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焊条 > 正文

焊条

不锈钢棒线材龙头,永兴材料:双主业驱动发展,云母提锂大有可为

工品易达2022-10-21焊条17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西南证券 郑连声 黄腾飞)

1 公司概况:特钢业务稳扎稳打,把握新能源东风

1.1 中国不锈钢棒线材龙头

永兴材料致力于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双主业发展格局,公司专业从事高品质不锈钢棒线材、特种合金材料和锂电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领域。在不锈钢领域,是中国不锈钢棒线材龙头企业,棒线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

公司成立于2000年,2015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2017年通过对江西合从锂业进行增资从而进军新能源产业。随后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板块业务,通过收购永诚锂业、花桥矿业成功构建了从采矿、选矿到碳酸锂深加工的锂电材料全产业链。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决策效率高。截止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第一大股东高兴江先生持股占比36.49%,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为国内不锈钢管龙头久立特材,持股8.87%。公司下属子公司分为不锈钢和锂电两大板块,公司通过永兴合金、永兴进出口、永兴物资进行不锈钢业务的生产、采购、销售;锂电业务则依托江西永兴新能源、永诚锂业、湖州永兴新能源。双主业模式清晰,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管理层兼具技术背景与管理经验。董事长高兴江系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曾在久立特钢担任董事长。副总经理薛智辉曾任常熟华新特钢总经理;副总经理李国强曾任久立特钢副总经理;董事杨辉历任久立特钢总工程师,技术背景丰富。

1.2 不锈钢业务稳步发展,锂盐成为利润新增长极

业绩爆发增长,量价齐升未来可期。

截止2022年H1,公司营业收入为64.14亿元,同比增长110.51%;归母净利润为22.63亿元,同比增长647.64%,主要受益于碳酸锂产品量价齐升,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019年2020年出现连续下滑,主要系2019年公司因拆迁补偿及转让锻造车间等资产,形成9917 万元资产处置收益,并购永诚锂业对其应收账款计提了4190万元的坏账损失,导致公司2019年归母净利润下滑。同时,2020年度公司再次对永诚锂业商誉及应收账款等事项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约7800万元。

按产品下游分布来看,锂盐产品、油气开采及炼化和机械装备占比较大。截止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锂盐产品、油气开采及炼化、机械装备制造营收分别为29.69、17.60、9.58亿元,合计营收占比近90%。

毛利方面,随着公司锂电业务量价齐升,锂电业务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极。截止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锂盐产品、油气开采及炼化、机械装备制造毛利分别为25.99、1.53、0.51亿元。

公司不锈钢业务毛利率较为稳定,锂盐产品毛利率较高。2022年H1毛利率上升系公司锂盐产品的量价齐升和毛利率较高导致。

公司不锈钢各项业务毛利率较为稳定,截止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油气开采及炼化、机械装备制造、特殊合金材料、电力装备制造、交通装备制造毛利率分别为8.69%、5.31%、9.48%、8.31%、17.35%。

锂盐产品作为公司利润强势新增长点毛利率较高,截止2022年半年度报告,锂盐业务毛利率为87.55%。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主要系不锈钢长材销售具有区域性特征,公司所处的长三角地区不锈钢棒线材需求量较大。

其中浙江、江苏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钢管、钢丝、标准件生产聚集地。2021年华东地区收入占比约为80%。毛利率方面,华东、华南地区毛利率较为稳定,无大幅波动。

1.3 经营效率高,资产负债率较低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9.66%,永兴转债转股以后,公司资产负债率有望进一步下降。公司流动比率非常高,说明公司偿债能力强, 2021年公司流动比率为3.15%。

公司经营效率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均处于行业内较高水平。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2.11次,公司资金使用效率较高。总资产周转率为1.23次,公司销售能力较强,资产投资收益较高,这与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经营方式密切相关。

1.4 注重研发,成本管控能力出色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每年持续投入大量研发经费,用于技术创新和改造,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17年188人增加到2021年315人,截止2022年H1,公司研发投入2.04亿元,同比增长115.94%。

截止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已拥有不锈钢相关专利98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随着公司研发技术的积累,以及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公司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走在国内同行业前列。

公司期间费用率管控较好,低于同行业内其他公司。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5.26%,公司注重研发,研发费用占比较高,剔除研发费用后,公司期间费用率优势更为明显,体现出公司出色的成本管控能力。

1.5 股权激励科学高效,公司发展如虎添翼

2020年9月3日,公司发布股权激励公告,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550万股,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36000万股的1.53%。其中首次授予503万股,授予价格为9.83元/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涉及的激励对象共计58人,包括公司公告本激励计划时在公司任职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及技术骨干员工。本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限售期为自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18个月、42个月。股权激励计划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增添动力。

股权激励时间跨度较长,为公司长效发展提供保障。

本激励计划考核期限为2020年至2023年,时间跨度为四个会计年度,合并两年作为一个考核期;即每两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第一个考核期为2020年和2021年、第二个考核期为2022年和2023年。其中首次授予部分为:

(1)以 2019 年净利润为基数,公司 2020 年和2021年的净利润增加值合计不低于 0.8 亿元;

(2)以2019年净利润为基数,公司2022年和2023年的净利润增加值合计不低于 1.8 亿元。

预留授予部分为:

(1)以 2019年净利润为基数,公司2021年净利润增加值不低于0.8 亿元;

(2)以2019年净利润为基数,公司2022年和2023年的净利润增加值合计不低于1.8亿元。

2 高端不锈钢景气度高,助力公司增厚业绩

2.1 不锈钢产量逐年增长,高端不锈钢占比持续提升

不锈钢是铬含量≥10.5%、碳含量≤1.2%的钢,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由于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环境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高强度、高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军事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电工行业、航空航天、船舶等还是在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不锈钢的合金元素中,铬决定了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镍是一种奥氏体形成元素,其作用是形成奥氏体晶体结构,从而改善不锈钢的可塑性、可焊接性和韧性等。除了镍之外,奥氏体形成元素还有氮、锰等元素,不锈钢按照合金成分的不同,分为200系、300系和400系。

不锈钢用途广泛,且各领域分布较为均衡,主要包括机械设备、化工能源、建材装饰、餐饮器具、家电、交通等行业。其中机械设备占比最高,2021年占比为24%,化工能源、建材装饰和餐饮器具2021年分别占比为20%、21%和15%、家电行业则占比8%左右。

受益于下游建筑、机械等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不锈钢产量自2015年起逐年增长。2020年在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全球贸易萎缩,产量小幅度下降,仅为5089.2万吨,同比2019年减少2.5%左右。根据国际不锈钢论坛(ISSF)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达5628.9万吨,同比增长10.6%。

分几大地区看,2021年所有地区的产量均出现增长:欧洲增长约13.6%至718.1万吨,美国增长约10.4%至236.8万吨,中国大陆增长约1.6%至3063.2万吨,不含中国大陆、韩国、印尼在内的亚洲(主要是印度、日本和中国台湾)增长约21.2%至779.2万吨,其他地区(主要是印尼、韩国、南非、巴西、俄罗斯)增长约42.0%至831.6万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下游需求持续增长驱动下,产量逐年增长。不锈钢应用广泛,需求快速增长驱动下,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自2015年起逐年增长,到2021年已达3063.2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1.64%。

就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结构占比情况而言,不锈钢粗钢根据所用材质的不同,可分为Cr-Ni系列(300系)、Cr-Mn系列(200系)、Cr系列(400系))和双相不锈钢等,其中300系占比最高,2021年占比为49.2%,高端双相不锈钢产能同样在积极推进,双相不锈钢产量占比自2015年0.26%提升至2021年的0.81%。

进出口方面,2016年以来,我国不锈钢进口呈现震荡走势。截至2021年中国进口不锈钢292.7万吨,同比增加112.3万吨,增长62.19%。其中,进口不锈钢钢坯135.6万吨,增长49.2万吨,同比增长56.98%。不同于进口市场表现,2016年以来,我国不锈钢出口呈现下行趋势,但由于我国疫情管控有力,工业产能恢复较快,2021年不锈钢出口量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中国出口不锈钢446.1万吨,同比增加104.4万吨,增长30.55%。

随着中国不锈钢进出口规模的提升,将进一步提高我国不锈钢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提升不锈钢产品需求档次,从而扩大中国不锈钢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2.2 高位油价及制造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带动不锈钢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下游分布中,油气开采及炼化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占据营收80%以上,因此油气行业企业资本开支情况和制造业景气度将极大的影响公司不锈钢长材产品的需求。

原油价格在2020年一季度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幅下跌,在二季度以来持续回升。

油气企业对原油价格波动敏感,原油价格的上涨将使油气企业改善盈利能力,增加资本开支的意愿。

2020年原油价格在疫情影响下大幅下跌导致三桶油资本开支小幅下滑,在原油价格持续反弹的趋势下,2021年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资本开支分别为887、1679、25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83%、24.36%、1.90%。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导致原油价格暴涨,一度突破100美元/桶,截止2022年8月8日,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96.65美元/桶。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国际能源、金属、粮食和各项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攀升,美欧等制裁更加剧了这一趋势。

当前来看,俄乌冲突走向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油价有望继续维持高位,对公司不锈钢长材产品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16-2019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保持低位,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一季度触底后持续反弹,工业企业利润逐步恢复。

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芯片因为产能受疫情影响出现短缺等原因导致制造业成本普遍上行,影响制造业盈利水平,电力煤炭供应紧张也对制造业产能释放节奏产生影响,2021 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有所下滑。

中长期来看,我国仍处于制造业产业升级周期中,高端装备长景气仍可期,不锈钢长材产品需求有望受益。截至2022年6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为6.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为1.0%。

就消费状况而言,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钢铁消费国之一,根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数据显示,我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自2014的1606.3万吨逐年上升,到2021年已达2610.1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1.92%,主要得益于下游化工、机械等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

2.3 不锈钢棒线材产品种类丰富,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公司的特钢新材料生产体系主要包括炼钢系统、热加工、热处理和精整系统组成,并配套有与生产设施相匹配的原料准备、动力、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辅助系统。

公司采用短流程的生产工艺,以不锈废钢为主要原料,采用电炉初炼、炉外精炼、连铸或模铸、连轧或锻造生产不锈钢棒线材,相对于以矿石为原料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具有生产周期短、存货周转速度快、对市场价格变化反应迅速等明显优势。

公司产品可经下游加工成无缝钢管、管件、法兰、轴件、泵阀、杆件、钢丝、丝网、弹簧、标准件、焊材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油气开采及炼化、电力装备制造(火电、核电)、交通装备制造(汽车、船舶、高铁、航空)、人体植入和医疗器械及其他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等工业领域。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不锈钢棒线材和特殊合金材料生产,产品种类丰富,分为不锈钢棒材、不锈钢线材、特殊合金三大类,并可按中国、美国、德国、欧盟、日本等不同标准组织生产。目前公司已拥有200多个钢种,规格品种齐全。

公司产品可按照客户技术和规格要求,实行个性化定制生产,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具有交货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性价比高等优点。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围绕客户需求展开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2021年公司继续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完成气阀钢全系列钢种开发;完成沉淀硬化奥氏体不锈钢线材性能优化提升,实现了进口替代;完成含钛钢模铸改连铸工艺,有效提升成材率;完成半导体EP级高纯不锈钢管坯性能提升制程改善,销量增长明显。2021年公司不锈钢产品为销量31.36万吨,同比增长7.71%;产量为31.42万吨,同比增长6.34%。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行业发展方向及客户需求,通过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和推进产品转型升级力度,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公司根据产品盈利能力及客户需求,在2020年增加了特殊合金材料、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销售比例,单吨毛利在产销量提升的同时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截至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募投项目年产2万吨汽车高压共轨、气阀等银亮棒项目进展顺利,部分产线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该项目可以有效补充公司银亮棒产品的精加工环节,延伸特钢产品链条,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并有利于客户开拓,持续提升公司银亮棒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公司年产2万吨汽车高压共轨、气阀等银亮棒项目的投建,公司还将有针对性地在LNG船舶用不锈钢冷精棒等新领域上进行深度开发,拓展产品运用范围。

3 锂资源供需紧张,23年有望成为拐点

3.1 短期全球扩容有限,未来两年产能集中释放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1年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锂资源储量折合11660万吨碳酸锂当量。其中,智利锂资源储量占42%,阿根廷占10%,主要集中在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交界的锂三角地区,以盐湖形式存在。

澳大利亚锂资源储量占26%,主要以锂辉石形式存在。中国锂资源储量占6.8%,包括盐湖(青海、西藏)、锂辉石(四川)、锂云母(江西宜春)。

从锂供给结构上看,锂矿石为主要供给主体且主要集中在西澳,2021年澳大利亚锂矿供给占据了全球45%的锂资源;南美洲锂三角地区的盐湖占据了全球33%的锂资源;我国锂资源供给占比22%,在国内各大厂商积极布局海外机会及加速锂资源开采进程的背景下,我国锂资源供给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澳洲锂矿是全球锂资源供给主力军。2020年疫情蔓延及锂盐价格大幅下跌影响,锂资源企业在2020年纷纷缩减资本开支、放缓项目扩张进度导致澳洲锂矿部分关停,目前只有四个矿山在产。随着锂盐价格回升,各地锂矿宣布恢复生产与建设,澳洲停产锂矿陆续宣布复产。

2020年破产的Altura被Pilbara收购,并计划于2022年中开始投产,锂精矿产能约为18-20万吨/年(约2.7-3万吨LCE/年);2019年停产的Wodgina也宣布复产,力争在未来2-5年内锂精矿产能达到50-75万吨/年(约7.4-11.1万吨LCE/年)。

非洲矿山投产进程也开始加速,刚果Manono计划于2022年四季度逐步投产。根据各公司业绩公告及2022年产量指引,我们预计2022-2023年海外锂矿供给量为26.32/30.45万吨LCE。

南美盐湖锂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巨大。2020年疫情蔓延及锂盐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南美盐湖建设进度推后。

随着2021年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带来的锂盐价格的回升,南美盐湖加速了开采的进程。智利Atacama-SQM将现有碳酸锂产能从12万吨/年提升至18万吨/年;Atacama-ALB盐湖La Negra III/IV约4万吨/年碳酸锂将于2021年10月投产并于2022年上半年出售;阿根廷Olaroz-Orocobre 盐湖stage 2约2.5万吨/年碳酸锂也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投产。

根据各公司业绩公告及2022年产量指引,我们预计2022-2023年海外锂矿供给量为21.08/32.55万吨LCE。

中国锂辉石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江西为锂云母资源的集中地。

甘孜州甲基卡和阿坝州可尔因是两个主要矿区,分布较为集中包括六座有采矿权的矿山,资源储量达1.6亿吨,其中甲基卡锂矿未来放量潜力巨大。相比于位于四川3000米海拔以上的锂辉石资源,江西锂云母矿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优势。露天开采的锂云母矿在开采成本、难度、工期上均比锂辉石矿更占据优势。我们预计2022-2023年国内矿石锂供给量分别为15.88/22.31万吨LCE。其中,未来两年永兴材料锂云母矿产能释放最多。

中国盐湖集中在青海、西藏两地。

青海盐湖锂浓度低、镁锂比高,禀赋较差,生产的碳酸锂多为工业级或准电池级,还没有在动力电池上商业化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成熟,产能将逐步释放。

西藏盐湖锂浓度高、多数盐湖镁锂比低,禀赋好,但西藏政府对企业开发盐湖的态度并不积极,受制于基础设施条件恶劣,电力能源一次投入成本大,且存在地方民族问题,投资开发盐湖困难重重。盐湖提锂未来供应量释放有限,我们预计2022-2023年国内盐湖锂供给量分别为7.8/10.1万吨LCE。

结合上述预测,2022-2023年全球锂供给量分别为71.08/95.41万吨 LCE。

3.2 新能源产业发展持续加速,锂产品需求超预期增长

锂广泛应用于电池、陶瓷、玻璃、润滑剂、消费电子3C等行业。

随着新能源和5G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车和消费电子已经成为锂重要的下游领域。

此外,碳酸锂是陶瓷产业减能耗、环保的有效途径之一,对锂的需求量也将会提高。同时,锂在玻璃中的各种新作用也在不断被发现,玻璃行业对锂的需求仍将保持增长。

因而,玻璃和陶瓷行业成为了锂的第二大消费领域。根据Marklines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锂需求占比最大,为49%;陶瓷/玻璃、润滑剂占比27%,消费电子和储能行业占比分别为14%和7%。

锂金属由于质量轻、燃烧温度高,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制造。2021年全球锂需求结构中,新能源汽车约占49%,是最大的需求端。此外,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为516万辆,同比增长59.06%, 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54.50GWh,同比增长142.77%。

在动力电池普及之前,消费电子电池是锂电池的主要需求端。5G、新兴消费电子的兴起扭转了锂电池在传统消费领域的颓势,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52亿台,同比增长4.53%;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69亿台,同比增长3.18%。随着消费者对消费电子续航里程需求的提高,预计未来消费电子锂资源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

根据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系统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全球锂需求总量为59.43/75.81/97.77万吨LCE。其中,新能源车2021-2023锂需求分别为25.94/36.03/50.04万吨LCE;储能2021-2023锂需求分别为3.02/4.18/5.35万吨LCE;消费电子2021-2023年锂需求分别为6.05/6.27/6.49万吨LCE。

3.3 供不应求局面难以改善,支撑锂价持续高位运行

供应端来看,受疫情影响南美盐湖新增产能投产不及预期,澳矿短期内停产项目难以复产,短期内锂资源供应增量有限。

需求端来看,锂需求结构已经从过去以陶瓷、玻璃为主的传统行业转变为如今新能源等成长行业,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超预期增长以及储能行业的蓬勃发展,锂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我们预计2022-2023年锂行业出现4.73、2.36万吨LCE的供给缺口,短期内供不应求局面难以改善。

2020年受疫情蔓延影响,上游锂矿供给有所收缩,锂价在2020年见底。由于新能源汽车下游需求的超预期增长,2021年锂价开启大幅上涨,截至2022年8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47.40万元/吨,同比去年增长415.22%;氢氧化锂报价46.75万元/吨,同比去年增长336.92%。短期锂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将继续,支撑锂价持续高位运行。

3.4 打通锂电全产业链,锂电新贵未来可期

3.4.1 锂资源储备丰富,产能即将放量

公司资源储备丰富,原料成本可控。

公司拥有上游优质锂矿资源优势,能够锁定上游原材料成本,为锂盐生产提供可靠且优质的锂资源保障。公司控股子公司花桥矿业拥有的化山瓷石矿矿权面积1.8714平方公里,累计查明控制的经济资源量矿石量4507.30万吨,是公司锂云母和碳酸锂生产原材料的主要保障渠道。

公司的联营公司花锂矿业拥有白水洞高岭土矿矿权面积0.7614平方公里,累计查明控制的经济资源量矿石量730.74万吨,公司已与花锂矿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为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长期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化山瓷石矿是永兴材料旗下主力矿山,为公司现有的3万吨电池碳酸锂产能提供原料支持。根据2022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化山瓷石矿采矿许可证证载生产规模已由100.00万吨/年变更为300.00万吨/年。

根据公司公告,项目拥有已探明矿石储量4507万吨,氧化锂品位为0.39%,氧化锂资源量为17.6万吨,约合碳酸锂43.41万吨。化山瓷石矿目前已勘探区域较小,后续还有可观的增储空间。

公司构建了从采矿、选矿到碳酸锂深加工的锂电材料全产业链。

2020年7月,公司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顺利投产并快速达产,项目产能发挥率超预期;12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运行顺利,为碳酸锂生产提供原材料保障。

根据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碳酸锂二期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及18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二期项目的两条碳酸锂生产线均已投料测试,其中第一条生产线测试进展顺利,日产量已接近设计产能。

18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已进入建设收尾阶段,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投产后将为二期项目碳酸锂生产提供原材料保障。公司锂资源供给率几乎达到100%。

2022年1月,永兴材料公告与宁德时代签署合资经营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建设600万吨采矿及选矿能力项目和年产5万吨碳酸锂产能项目,主要承包宁德时代部分矿山运营。其中一期为3万吨,投资不超过15亿元。合资公司中宁德时代持股70%,永兴材料持股30%。项目产品优先供给给宁德时代。

2022年2月,永兴材料与江西钨业签署《合作意向书》,为充分发挥江西永兴新能源技术优势和江西钨业资源优势,拟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产品供应宁德时代。合资公司中江西钨业持股51%,永兴材料持股49%。

通过与宁德时代和江西钨业的合作,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双方在锂电行业上、下游龙头企业各自优势实现紧密联动,协同发展,以合资公司为平台进一步提高公司碳酸锂市场占有率和永兴品牌知名度,巩固并提升公司云母提锂龙头企业地位。

3.4.2 云母提锂技术成熟,单吨碳酸锂生产成本较低

公司采用的复合盐低温焙烧技术,固氟技术先进,固氟率高,大大减少设备腐蚀;采用的先成型后隧道窑焙烧工艺,温度控制更精准稳定,有利于锂的转化反应,大幅提升锂的浸出率;在焙烧过程中,调整优化燃烧工艺,配合MVR节能蒸发浓缩装置,实现了母液蒸发浓缩自产混合盐循环利用,使辅料成本大幅下降;在湿法冶炼碳酸锂过程中,改进沉锂工艺流程,一步法得到电池级碳酸锂,缩短了工艺流程,促进电池级碳酸锂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

目前,公司采用的电池级高纯度碳酸锂生产工艺达到了成熟水平,在云母提锂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实现了从锂云母矿中高效、经济提取高纯度的电池级碳酸锂。

依托于自有的采矿、选矿到碳酸锂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原材料成本较为固定,公司可有效控制各个生产环节生产成本。此外,公司采用的工艺路线,实现锂云母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提锂过程中可以同时生产出长石、超细长石及钽铌精矿等可出售的副产品,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跟据公司公告,公司锂云母碳酸锂成本已经可以压缩至5万元/吨左右,其成本优于常规澳洲锂辉石矿。截止2022年8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为47.40万元/吨,在此价格下,伴随着公司产能的释放,公司利润空间将非常可观。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4.1 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假设1:根据公司不锈钢业务产线升级项目进程,考虑到公司采用短流程生产工艺产能利用率提升较快且存货周转率高,预计2022-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95%/95%,对应销量分别为36.58/33.25/33.25万吨。根据原材料价格走高趋势,预计2022-2024年单位售价分别提高5%/4%/3%;单位成本分别提高5%/3%/2%,对应毛利率分别为10.23%/11.09%/11.95%。

假设2:根据公司碳酸锂二期项目投产进程,考虑到公司处于投料测试和产能爬坡过程且产品近两年均处于满产满销状态,预计2022-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0%/95%/100%,对应销量分别为1.98/2.85/3.00万吨。根据目前锂资源价格走高趋势以及后续供需缺口逐步缩小趋势,预计2022-2024年单位售价分别提高240%/-15%/-2%;单位成本分别提高5%/5%/3%,对应毛利率分别为85.17%/81.68%/80.75%。

4.2 相对估值

我们选取了行业中与永兴材料业务最为相近的四家公司甬金股份、久立特材、天齐锂业、赣锋锂业,2022-2024年平均PE为16/13/11倍。

永兴材料未来最大的看点有两个:

1)公司银亮棒项目及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材料品质提升项目进展顺利,未来不锈钢业务中高端产品占比将大幅提升;

2)公司碳酸锂二期项目已于2022年上半年逐步投产,目前处于投料测试和产能爬坡阶段,达产后伴随碳酸锂的高价位,公司业绩将迎来爆发期。

结合对标公司的估值和目前永兴材料的业务布局和投产节奏,给予公司2023年12倍PE,对应目标价190.08元。

5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投产不达预期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战略报告|管理文档|行业研报|精选报告|远瞻智库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