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钢筋 > 正文

钢筋

柱与梁之间的钢筋绑扎(柱与梁相交处钢筋绑扎图片)

工品易达2022-11-07钢筋12

钢筋,梁,柱的绑扎方法

框架剪力墙结构柱与墙钢筋是竖直的梁筋要穿过柱筋,即柱包梁。板筋与墙筋垂直交叉,搭接按照规范要求。楼梯钢筋埋入墙筋。

梁柱相交连接处的箍筋怎么处理

梁柱交接处的柱钢筋要设置加密箍,这里也就是常说的"核心区",此处箍筋绑扎比较困难,在放置梁钢筋前就应将此箍预先套入柱筋上,在侧模未立好前绑扎完成。

先在梁柱结合点的柱子部位预留几个箍筋,然后等绑扎梁的钢筋的时候,将此箍筋绑到梁的中间。

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

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当连梁有足够的延性时,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交叉裂缝并形成塑性铰,刚度降低,变形加大,从而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同时通过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剪力墙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在这一过程中连梁起到了耗能作用,对减少墙肢内力,延缓墙肢屈服有着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在内力计算中一般对连梁进行刚度折减,但是进行位移计算时一般不做折减。

连梁是两个墙(剪力墙)中间有洞口或断开,但受力要求又要连在一起而增加的受力构件。在连梁下面一般是有洞口的。墙肢指的是剪力墙向两个不同方向延伸的部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墙体。

在结构计算时这类连梁往往发生受剪承载力的超限,这时可以将受力筋均匀布置,同时考虑到连梁以承载水平荷载为主,支座弯矩主要由水平荷载引起,在反复的水平荷载作用下支座截面上、下受拉筋面积相近,可以采用截面对称配筋。

在连梁配筋中,配置平行筋往往导致斜向受拉破坏或由于箍筋过量而发生剪切滑移破坏,这些破坏将导致连梁的滞回曲线变坏,耗能能力下降。若采用菱形配筋方式,可以克服这些不足之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箍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

梁柱同截面钢筋如何绑扎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往往有梁柱同截面的情况发生,在正负零以上部分,需要梁锚入柱内,这时梁钢筋在距离柱800时开始收缩,直至锚入柱内。同理,梁箍筋也跟着变化。

梁柱交接处钢筋如何穿插

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规范》及11G101图集,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区域柱子的箍筋应当做加密处理,加密区域为:

1、底层柱自嵌固部位Hn/3(Hn为净高)。 

2、其余部位为Hn/6、hc(hc为柱子截面长边尺寸或圆柱直径)、500mm中的最大值。 

见图1:

但由于梁柱节点区域钢筋密集,且由于施工顺序问题,往往造成柱子加密区箍筋缺失的现象。针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造成节点核心区加密区箍筋少放或漏放的现象,可考虑三种解决方法:

1、U形箍焊接法 

在梁主筋放置后,未绑扎前,先把节点内柱箍筋按位置(梁下、梁内、梁上)和数量放置好,待梁钢筋绑扎完毕,再匀开预先放置的柱箍筋,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若因节点钢筋过密,预先放置箍筋确实困难,不得已可少放几道,不足的在梁钢筋绑扎完毕,用两个开口箍筋(U形箍筋)焊接,为满足抗震要求,可用相应规格焊条单面焊接一段(不小于10d)。

2、导筋——箍筋笼沉梁法

此方法是将核心区箍筋焊接成箍筋笼,其步骤是先配备所需节点核心区外围箍筋,在外围箍筋四边外皮焊接导筋,按间距焊接成钢筋笼,钢筋笼套入柱纵向钢筋内,然后钢筋笼与梁钢筋同时绑扎,最后绑扎好后梁钢筋和钢筋笼一起落入梁柱模板内,如果箍筋为复合箍,可以全部采用拉筋,拉筋须同时钩住纵向钢筋和外围箍筋。

3、模板后封法

此方法侧重细分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顺序,要求木工和钢筋工紧密配合,保证节点区域箍筋绑扎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做法是将柱的箍筋分段绑扎:首先木工铺设梁底模,尽早给钢筋工提供施工面,但不铺设梁侧模板和楼板模板,钢筋工先将柱箍绑至梁底下;其次再穿好框架梁底筋后绑扎节点区箍筋;最后在钢筋工绑完框架梁钢筋和柱箍筋后,木工再铺梁侧模板、楼板底板以及柱侧模板。这样的安排可能要增加绑扎框架梁钢筋使用的操作架,这时可以用工具式脚手架来解决。如果楼板底模是用钢管做顶撑,也可以先搭顶撑架,利用它来做绑扎梁钢筋的操作架。

柱钢筋的绑扎流程,注意事项

柱钢筋的绑扎流程为基础垫层完成→弹底板钢筋位置线→钢筋半成品运输到位→按线布设钢筋→绑扎→清理验收。

柱钢筋的绑扎注意事项:

1、柱、墙体的主筋在绑扎前,应先找正主筋位置,在板筋及梁钢筋在焊接定位箍筋,并将柱、墙的钢筋与定位箍筋进行焊接固定,防止发生钢筋偏位。

2、柱、墙上部应绑扎3道箍筋或墙体水平分布筋,确保钢筋间距及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箍筋应与主要受力钢筋垂直绑扎,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

3、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比应符合,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4、对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先确定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钢筋绑扎的先后次序由钢筋工长按结构形式特点进行策划,施工时特别注意与木工联系讨论支模、放预埋件和钢筋的先后顺序,以减小绑扎的难度。力求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方便,省力,快捷、准确到位的顺序进行。

扩展资料:

梁钢筋绑扎施工要求:

1、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

2、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

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6、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2-19。

7、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8、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0、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绑扎

柱与梁之间的钢筋绑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柱与梁相交处钢筋绑扎图片、柱与梁之间的钢筋绑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微信号:ymsc_2016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