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池 > 正文

电池

丰田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燃料电池汽车量产)

工品易达2022-10-19电池14

这才是新能源:丰田新一代氢燃料电池车上市,续航高达850公里

新能源发展的势头有多猛,传统车企的步伐就有多坚定。

在特斯拉市值一夜上涨400亿美元之后,总市值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

目前,特斯拉市值已经超过了丰田、大众、奔驰、宝马的总和,仅次于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

当下的资本市场,对以电动车 汽车 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能源车企,已经表现出了空前的狂热,但像丰田这样全球年销千万辆的传统车企巨头,在车用能源发展方向上依然不疾不徐,坚持进行着动力多元化的 探索 。

12月9日,丰田第二代MIRAI氢燃料电池轿车开始发售,新车续航里程比第一代产品提高约30%。

价格方面,扣除补贴后,Mirai售价在500万日元(合4.8万美元)左右,和上一代车型大致相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球为数不多可以制造氢氧混合燃料电池的的公司之一,丰田旗下第一款燃料电池电动 汽车 Mirai的销量表现并不是很好。

到今年9月底,在第一代Mirai推出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汇总全球也只卖出去一万多辆,其中日本售出3782辆,海外市场共售出7372辆。

而同样让丰田引以为傲的混动车型,从1997年诞生至今,已经卖出超过1500万辆。

这样的市场表现之下,丰田氢燃料的发展路径曾经饱受质疑。

这其中既有售价过高而产品设计一般的外在原因,更深次面来看,加氢站的普及程度和安全性一直在束缚着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发展。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有432座加氢站,其中330座向公众开放。

而这些加氢站又大部分集中在欧洲,亚洲只有178座,其中日本114座,韩国33座,中国的27座加氢站几乎专门用于给公共 汽车 或卡车车队加氢。

另外在安全性上,尽管丰田通过一系列实验在向公众验证自家产品的可靠,但这些年来,挪威、美国、韩国都爆出过加氢站安全事件,这也为氢燃料 汽车 的安全性蒙上了疑云。

只是让人惊讶的是,在全球车企都避开氢燃料电池 汽车 ,一心钻研电动车的今天,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之下,丰田依然坚持推广这项零排放的 汽车 技术。

但值得欣慰的是,针对之前的系列问题,在全新一代车型上,第二代MIRAI进行了多项技术的改进。

外观方面,新车相比上一代车型在整体造型上更加激进,大尺寸进气格栅拓展了整车横向视觉的边界,独立布置的LED日间行车灯不再和大灯集成,提升了整车的未来感。

溜背的尾部配合翘起的鸭尾造型,更让这款新车看起来多了几分运动基因。

在车身尺寸方面,Mirai的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975/1890/1470mm,轴距为2920mm。整体相比第一代大了不少。(雷克萨斯LS同平台)

(我将日本原有的右舵车型官图进行了翻转,更适合我们的观看感受。)

从图片和现有资料上来看,新车内饰上的亮点不多。

整体设计采用非对称式布局,新车首次搭载了空气净化系统。和上一代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中控大屏从中控台里面挪到了和仪表盘平行的位置。

而12.3英寸的中控显示屏和大尺寸液晶仪表盘的组合,也成了提升 科技 感的加分项。

在续航能力上,第二代MIRAI搭载的储氢罐数量从第一代的2个增加到了3个,氢气搭载量也扩大了约20%;

另外通过改善电堆的发电效能,充满一次氢能的行驶距离从第一代产品的约650km提高至850km,可乘坐的人员数量也从4人增至5人。

此外,新车还将高压电池和电动马达移至后桥上方,让第二代Mirai的重量分配比例达到了50:50。

目前,大众已在欧洲市场推出新能源月销量位居第一的ID.3,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陆续推出了纯电动SUV ID.4。面对全球车企向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相比大众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丰田的脚步还是慢了一些。

而丰田基于e-TNGA平台开发的纯电动SUV,尽管据称要搭载固态电池等先进技术,但量产和交付也要到2025年前后了。

从双擎到氢燃料,丰田坚持多极化能源发展路线的精神固然难能可贵,从混动车型的市场表现上也能看到丰田的战略能力。

对于第二代MIRAI,丰田此次也是信心满满,计划的年产能将提高至3万台,只是增加产量能不能促进氢燃料的普及,从目前加氢站的普及上来看,结果还很难说。

丰田章男吐槽电动车,被讽刺为下一个诺基亚

近日丰田章男以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的身份在年终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从多个方面抨击当下发展迅猛的电动汽车。

据外媒报道,此前日本政府作出了将在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针对于此,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作出了抨击。其认为,当下电动汽车其实是被过度炒作了,倡导者并没有考虑到发电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以及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成本。

丰田章男解释称,例如在日本地区,如果所有汽车都将由电动驱动,那么到了夏天将可能出现电力短缺的情况。同时,还要面对不断为电动车全面转型的基础设施投入约14万亿元至37万亿日元(8821亿至2.33万亿人民币)。

据了解,日本国的电能主要是燃烧煤炭和天然气所供给的,当产生越多的电动车,其所需的电能也将越大,从而使得二氧化碳排放就更加严重。而且政府若要强制禁止燃油车,也将让更多普通消费者付出更高的成本。

丰田章男还提到,如果政府强行要禁止燃油车型时,又是否考虑过日本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将会崩溃,甚至导致数百万人失业。

针对丰田章男的言论,国内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率先表态。

何小鹏说,“不禁想起了下面一个故事——2014年4月25日,微软宣布对诺基亚的收购正式完成,当诺基亚现任CEO约玛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收购时,最后他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管情不自禁的落泪。”

何小鹏在这条微博上,还附上了丰田章男言论的报道配图。而其所讲述关于诺基亚的故事,寓意也很明显了。

争议

丰田章男也并不是第一个对电动车是否环保提出质疑的人。在此前的多轮争论中,最大的争议点是,虽然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是零排放的,但从其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并非完全清洁,因为电动车以电力为动力源。

其实早在几年前,这样的争论就有很多。

比如,五名清华大学科学家发表在《应用能源》的一篇文章显示,由于中国大约75%的电力是由煤炭产生的,而电池生产过程消耗大量能源,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际上比内燃机汽车高出50%。

然而,根据麻省理工学院2007年的一项研究,直接比较来自大烟囱的污染和来自汽车排气管的污染并不恰当,因为汽车是在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排放烟气的。该研究表明,从受影响的总人数和健康影响方面看,汽车排放的1吨有害颗粒(PM2.5)的危害大约是发电厂烟囱所排放1吨有害颗粒的11倍。

近日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给出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与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有很大关系。

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续航里程200公里的电动车来说,其生产制造阶段碳排放为8.6吨,高出传统汽油车约33%;使用阶段碳排放为18.0吨,比传统汽油车低41%;合计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为26.7吨,比传统汽油车低约28%,略低于深度混合动力汽车。

但对于3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赵福全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生产制造阶段碳排放为10.5吨,使用阶段碳排放为19.3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为29.8吨,因此其表示长续驶里程电动汽车不符合低碳发展的理念。

丰田电动车销量并不少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上,丰田的销量并不差。据统计,丰田电动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第一个100万辆用了10年,第二个100万辆用了3年,最近的一个100万辆只用了8个月。

此外,今年早些时候,丰田汽车一位高级管理人员周二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其电动汽车全球年销量有望在2025年触及550万辆的预定目标,比最初计划提前了五年的时间。

丰田早在2017年曾宣布一项计划,到2030年销售55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包括450万辆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100万辆电动和氢燃料电池汽车。

丰田中国工程与制造部门负责人Seiya Nakao表示,汽车电动化进程比预期的要快,丰田认为更快实现这一目标。

今年以来,不少国家及地区都相继宣布燃油车禁售令,除此之外法国、以色列、西班牙等国家纷纷宣布计划在2030年至2040年之间逐渐淘汰燃油车。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汽车行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已越发明显,作为较传统的日本车企如何实现转型或将成为其所有面对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氢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连丰田都决定放弃氢能源

相关技术及市场仍不成熟

氢燃料电池燃料能量密度最大,高于锂离子电动车及燃油车,能效比上占据优势。考虑全生命周期后,能源效率约为29%,高于锂离子电动车的28%及燃油车的14%。在续航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传统燃油车相似,续航里程约在600公里左右,优于锂离子电动车;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还具有无噪音,充能时间短,耐低温,事故严重性小等优点。

然而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技术和市场仍不成熟,处于幼稚期,未来发空间巨大;且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领域不具有普适性,这也是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需要革新和研究之处。

产量受到疫情影响严重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逐年上升,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产量下滑至1199辆。这表明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正在成长,产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需求增加。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较好。

市场进入商业化初期

2016-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销量有所下滑。截止2020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年销量1177辆,保有量7352辆,标志着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逐渐被市场认可接纳,氢燃料汽车进入商业化初期。

商用车是研发方推广重点

与海外专注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量产不同的是,我国将研发和推广重点放在商用车上。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全为商用车。其中,客车销量占比达98%,货车销量占比为2%。截至2020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车累计行程超过1亿公里,以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和客车为主。

政策指引保驾护航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是为我国氢能发展道路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与指引。随着国家“碳中和”、“碳达峰”任务的推进,氢能这一绿色能源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推动。未来目标中就风光能电解水制氢,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等进行了详细规划。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img]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只看丰田Mirai?别忘这几家中国企业

[汽车之家 行业]?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默契:囿于政策、技术、成本和商业模式等多个因素,我国优先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则被看作“储备性”路线,多年来不温不火。

即便早在12年前,我国就有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亮相,但是它们始终没有被投向市场,甚至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难道,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在中国市场没有前景吗?未必如此。

沉寂多时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正迎来一次产业小高潮。近两月来,长城、广汽、宝马等多家整车企业陆续发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相关规划。其中,广汽将在2020年内开展示范运营。多年来在商业化道路上缓速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开始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 燃料电池乘用车产业“小高潮”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这次“挣”回了一些面子。

此前,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先发优势似乎都在国外企业。2014年12月,丰田汽车推出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轿车丰田Mirai。彼时,丰田汽车公司Mirai燃料电池车开发负责人田中义和称,丰田之所以在2014年底将Mirai推向市场,与日欧美等国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达成共识有关。同时,相比2008年,氢燃料汽车开发成本降低了95%。

2015年前后,日韩系和欧美系车企不断公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严格来算,早在2013年12月,现代就推出量产现代ix35 FCV车型;2016年本田推出CLARITY车型;2017年戴姆勒也推出全新氢燃料申池GLC-CELL概念车。

『丰田Mirai』

反观中国车企,则没有像丰田、现代和本田那样开展实质性进展。2014年上海车展,上汽亮相第四代荣威950插电式燃料电池汽车,最大续航里程400km。2016年,奇瑞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展示了一款艾瑞泽3燃料电池增程电动车,增程模式下可实现续航350km。不过,这仅是上汽和奇瑞的技术性展示。

2020年到来,中国车企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的不同以往的动作,让人感受到了一波产业“小高潮”。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三家整车企业陆续发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规划,并提出量产车型上市计划。7月20日,长城汽车发布“柠檬”平台。“柠檬”平台车型将匹配第二代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续驶里程可达1100km。根据规划,长城汽车首款氢燃料整车平台将在今年年内推出,并于2022年展示小批量氢能源车队,2023年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

『广汽新能源Aion LX Fuel Cell在广汽科技日首发亮相』

广汽也紧随其后。7月28日,广汽首款氢燃料电池车Aion LX Fuel Cell在广汽科技日首发亮相。而这款车型也不单纯是展示车,广汽计划在今年年内投入示范运营。

造车新势力中也有燃料电池技术的簇拥者。8月10日,爱驰汽车在山西高平举办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技术奠基仪式,旗下甲醇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基地正式动工。工厂投资额2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8万台/套甲醇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除了上述企业之外,初步统计,包括海马、云度、红旗、上汽大通、长安等车企都开始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进行布局。可以说,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布局情况来看,目前中国车企数量最多。这会是中国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崛起的开始吗?

■ 为什么要搞燃料电池乘用车?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搞氢燃料电池汽车。

我们来看看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有几组数据:一、目前我国70%和40%以上的石油、天然气都依赖进口;二、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占全球29%;三、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约为14.86%,“三弃”(弃风、弃光、弃水)规模约为515亿度电;四、我国燃煤发电效率水平在38%-45%之间,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约为0.506吨标准煤/万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

中国曾向世界承诺,2030年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如何完成这个承诺?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去碳的有效途径。当氢与氧发生反应之时,最终生成的便是水,无碳、无色、无味。

从大战略上来看,“去碳从氢”是未来必然趋势。当然,落实到具体产业,具备规模化优势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必不可少。如果没有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带动,中国要兑现2030年承诺,恐怕要打一个折扣。

再看看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氢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FCV),简而言之就是以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为驱动力的新型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FCV具有对环境零污染,加氢只需几分钟,续航里程足以满足用户需求。仅从产品本身来看,FCV优势十分突出。

其实,中国车企也从来没有忽视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2008年开始,中国车企就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不断投入。上汽、奇瑞、一汽、北汽、长城、爱驰等车企都展示过燃料电池乘用车产品。初步统计,2008年以来,国内市场先后出现20多款燃料电池乘用车。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中在商用车领域,也是不争的事实。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教授如此解释,从技术角度来说,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技术还不太成熟的时候,发展商用车难度相对较小。乘用车对相关零部件技术成熟度要求更高,推进难度也更大。

另一个原因便在于国家政策导向。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集中公共交通、物流板块,这样国家管控难度较小,从补贴角度来看也更容易操作。再加上地方政府力量的介入,公交车这样的区域性、公共属性强的产品,更成为重点支持的对象。

因此,有人认为我国乘用车更适合走纯电技术路线,大可不必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这个观点有失偏颇。我们从商、乘车型占比来看,截至2020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7亿辆,其中载货汽车仅为2944万辆,即使再加上公交车辆,商用车保有量占比也不高。

如果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仅拓展到商用车领域,那么整体市场容量将十分有限,这对我国节能减排贡献度远远不够。其次,未来加氢站基础设施利用率也会偏低。再则,氢燃料电池技术能否经得起考验,也必须深入私人消费领域。

从国际经验来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市场成绩也有目共睹。2015年以来,韩国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持续上涨,2018-2019年期间更是大幅增长,其中2018年同比增长达到509.8%;2019年销量突破4000辆。日本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则在2017、2018年下滑后,2019年实现回升,2020年也将预计处于稳定回升趋势之中。

我们再以现代Nexo氢燃料电池车型销量数据为例,2018年,现代共计售出966辆Nexo;2019年达到了4987辆;2020年上半年销量为3292辆。现代汽车方面预计,该款车8月销量或将超过1万辆。

『现代Nexo将会是全球第二款销量过万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这么来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走向市场,虽然暂时还不能称之为成功,但也算小有成就,至少获得了一次经受市场检验的宝贵机会。

■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瓶颈在哪里?

当然,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并非易事。

戴姆勒不久前就宣布,终止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计划。这意味着,这项自2013年起与福特和日产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宣告停止。戴姆勒放弃燃料电池项目,核心原因就是制造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成本太高。

横亘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第一道难题就在于成本。乘用车作为直面消费者的产品,价格是决定其购买的重要原因。有机构对氢燃料电池汽车造价进行了初步统计,一辆燃料电池车的价格是锂离子电动车的1.5倍到2倍,是燃油车的3-4倍。如果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成本依旧居高不下,未来也将很难有市场。

基础设施是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面临的第二道障碍。如果未来由于加氢站布局不足,是不是也会出现类似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难问题呢?截至目前,我国运营中的加氢站有59座,建设中的加氢站53座,规划建设中的加氢站20座,推动非常缓慢。

技术问题当然也不容忽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马天才说,从产业链上看我国氢燃料电池发展,整车水平、系统水平和国外差距不大,不过越靠底层的关键材料越薄弱。

比如,电堆占氢燃料电池系统总成本25%以上,其核心材料几乎全部依赖国外厂家;在催化剂领域,国内消耗量是国外3-5倍,且主要来自国外企业,国内仅有几家企业可小批量生产;此外,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等,都主要依赖国外企业供应。

不过,我们认为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产业迎来了春天。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林琦把全球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开发阶段,包括丰田、本田、奔驰等乘用车企业牵头的燃料电池技术开发,为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很多技术难题的突破。

第二个阶段为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开发阶段。过去三四年时间里,全球范围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燃料电池商用车保持快速增长。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大家都把目标和未来逐渐看向了长续航、高重载的商用车方向。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从2020年起,是燃料电池汽车新征程的开始。氢能应用在全球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商业化的场景已逐渐实现落地,且在持续开拓过程中。

为什么说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走向了新阶段?林琦从四个维度解释,第一个维度是壳牌、英国石油公司、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端企业进入氢能行业,着手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个维度是从产品端看,多家主流汽车公司、零部件公司也开始着手产品规划;第三个维度是从应用场景端看,越来越多氢能商业化公司也纷纷入局;第四个维度来自于政府政策和扶持计划。

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形势正在向好。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针对燃料电池汽车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中就提及,广州市燃料电池乘用车将主要在出租车、租赁等公共出行领域进行投放,并计划在2022年达到百辆左右投放数量。

从近期来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性运营,或者采用租赁形式进行推广,将是一个合理选择。长期来看,随着示范运营规模逐步扩大,成本进一步下降,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走向普通消费者,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如此,这一切也不会来的那么快。按照章桐的预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至少要5年左右时间,消费者才有可能小规模购买。(文/汽车之家 李争光)

打造可持续交通: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探索

日本政府和民间对可持续交通问题的重视由来已久。在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可持续交通”政策构想之前,日本民间机构和重点企业就已经开始 探索 如何减轻交通带来的环境负担。特别是丰田等龙头企业,长期以来视新能源 汽车 技术的研发为事关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数据, 汽车 的碳排放量占日本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86%,占日本全国碳排放量的16%。为达成日本政府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国土交通省2021年7月发表《国土交通绿色挑战》文件,提出在交通领域“打造新能源 汽车 友好型的交通、物流和基础设施系统”。

国土交通省所指的新能源 汽车 ,包含纯电动 汽车 (EV)、混合动力 汽车 (包括插电混动和混合动力,即PHV和HV)及氢燃料电池 汽车 (FCV)。

20世纪60年代丰田即着手研发混合动力 汽车 。在混合动力 汽车 市场丰田可谓独占鳌头。1997年推出大规模量产的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迄今已二十多年。去年4月,丰田宣布,其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500万辆。据丰田估算,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效果超过1.2亿吨。

虽然近年来纯电动 汽车 市场风起云涌,日本业内专家指出,相对于汽油车,在减排方面存在巨大优势的纯电动 汽车 面临原材料短缺难以支撑大量动力电池供应需求的矛盾;与此同时,未来大量锂电池的废弃和处理对环境来说依然是一个悬案。从长远来看,氢燃料电池技术或将成为未来 汽车 行业竞争的关键。

长期以来丰田一直非常重视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研发。丰田始终认为行驶中不排放二氧化碳、不存在电池废弃处理问题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应该是新能源 汽车 的终极目标。

1992年,丰田在重启混合动力 汽车 研发项目的同时,也开始着手研发氢燃料电池 汽车 。2002年12月,丰田氢燃料电池 汽车 在日本和美国限量销售,搭载了独自开发的燃料电池,迈出了实用化的第一步。

2014年12月,丰田发布第一代氢燃料电池车型“未来”(Mirai),被业界称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实现商业化的FCV车型。2020年底,丰田第二代“未来”面世发售,新一代车型的续航里程将增加约30%,舒适度和驾驶操控也得到提升。丰田目前正在扩大氢燃料电池车型的生产规模,目标是全球年销量3万辆左右。

目前,丰田不仅致力于终极环保车氢能源 汽车 的整车销售,还在向世界销售其核心装置“氢燃料电池系统”,以巩固丰田在未来氢能源市场中的地位。

丰田决定在FCV方面实施开放战略。2015年1月丰田就已宣布将与世界共享FCV技术,有关FCV的5600多项专利将免费开放。丰田希望借此带动更多 汽车 厂商共同参与,一起做大FCV市场。

丰田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燃料电池汽车量产、丰田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微信号:ymsc_2016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