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_钢筋在多少温度下降低强度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温度筋?应该如何配置?
板的温度筋是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依据规范,钢筋间距宜取150~200MM,温度筋除了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外一般也在双柱或者多柱之间表面时也设置, 温度筋是防止构件由于温差较大时而裂缝设置。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但现在一般受力筋可以起到温度筋的作用,所以有些工程不单独配了。
温度筋的计算:
温度筋的长度=净跨-两侧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2*搭接(计算设置中所设定的搭接长度)
温度筋的根数= (净跨-两侧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的布置间距+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有哪些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的规定。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
(2)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1)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
2)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1)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
2)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
宜采取以保温、保湿养护为主体,抗放兼施为主导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剧烈变化,使混凝土浇筑体早期塑性收缩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增大,使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温度-收缩应力剧烈变化,而导致混凝土浇筑体或构件发生裂缝。因此,应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设计、设计构造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混凝土后期强度利用、混凝土材料选择、配比的设计、制备、运输、施工,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以及在混凝土浇筑硬化过程中浇筑体内温度及温度应力的监测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技术环节,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温控指标符合下列规定:
①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②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③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④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3)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
4)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5)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6)大体积混凝土配制可掺入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7)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并加强测温管理。
8)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留置变形缝、后浇带或采取跳仓法施工,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
9)结合结构配筋,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
10)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img]什么是温度收缩筋?
依据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温度筋的长度计算同板内负筋的分布筋计算一样.如图纸上设计有温度钢筋时可参照分布钢筋的长度进行计算.如下所示: 温度筋的长度=净跨-两侧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2*搭接(计算设置中所设定的搭接长度) 温度筋的根数= (净跨-两侧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的布置间距+1
大体积混凝土为什么配置控制温度及收缩的构造钢筋?
并不是说配置钢筋能控制混凝土温度,而是能抵抗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引力从而控制裂缝的产生。
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筋配筋有何构造要求?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除按计算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外,还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简称《混凝土规范》)的规定配置必要的构造钢筋和分布钢筋。合理配置钢筋混凝土板的构造钢筋和分布钢筋,不仅有利于保证楼(屋)面板的正常使用,也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板的耐久性。钢筋混凝土板的构造钢筋主要是指:1)板简支边的上部构造负筋;2)单向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沿梁方向布置的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负筋;3)控制板温度、收缩裂缝的构造钢筋。合理布置构造钢筋,就是要按《混凝土规范》的要求限制构造钢筋的最小直径、最大间距,保证构造钢筋有必要的配筋面积。比如上述第1,2
项的板上部构造负筋,按规范要求,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配筋面积不宜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三分之一。笔者认为,此构造负筋的配筋率也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否则,当板的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小于0.45%时,会出现板支座上部构造负筋的截面面积反而小于分布钢筋面积的不合理现象。对“配筋面积不宜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有两种不同的理解:1)不论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是否采用同一强度等级的钢筋,一律将受力钢筋面积除3
作为构造钢筋的配筋面积;2)当受力钢筋的强度等级高于构造钢筋时,将受力钢筋的面积换算成与构造钢筋强度等级相同的钢筋的面积,然后除以3
作为构造钢筋的配筋面积。显然,后一种构造钢筋的配筋方法较合理。控制板温度、收缩裂缝的构造钢筋,按规范要求其间距为150~200mm,纵横两个方向的最少配筋面积不宜小于板截面面积的0.1%;主要是在板的未配筋表面配置。已配置钢筋的部位,只要板的上、下表面纵横两个方向配筋率均不小于0.1%,可不配置温度、收缩钢筋。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另配的温度、收缩钢筋应与已配的钢筋按受拉要求搭接。钢筋混凝土板的分布钢筋,主要是指:1)单向板(两对边支承板,长短边之比≥3
的四边支承板)底面处垂直于受力钢筋的分布钢筋;2)垂直于板支座上部负筋的分布钢筋;3)2长短边之比3
的四边支承板,宜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当按单向板计算配筋时垂直于板底受力钢筋的分布钢筋。长短边之比2
的板应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当钢筋混凝土板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地下室外墙按单向板(以楼板和基础底板为支承点的单跨、双跨或多跨板)计算墙的竖向受力钢筋配筋时,除墙的竖向受力钢筋应满足计算和最小配筋要求外,墙的水平分布筋也应满足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要求,而且墙的水平分布筋的强度等级应与墙的竖向受力钢筋相同。板的分布钢筋和支座构造负筋如图1
所示。图
1
板支座构造负筋及分布钢筋配筋示意应当指出,对于普通梁板类受弯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20~C35,不宜过高;当板的受力钢筋选用HRB335
级钢筋或HRB400
级钢筋时,可以获得比选用HPB235
级钢筋更好的性价比,因而也更经济。注:两对边支承板称为单向板;长短边之比等于和大于3
的四边支承板,工程上通常按单向板设计计算。
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钢筋在多少温度下降低强度、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微信号:ymsc_2016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