZ2 650×600为柱子的截面尺寸
4Φ25+10Φ22+10Φ22为柱子的全部纵筋
Φ10@100/200为柱子的箍筋,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
关于kz钢筋标注图解和钢筋图纸dkz表示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微信号:ymsc_2016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