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渔民的变与不变
这种天气情况,敢下水电站捕猎的,都是附篇大的。10月8日傍晚,浓雾整日狼籍,密云水库湖面温度已接近soils,船只寥寥无几。岸边,穿衣衫的老渔夫坐在库曼上闲聊。
进入捕猎季,渔夫天天捕猎是家常便饭。两艘约四米长、两米半宽的大船,须要两个渔夫共同操作,他们在浩瀚水域上互相依靠。
1960年建成的密云水库,缔造了至少四代渔夫。60百余年,关于捕鱼的制度、工具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历代渔夫都有同一个目标:钓到更大更多的鱼。
一家四代渔夫
做渔夫多洒脱!我在水面上,奥尔奈。10月8日上午,30岁的郭小超,面无二心,站在浓雾笼罩的船尾上摇桨,岸边的人不时听见远处传来男子的吼叫。
2011年,郭小超不假思索选择成为家中的第四代渔夫。爷爷郭德合从上世纪60二十世纪开始捕鱼,直至60岁才舍不得登船。母亲郭明立从1980年起做渔夫,直至今年春天才退休。
9月24日上午,郭小超的船只即将被拉去沿河,他的母亲默默走回家。
郭德合是密云水库第一批渔夫。他曾对兄弟二人讲起,上世纪60二十世纪,村民捕猎须要办理手续捕猎证,每年办理手续一次。身形强健又能吃苦耐劳的人,才有希望做渔夫。人口上百户的北Trun,只有十来户渔夫。
郭小超和母亲的身形轮廓很像,中等个头,肩膀大度、手臂细长。被晚辈招呼帮忙扛网具,遭人的大树枝压到肩上,更年期的郭小超不会发怨言。他知道,长大要成为渔夫,就要吃得住苦。
9月15日,北Trun,郭小超在那儿测试船只的桅。
吴家的第两艘船只,买自密云水库地区,是两艘长四米的大船,船号被管理部门定为042。直至今天,郭小超的大系遇,仍在船身上挂着042的牌子。
以前听母亲说,那些年正处于nouns时期,捕猎的鱼都是归国家的,个人不能吃。上午去水电站钓,第二天凌晨再去米耶斯,六天能挣10个生产队。彼时一个碱场,六天最多就是10个生产队。拿生产队换粮食。郭明立还有儿时的记忆。彼时大人们从水电站里捕猎出鱼后,便把机舱的鱼装上马车,赶到进料里。四辆拉不完,就调头再拉。
9月6日,北Trun,村民在织渔网。
1980年,郭明立成了生产队的渔夫。生产队为了打到更多鱼,采用拉网式打法,比如生产队里选出12个人,就是6条船,把一块水域用网围起来。
1984年,生产队解体,渔夫可以自行支配自己捕猎的鱼。郭明立是村里的捕鱼好手,有时在船上劳作一昼夜,能收获几万斤鱼。他用捕猎挣到的钱,先后买了自行车、摩托车,可以到离家远些的市场卖鱼去了。
作为家中的第四代渔夫,郭小超感觉自己很幸运。他记得晚辈们有用旧网的习惯,一张网,要用两三年才舍不得换。虽然现在网的质量变得更好了,但他每年就要换一次新网。
9月7日,荞麦峪村,渔夫在村前广场整理今年刚刚购置的渔网,为开渔做准备。
实施夏季休渔制之后
那会儿,只能靠自己走街串巷卖鱼。离市中心越近,价钱越好。郭明立说话间,儿子郭小超的手机屏幕闪动,有北京海淀、朝阳等区的老客户发来了订单。
上世纪90二十世纪,勤奋些的渔夫年收入能达到五六万元。郭明立把家里房子翻新了一遍,如今他家有14间砖房:正房4间,南房4间,东西厢房6间。
后悔当年没在市区买房。那会儿,几万块钱也能在市区买套房子了。当年没有在市里买房的遗憾,如今郭明立谈起来,云淡风轻。
1997年,密云水库开始实行夏季休渔制,春季封船、秋季开库,休渔期间全面禁渔。渔夫们有些无措,休渔期间,干什么去呢?
郭明立清晰记得,刚开始执行休渔制的时候,他去建筑工地做过工人,六天的工资是25块钱。而捕鱼,六天能挣两三百块,关键是,我们做渔夫习惯了,不愿意被管被束缚。
9月24日上午,郭小超和同村渔夫一起把船拉到码头,将捕猎的工具都放置到位,等待25日零时开渔出发。
后来,郭明立索性做了职业渔夫,休渔期间,他不再去做工了,去修缮船只、维护网具,种种家门前的玉米地,天冷了,就在家好好休息。
1997年之前,冬季鲜有渔夫去冰面捕猎,休渔制实施后,郭明立发现,不少渔夫会拿着尖凿子去冰面捕猎。用凿子把冰面破开窟窿,然后下网、米耶斯,如果找的下网点准,会比秋季钓到的鱼多。
冬天,鱼类习惯在冰面下成群游动。郭明立是个找下网点的高手,他会透过冰面观察鱼群迹象,然后果断凿开冰面,径直下网捕猎。2020年冬,他和儿子六天打了7万斤鱼,真不舍不得退休。主要是身体不太好,只能提前离开船只了。我们捕鱼那会儿,能一直从开渔日打到腊月二十八。越到年关,鱼肉就越贵。
9月25日上午,渔夫将水电站鱼抛向船尾的箱子。
2013年,彼时的密云县农业局发布《关于规范密云水库渔业捕猎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规定,鉴于池沼公鱼围网对渔业资源破坏严重,为了使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取消池沼公鱼围网捕猎。并规定自2013年秋季开始不再收取渔夫密云水库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
郭明立回忆,2013年之前,办理手续捕猎证是要交钱的,一人差不多两千块,国家每年都要往水电站里投放鱼苗嘛,渔夫们交的费用,就等于是买鱼苗了。现在国家不用渔夫为买鱼苗的钱付账了。
对于过往捕鱼的日子,郭明立有些怀念。2017年,他花6800块钱请人做了条铁皮船,新船四米多长,比以前的大船在水面上稳当,现在船大了,装的鱼多了。
船只上的传承
郭明立从船上退休后,45岁的同村人郭金利接替了他的位置。
渔夫证不能私自转让,渔夫证名额不再增加。一张渔夫证办理手续退办业务时,如果有人同时办理手续补办,那么该渔夫证名额继续保留。如果有人退,没人补,那么该证件名额作废。
开渔第六天,郭金利便受了伤。钓时右手用力过猛,中指碰在船舷上,掀掉了整块指甲。现场匆匆缠了一圈创可贴,把指甲固定住。当日,他和郭小超合作捕猎了一千多斤鱼。
10月9日,郭小超的搭档在检查自己手指甲,长期拉网导致伤口一直没能愈合。渔夫的手指更粗,手掌更厚,手上遍布伤痕。
根据当地鱼市价格,大部分鱼每斤在10到30元间,做渔夫辛苦,但比一般打工挣得多,更比种地挣得多。我们这年纪了,上有老下有小,能让家人过得更好些,付出点辛苦算啥。
年轻的郭小超喜欢捕鱼,觉得人在船上的感觉,像是鱼在水里一样自由自在,打到鱼,是水电站给的惊喜。打不到鱼呢,就看看山水风景,也是一种享受。
老渔夫仍习惯在渔网一头系个塑料套子,是自家独有的记号。不同的记号,便是渔夫间每日无声的交流。当看到记号时,渔夫就知道这里已经有人在捕鱼了。
郭小超有很多外地的老主顾,每次凌晨6点从水电站回来,手机总会蹦出许多未读消息,是买主发来的收货地址和电话。
10月9日,郭小超和村民很熟悉,村民询价,郭小超称重,主动抹去零头,交易过程非常快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渔夫须要定期做核酸检测,进入沿河要扫健康码。有时候物流会受到影响,郭小超没把困难放在心上,他觉得只要能捕鱼,生活就总会有乐趣,总有希望。
9月25日清晨,太阳升起,渔夫划船返航。
记者 王子诚 摄影报道
记者 赵利新 文字报道
编辑 刘晶 张湘涓
校对 刘越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