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池 > 正文

电池

蜂巢能源的三元锂电池简介(蜂巢的三元锂电池怎么样)

工品易达2022-10-26电池13

即将取代三元锂电池?蜂巢能源发布无钴电池,续航达880公里

近年来为了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一度成为大热的话题。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不仅多个国家都推出了燃油车禁止销售年限,全球政府也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而发展新能源汽车,更是使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人们对它的要求也日益增多,既要考虑到续航水平、安全性还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在5月18日,蜂巢能源科技公司在《无钴·芯未来》线上发布会上亮相两款无钴电池,伴随着这两款电池的发布,是否能告别曾经的三元锂电池,而开启动力电池的2.0时代?

钴资源越来越稀缺,无钴电池已然成刚需

据悉市场上大多数车企,除了比亚迪自己坚持走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以外,其他的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的三元锂电池。而在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里,钴元素一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不但可以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但是唯一的缺点是钴在地壳中的含量较低,丰度仅为0.0025%,全球陆地钴的储量约为710万吨,且由于区域分布集中,其中52%左右在刚果(金),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储量较少,所以近年来钴的价格也是一直飙升。在全球钴元素消耗中,其中大约50%都用在锂电池上,

预计到了2026年以后钴就供不应求了,有限的资源,并不能支撑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早前特斯拉就标榜自己将搭载"无钴"电池引发热议,但是后来证实只是使用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国产Model3,而前不久的比亚迪"刀片电池"也成为热门,但也只是通过CTP无模组方式和使用磷酸铁锂材料,而无钴电池还要多久才来?蜂巢能源就率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超长公里安全续航,蜂巢无钴电池来袭

蜂巢能源基于材料体系的前瞻性研发,在全球首先发布了基于无钴材料的电芯产品,并且在《无钴·芯未来》线上发布会上亮相了两款无钴电池。

第一款产品是基于590模组的电芯设计,容量为115Ah,电芯的能量密度达到245wh/kg,据悉该款电池可以搭载到目前大部分新的纯电平台,并且有着出色的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特性,拥有这款电芯在整车端能够实现15年120万公里的质保,并且将在2021年6月推向市场。

第二款产品是L6薄片无钴长电芯,容量为226Ah,且该产品还正在与汽车企业合作开发,在先进的矩阵式PACK设计支持下,是全球第一款可以实现880公里的续航里程车型,预计将在2021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可以说880公里的续航水平完全解决了现在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并且在实现高续航的同时NMY无钴电池还通过了国际和欧标的全部安全性测试,在安全性能上完全优于三元锂电池。可以说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产品开创了动力电池的新品类,解决了现阶段电动车在续航、电池衰减和安全三大痛点。同时也解决钴资源稀缺问题,即将开启动力电池的2.0时代。

用"芯"做技术,立足全球市场

蜂巢能源科技公司自2012年切入电芯研究工作,2018年从长城汽车完全剥离成为一家独立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一直以来就在专注于动力电池的发展。早在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就在该国际大舞台上受到全球的关注,不少汽车行业巨头如戴姆勒、大众、保时捷等对此抱有极大兴趣。

而蜂巢能源科技在全球范围内,作为第一家在方形铝壳电芯上采用"高速碟片工艺"的电芯智能制造工厂,并且通过严格制程管理打造真正的汽车级的动力电池,也在着力于全球化的布局和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的供应链。

有了无钴电池的加持,蜂巢能源将在动力电池产业上走得更稳更久远。相信无钴电池若能如期投入市场,届时将带了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企业的新技术,更是为动力电池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蜂巢能源-陈少杰:《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研发挑战与思考》

7月7日,2021中国国际锂电产业大会(简称金砖锂电论坛)在上海 汽车 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本届金砖锂电会议为期两天,主题为以“新技术、新应用、新发展”为主题,采用“会议论坛+展览展示+体验营销”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多项重点活动同期同地举办,充分协同联动,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蜂巢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的固态电池研发总监-陈少杰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研发挑战与思考》。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上午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和交流,因为之前我很长一段时间在中科院工作,后面加入了蜂巢,所以接下来我将结合这两个工作单位的工作经验,同大家进行汇报。

一、背景介绍。

固态电池主要是有几方面的优势:

1、固态电解质替代了易燃易爆的电解液,所以它相对比较安全。

2、固态电解质的非流动性,可以实现电芯内部的串联、升压,一方面可以降低电芯的包装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体积能量密度。

3、因为它比较安全,所以在PACK层级可以不用或少用冷却系统,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它也被认为可以匹配更高压的正极材料,同时可以使锂金属负极成为可能。

正因为它有这些优点,所以国内外对技术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就全固态技术而言,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有丰田、三星等。

从专利的申请趋势来看,其实70年代开始,欧洲和美国率先在聚合物电解质方面开始了申请。2000开始,大规模的申请在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方面,主要是在日本。

中国是2010年以后才有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大规模申请,近几年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可见技术的热度。

在产业界也呈现了对该技术的高度热情和关注,一些非常著名的公司、伟大的公司,包括丰田、大众、福特、宝马、奔驰等等,都对该技术进行了投资和布局,丰田更是计划这个月在东京奥运会展示装有全固态电池的概念车。

回过头来看,固体电解质的类型目前研究比较多,并且有产业化尝试的有三类: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

室温电导率方面,硫化物比较高,氧化物次之,聚合物最低。

二、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全固态电池。

聚合物最具典型的代表是PEO类,通常认为氧原子和锂离子络合解离再络合的形式进行传导,PEO具有比较高的结晶度,所以室温下自由移动体积比较小,通常电导率比较低,只有10的负6次。

常用的改性方式是通过加入无机的填料,包括导离子的快离子导体,以及不导离子的惰性填料。

通过引入无机电质可以形成两方面的效益:

(1)通过路易斯酸碱理论可以提高锂离子的迁移数。

(2)形成交联中心,降低PEO洁净度,提高电导率以及机械性能。

这方面之前做过比较多的研究,整个来看电导率大概可以达到10的负4次水平。

除了无机的复合,也可以通过分子结构的设计层面来对它进行改性,通过交联、接枝、共聚等等,形式上可以采用热固化、光固化的形式。比较遗憾的,目前电导率还是没有超过10的负3,尤其在室温条件下。

在聚合物全固态原型锂电池的验证方面,曾经我们也做过一个工作,拿磷酸铁锂的极片表面直接涂布共聚的小单体,利用光或热进行固化,来构建正极和电解质一体化的结构,降低界面阻抗。

比较遗憾的,电解质的电导率比较低,软包电池只能在60度下面才有比较好的电池性能,进一步也利用聚合物的非流动性来验证和实现了内串结构。确实可以一个包装,一个电芯封装内实现内部升压。

在产业化方面,涉及比较多的就是薄弱雷(音)技术,包括三千辆的出租车,以及最近在梅赛德斯、奔驰上电动公交车上的应用,他们采用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挤压成形,进行卷对卷大规模的生产。

整个电芯采用磷酸铁锂为正极,PEO为电解质,金属锂为负极,整个电池模组上不需要冷却系统,整个电芯工作是在60-80度下才能工作,事实上在这个温度下,聚合物属于一种熔融状态,所以缺乏一定的机械强度,最近因为发生了一些绝缘短路的事件,进行了召回。

总体而言,聚合物的优势在于分子结构设计比较灵活,想象空间比较大。另外它的工艺比较简便,对兼容稳定性比较好。

具备挑战是锂离子的传输性能不够高,尤其是窗口比较窄,在锂离子输运机制、动力学和宏观性质的基本认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氧化物电解质体系全固态电池。

在座有很多专家,我说得不对还请指正,氧化物主要类型是钙钛矿型、NASICON型和石榴石型。

钙钛矿型典型的代表是LLTO,通常离子电导率比较高,缺点是对金属锂接触不稳定,锂可以把四价钛还原成三价。

NASICON的典型代表是LATP、LAGP,通常电导率只有10的负4次,但是稳定性比较好,而且电化学窗口比较宽,同时粉体比重相对比较轻。它的缺点也很明显,电导率比较低,而且做成陶瓷电解质薄弱韧性不足,对锂不稳定。

LLZO是典型的石榴石型的代表,电导率比较高,可以达到10的负3次,电化学窗口也比较宽。但是合成价格比较高,另外比重比较大,而且片材比较脆,空气中也会有些副反应。

蜂巢能源在氧化物方面,包括粉体和陶瓷片也有积累,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在氧化物全固态锂电池验证方面做过一个工作,拿LAGP陶瓷片作为电解质隔膜,同时正极用磷酸铁锂,负极用金属锂,并用PEO进行保护。

整个电池在60度工作温度下,有非常好的循环,但是这里要提到一点,陶瓷片如何做薄,把比重减轻是非常大的技术挑战。

在产业化方面,氧化物主要还是日本、韩国有比较多的研究,主要他们在微型器件上,包括传感器、电脑芯片等方面都有一些全固态电池的应用。

当然TDL公司也采用有机、无机复合的方式来制造软包电池,也可以制作2安时、4安时的软包,但是电芯需要在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右边的图是前段时间非常火的Quantum Scape技术,技术的核心是把陶瓷片做薄,做得基本可弯曲,单片电池表现出非常好的电池性能。

我认为电池要做大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整体而言氧化物稳定性是非常好的优势,存在的挑战是室温电导率比较低,颗粒比重比较重,成膜性不好,部分对空气敏感,而且堆叠技术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硫化物电解质体系全固态电池。

硫化物电解质有Thio-lisicon(音)体系,通常分为三元体系、二元体系。

1、三元体系。

以硫化锂和五硫化二磷以外,再引入第三种组分,通常是硫化锗、硫化硅、硫化锡、硫化铝这些材料,可以构建三维离子通道,导电率比较高。

但是硫化锗、硫化硅这些材料非常昂贵,一克要四五百块钱,而且很多公司由于储存的问题已经停产,所以个人认为这类材料要产业化,可能成本控制上会是比较大的挑战。

2、二元体系。

二元体系顾名思义以两种原材料:硫化锂、五硫化二磷,硫化锂占硫化物电解质成本达到70%以上,甚至达到90%,所以从这里可以思考,如何把硫化锂的用量进行减少,来进一步控制成本。

3、硫银锗矿。

最具典型的代表就是锂六磷硫五氯,三星和日立造船公开的报道,都是采用了该种电解质。

制备方法上,通常有球磨法、熔融萃取法、液相法,以及最近的气相法,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进展,可以进一步从放量制造的工艺上降低成本。

最后要提到一点是硫化锂的合成优化,事实上由于整个产业链没有形成,大家对硫化磷的合成方案没有进行过多的关注,实际上硫化锂有很多种合成方案。

从电解质材料降本的维度思考,一方面可以从原料硫化锂合成方案进行优选,以及达到规模化,完全可以做到9000元每公斤以下,进一步结合电解质组成设计的优化,把成本再降到5000元每公斤以下,进一步利用规模化效应降到100万每吨以下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是成本控制方面的思考。

当然还有个稳定性,我们都说硫化物不稳定,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就要有面临溶剂的稳定性,包括干房的稳定性。

我们以前的工作表明通过非极性溶剂的选择以及元素掺杂,能够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善。

还有对锂稳定性,二元体系比三元体系更加来得稳定,因为它是可逆反应。另外通过材料的改性,比如碘化铝掺杂314(音)体系,也可以显著提升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界面改性,包括锂金属的保护等等手段,都可以进行相应的改性。

产业化方面,对外报道比较多的是Solid Power,采用传统锂电池的制备方式。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把注液、化成和排气制成设备和场地全部减下来,计算出来的成本可以降低34%。

因为固态电芯相对比较安全,所以PACK层面不需要冷却系统,也可以相应降低9%,整个电芯采用NMC三元高镍系列,负极是高含硅负极、金属锂,电解质是硫化物。

他们计划今年的Roadmap是340瓦时/公斤,720瓦时/升,计划2026年进行量产,认为锂金属会比2026年晚。

硫化物最大的优势是室温电导率比较高,质量较柔软。挑战是稳定性比较差,确实难度非常大,工程化技术非常难。

另外一点通常被疏忽的,全固态电池真正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外界的束缚压力,目前我们国内对这方面研究比较空白,在日本方面从电芯、模组、PACK方面不同的维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可以供我们参考。

接下来跟大家汇报一下蜂巢能源在全固态方面的进展,首先电解质材料,我们也开发了在干房中两小时内保持96%的电导率,已经形成了百克级的能力。

进一步我们也做了正极,开发了4毫安时每平方厘米的正极极片,在室温条件下是0.1C充放放,首效可以达到96.3%,克隆量可以达到220,这个0.1C倍率完全可以接近现在液态的水平。

循环方面,我们选择了1/3 C倍率。这个循环来看,目前也是可以有比较好的循环,但是倍率方面我们确实要下一步重点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想把极片做得更厚,做成5毫安时每平方厘米厚电极,很遗憾首效下降了,比容量也有所损失,这是接下来要攻关的难题。

电解质膜方面,我们也用了湿法涂布的方式,室温条件下厚度可以达到20-30微米,跟三星报道的数据基本接近,蜂巢能源从材料工艺、组件、器件、测试方面形成了积累,也申请了专利54项。

目前开发的AH级全固态锂电池,正极采用三元高镍材料,负极是以硅基的合金材料为主,电解质和电解质膜是我们自主开发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20瓦时/公斤,安全性上面有充分保障,也通过了针刺以及进行了一些裁剪火烧的演示。

四、总结及展望。

无论是氧化物、聚合物,硫化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认为关键材料固体电解质的革新和突破是加速全固态技术应用的关键,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有卤化物等新型的材料出现,给了我们更大的选择。

除了材料方面,还需要解决加工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改善材料和界面的控制。

(2)解决加工的挑战和成本。

(3)表现出超越先进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4)保持固态电池组的最佳堆叠压力,而不影响成本和能量密度。

我们认为以3C消费类、特种电池等应用需求为目标的全固态电池会在短期内实现,事实上在日本航天航空领域已经实现,而满足电动 汽车 所需性能、成本和可制造性的全固态电池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我们蜂巢能源作为定位于因创新而前进,打造伟大公司的企业,愿意持续关注这个技术的发展,谢谢大家!

长城欧拉ES11名命为”好猫“,搭载蜂巢三元锂电池,10月将上市!

长城欧拉七月推出的三款猫车:黑猫、白猫、好猫

长城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欧拉,最近掀起一股“猫”风。先是在7月15日推出欧拉品牌的第三款车型R2,这款车的最终命名为“白猫”,NEDC综合工况为360km和401km两种版本,补贴后售价7.58万-8.88万元;之后又在7月24日的成都车展上市发布年度改款的欧拉R1,并将车型名称改为“黑猫”,改款车型由现款的351km续航提升至405km续航,售价6.98-8.48万元;除此之外,在本届成都车展上,欧拉品牌还又正式亮相一款全新纯电SUV,代号为ES11,欧拉官方又将这款新车命名为“好猫”,官方消息称这款车型将在10月份上市,预售价11万元起,这也是长城旗下首款搭载蜂巢能源电池的纯电车型。至此,欧拉品牌用4款车型,覆盖了7-15万元纯电车型市场。

好猫将于10月上市,11万元起售

好猫这款新车的外观设计比黑猫白猫还要个性,车型外观设计仍然是简约设计风格,椭圆形的前大灯和保时捷911的大灯很相似,车身圆润的造型延续欧拉品牌一贯特点,这款新车将于10月份上市,搭载由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提供的三里锂电池,续航里程等细节数据仍然有待进一步披露。

车身侧面的设计也是凹凸有致,视觉效果很协调,充电接口位置设计在了前翼子板的右侧。车身尺寸分别为4235/1825/1596mm,轴距是2650mm,这款车的尺寸介于白猫和欧拉IQ之间。

这款车的内饰采用了撞色设计,有着符合年轻人的时尚气息,两幅平底方向盘简单大气、仪表盘和中控屏设计成了连屏式效果,增强了科技感。

动力方面,好猫搭载了一台型号为TZ153XS000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43马力,将配备由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组,续航里程还未公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蜂巢能源:让技术跑在产品前面

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后起之秀,蜂巢能源的发展速度引发了行业的关注。虽然起步不算早,但起点却很高,背靠长城汽车的行业资源,蜂巢能源从成立之初就放眼全球,在国内和海外同步开展业务。为了进一步了解这家动力电池新势力的技术发展情况,《汽车观察》在疫情期间连线蜂巢能源首席技术官饶忠儒先生,就近期遭到热议的电池新技术进行了探讨。

蜂巢能源虽然是一家2018年成立的年轻公司,但其前身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却早在2012年便开始了电芯的研发工作。在技术路线选择上,蜂巢能源聚焦方形叠片工艺,首款量产产品就采用目前领先的NCM811三元材料体系。

在蜂巢能源看来,方形硬壳电池在空间效率和安全性上比圆柱和软包电池更有优势,将成为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主流需求产品。与传统卷绕工艺电池相比,叠片电池的边角处有更好的结构适应性,可提高5%的能量密度,此外还更不易变形和膨胀,循环寿命可提升10%-20%,在制作大尺寸、大容量动力电池方面,叠片工艺是最好的选择。

▲ 高速叠片

对于近期关注度极高的CTP(Cell To Pack)和“刀片电池”技术,蜂巢能源也早有布局。“对于刀片电池的研究,蜂巢能源在一年半以前就已经开始,我们目前的二期工厂就是刀片电池的产线。”饶忠儒介绍,对于方形电池和软包电池而言,把电芯做薄、做长是大趋势,这么做不仅可以提升能量密度,还能增加散热面积,蜂巢能源所规划的刀片电池产线选择的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的600mm长度的电芯。

饶忠儒也坦言,尽管薄长型的电芯是大趋势,但根据调研结果来看,由于受到设备精度的限制,目前要把电芯做到超过1000mm还存在一些难题需要突破。尽管可以通过将数个电芯内串联或内并联到一起来进一步提升电芯长度,但这将让焊点暴露在电解液当中,对电池的可靠性和寿命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只将最成熟的技术应用到量产产品中,从中我们也看出了蜂巢能源保持的理性和克制。

▲ 正极热辊压

随着“刀片电池”技术的应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将会得到提升。一方面随着补贴政策退坡,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将会凸显;另一方面,将这项新技术应用到磷酸铁锂电池上,可以使A级车的续航提升到500km,达到和燃油车相当的水平,从用户的使用需求上来说,三元锂电池将不再是其唯一的选择。

“根据我们的预测,新技术将对A级车有相当大的促进。由于对续航的要求,前几年磷酸铁锂电池基本是用在A00级和A0级车型上,现在可以将其扩展到A级车的平价版上。”饶忠儒说。从特斯拉在国内的布局也可以看出,其高端车型目前会选择三元锂电池,而平价版车型则会选择磷酸铁锂电池。蜂巢能源也会推出相应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一直是我们的主要方向,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放弃平价车的市场。”饶忠儒表示。

市场为基,技术先行

对于“刀片电池”技术,不仅仅只是把电芯变得薄长这么简单,相应的工艺、电池的组装方式等都必须要改变,对电池壳体的平整度、一致性的挑战也非常大,整个工艺设备都需要根据新的设计做大幅的调整。由此可见,在动力电池技术更新迭代如此迅速的时期,若没有精准的布局和长远的规划,对企业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若是在已有的产线上改造升级难度将会特别大,原来生产VDA型号电池的产线基本就不能用了,对于蜂巢能源这样的年轻公司而言,反而没有这个包袱。而且我们从一年半以前就开始布局,产线的规划和设备的研发上都做了充足的准备。”饶忠儒说。

既要跟上当前主流技术发展的步伐,又得瞄准未来前进的航向,对此,蜂巢能源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论。饶忠儒介绍:“我们会根据市场的趋势先行做预研布局,同时会紧跟国际的先进技术,不仅在电池的物理结构设计上保持领先,同时也会不断探索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材料体系。”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蜂巢能源借助长城汽车的力量,可以与国内和国际整车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尤其针对国外一线整车企业,提前车型量产时间三年就切入其体系,与整车企业一起做研发,融洽的合作关系也帮助蜂巢能源得以更容易获得整车企业的真实需求。更早的介入整车开发和更精准的客户需求成为了蜂巢能源的独特优势,也让其技术研发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蜂巢能源这套方法的成效也已经逐渐得到了体现。2019年7月,蜂巢能源无钴材料、四元材料电池首发。在现有三元体系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中,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达到30%~45%。正极中所含的钴为战略性资源,价格贵且波动剧烈,对电芯的成本影响极大,因此低钴和无钴化电池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研发方向。蜂巢能源基于对于材料体系的前瞻性研发率先在国内发布无钴电芯产品可谓意义重大。

此外,随着镍的含量不断提升,三元体系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成为了无法回避的问题。对此,蜂巢能源率先开发出NCMA四元正极材料,并发布了四元材料电芯。四元材料在NCM体系的基础上掺杂Mx,使其循环性能优于NCM811材料,同时能实现耐热更好、产气少、安全性更高的特点。

蜂巢能源负责前沿技术研发的实验室当前还在同步开展固态电池的相关研发工作,干法电极的原型机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饶忠儒认为,当固态电池导电性差的问题突破以后,其突出的安全性能将让其成为下一代电动车的最佳选择,相关技术预计将在五年之后开始得到应用。

蜂巢能源立足当下做产品应用,面向未来做技术开发,让技术跑在产品前面,使其得以更加从容的面对动力电池瞬息万变的技术格局。正如饶忠儒最后总结:“在动力电池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现状下,蜂巢能源作为一家年轻公司,必然会受到夹击。但凭借我们深厚的技术积累,虽说不能保证弯道超车,但也至少可以做到异军突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元能做成刀片电池吗

三元能做成刀片电池,三元锂电池刀片电池的安全性能或许没有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安全。本身三元锂材料的安全性就比不上磷酸铁锂材料,受到碰撞挤压后很难避免短路起火,尤其是大电芯无模组下的能量会比现在的小电芯要变得更多,一旦失效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可以。据了解,蜂巢能源做了三元锂电池的刀片电池。这是蜂巢总裁杨红新的解释:叠片L6电芯搭配不同化学体系的里程可以覆盖从450Km-850Km的市场大部分主流车型。比如蜂巢无钴材料和三元材料的L6电芯,就可以支持A/B级乘用车实现600Km-700Km续航。

但是还有很多的挑战。三元锂电池刀片电池的安全性能或许没有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安全。本身三元锂材料的安全性就比不上磷酸铁锂材料,受到碰撞挤压后很难避免短路起火,尤其是大电芯无模组下的能量会比现在的小电芯要变得更多,一旦失效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电池厂需要在电池强度、热管理做下调整。

一些信息可查看蜂巢能源总裁杨红新:我们认为600mm叠片L6长电池更适合主流乘用车

(图/文/摄: 问答叫兽) 蔚来EC6 小鹏汽车P7 MARVEL R 岚图FREE 奥迪A4L Model Y @2019

蜂巢能源的三元锂电池简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蜂巢的三元锂电池怎么样、蜂巢能源的三元锂电池简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微信号:ymsc_2016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