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池 > 正文

电池

燃料电池视频讲解(燃料电池制作方法)

工品易达2022-11-11电池10

化学:什么是燃料电池?

这是燃料电池定义:

将燃料具有的化学能直接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课本原文:

燃料电池是一种连续的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

其实燃料电池是原电池的一种,但与一般化学电池不同:一般化学电池的活性物质储存在电池内部,而限制了电池容量~而燃料电池的电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只是一个催化转化元件。

它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连续的由外部供给,在电极上不断地进行反应~生成物不断地被排除,于是电池就连续不断的提供电能~

燃料电池种类很多,高中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氢氧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原理这个反映是电觧水的逆过程。

电极应为: 负极:H2 2OH-→2H2O 2e-

正极:1/2O2 H2O 2e-→2OH-

电池反应:H2 1/2O2==H2O

图解:

很高兴为你解答,祝你学习进步O(∩_∩)O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谁可以详细讲解下氢氧燃料电池

谁可以详细讲解下氢氧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出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从这一点看,它和其他化学电池如锰干电池、铅蓄电池等是类似的.但是,它工作时需要连续地向其供给反应物质——燃料和氧化剂,这又和其他普通化学电池不大一样.由于它是把燃料通过化学反应释出的能量变为电能输出,所以被称为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它是按电化学原理,即原电池工作原理,等温的把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因而实际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燃料电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阳极、阴极、电解质和外部电路。燃料气和氧化气分别由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通入。燃料气在阳极上放出电子,电子经外电路传导到阴极并与氧化气结合生成离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解质迁移到阳极上,与燃料气反应,构成回路,产生电流。同时,由于本身的电化学反应以及电池的内阻,燃料电池还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电池的阴、阳两极除传导电子外,也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当燃料为碳氢化合物时,阳极要求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阴、阳两极通常为多孔结构,以便于反应气体的通入和产物排出。电解质起传递离子和分离燃料气、氧化气的作用。为阻挡两种气体混合导致电池内短路,电解质通常为致密结构。

燃料电池其原理是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组成与一般电池相同。其单体电池是由正负两个电极(负极即燃料电极和正极即氧化剂电极)以及电解质组成。不同的是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贮存在电池内部,因此,限制了电池容量。而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只是个催化转换元件。因此燃料电池是名符其实的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机器。电池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由外部供给,进行反应。原则上只要反应物不断输入,反应产物不断排除,燃料电池就能连续地发电。

燃料电池以天然气等富氢气体为燃料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热机过程减少40%以上,这对缓解地球的温室效应是十分重要的。另外,由于燃料电池的燃料气在反应前必须脱硫,而且按电化学原理发电,没有高温燃烧过程,因此几乎不排放氮和硫的氧化物,减轻了对大气的污染。

化学中的燃料电池

具体地说,燃料电池是利用水的电解的逆反应的"发电机"。它由正极、负极和夹在正负极中间的电解质板所组成。最初,电解质板是利用电解质渗入多孔的板而形成,现在正发展为直接使用固体的电解质。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空气)。氢在负极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则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空气中的氧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

利用这个原理,燃料电池便可在工作时源源不断地向外部输电,所以也可称它为一种"发电机"。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书写电极反应式是学习电化学的基本功,也是高考和竞赛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一般来讲,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应注意如下四点:

1、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如果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失误,则电极反应式必然写错,这是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前提。一般而言,较活泼的金属成为原电池的负极,但不是绝对的。如将铜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浓硝酸中组成原电池时,铜却是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因为铝在浓硝酸中表面产生了钝化。此时,其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u-2e- ==Cu2+ 正极:2NO3-+4H++2e-==2NO2+2H2O

又如将镁铝合金放入6mol/L的Na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时,尽管镁比铝活泼,但镁不和NaOH溶液反应,所以铝成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2Al+8OH—6e-==2AlO2-+4H2O 正极:6H2O+6e-==3H2+6OH-

2、高度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

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在酸溶液中负极反应式为:2H2-4e-==4H+ 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如是在碱溶液中,则不可能有H+出现,在酸溶液中,也不可能出现OH-。又于CH4、CH3OH等燃料电池,在碱溶液中C元素以CO32-离子形式存在,而不是放出CO2。

3、牢牢抓住总的反应方程式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而两个电极反应相加即得总的反应方程式。所以,对于一个陌生的原电池,只要知道总反应方程式和其中的一个电极反应式,即可迅速写出另一个电极反应式。

4、不能忽视电子转移数相等

在同一个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的电子数必等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所以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注意电荷守恒。这样可以避免由电极反应式写总反应方程式,或由总反应方程式改写成电极反应式所带来的失误,同时,也可避免在有关计算中产生误差。

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

燃料电池在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连续由外部供给,在电极上反应,生成物连续不间断排除,其原理同原电池.

一、 所需器材:

铜片、肥皂(清洁剂)、食盐、水、量杯、天平、三脚架、陶瓷纤维网、酒精灯、 三用电

表、鳄鱼夹、直尺、螺旋测微器。

二、实验步骤:

1.裁好所需尺寸大小的铜片两片,并以肥皂清洗,去除表面油污。

2.将铜片乾燥后,以酒精灯加热铜片,直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

3.将加热好的铜片(氧化铜)静置冷却。 (注意:氧化铜极易脱落,冷却时应避免移动或触碰)

4.调配好所需浓度的食盐水溶液500mL。

5.将铜片与氧化铜片浸入食盐水中适当深度,并以鳄鱼夹固定后,以电线分别连接三用电表

之正负极。

6.将步骤五之实验装置置於阳光下,并注意将黑色的氧化铜面正向阳光

肆、研究方法

1. 实验一:食盐水浓度的影响

控制变因:反应物在液面下的面积(12.5cm2)、食盐水体积(500mL)、铜片的大小( 5*5cm2 )

与厚薄、铜片加热为氧化铜的时间(30分钟) 、实验开始时间(中午12:30)。

操纵变因:食盐水浓度(5%、10%、15%)

应变变因:输出电流的大小。

2. 实验二:反应物在液面下面积的影响

控制变因:食盐水浓度(10%)、食盐水体积(500mL)、铜片的大小( 5*5cm2 )与厚薄、铜片加热

为氧化铜的时间(30分钟) 、实验开始时间(中午12:30)。

操纵变因:反应物在液面下的面积(12.5cm2、6.25cm2)。

应变变因:输出电流的大小。

3. 实验三:铜片厚薄的影响

控制变因:食盐水浓度(10%)、食盐水体积(500mL)、铜片的大小( 5*5cm2 )、铜片加热为氧化

铜的时间(30分钟) 、反应物在液面下的面积( 12.5 cm2 )、实验开始时间(中午12:30)。

操纵变因:铜片厚薄(0.1mm、0.05mm)

应变变因:输出电流的大小。

4. 实验四:铜片的大小的影响

控制变因:食盐水浓度(10%)、食盐水体积(500mL)、铜片的厚薄、铜片加热为氧化铜的时间

(30分钟) 、反应物在液面下的面积(12.5 cm2 、18 cm2 )、实验开始时间(中午12:30)。

操纵变因:铜片大小 ( 5*5cm2 、6*6cm2 )

应变变因:输出电流的大小。

5. 实验五:电解液种类的影响

控制变因:电解液浓度(10%)、食盐水体积(500mL)、铜片的大小( 5*5cm2 )、厚薄、铜片加热

为氧化铜的时间(30分钟) 、反应物在液面下的面积(12.5 cm2 )、实验开始时间

(中午12:30)。

操纵变因:电解液种类(食盐水、硫酸铜水溶液)

应变变因:输出电流的大小。

6. 实验六:不同金属片的影响

控制变因:食盐水浓度(10%)、食盐水体积(500mL)、铜片的大小( 5*5cm2 )、厚薄、金属片加

热的时间(30分钟) 、反应物在液面下的面积( 12.5cm2 )、实验开始时间(中午12:30)。

操纵变因:不同金属片(铜片、铝片)

应变变因:输出电流的大小。

7. 实验七:铜片燃烧的时间

控制变因:食盐水浓度(10%)、食盐水体积(500mL)、铜片的大小( 5*5cm2 )、厚薄、反应物在

液面下的面积( 12.5 cm2 )、实验开始时间(中午12:30)。

操纵变因:金属片加热的时间(30分钟、1小时)。

应变变因:输出电流的大小。

伍、研究成果与讨论

(1) 实验一:食盐水浓度的影响

开始时间:民国九十二年三月三日中午12:30

表1-1食盐水浓度15%

时间(分) 0 26 48 53 69 72 93 150

电流(mA) 0.7 0.65 0.6 0.55 0.5 0.45 0.4 0.35

表1-2食盐水浓度10%

时间(分) 0 18 26 59 74 77 106 142

电流(mA) 0.8 0.75 0.7 0.65 0.65 0.55 0.5 0.45

表1-3食盐水浓度5%

时间(分) 0 25 47 75 86 94 117 156

电流(mA) 0.75 0.7 0.65 0.6 0.5 0.55 0.45 0.4

当食盐水浓度15%时,电池最大电流有0.7mA;而食盐水浓度10%时,电池最大电流有

0.80mA;食盐水浓度5%时,电池的最大电流0.75mA。也就是说,食盐水浓度太大,反而形

成输出电流的阻力(食盐水溶液中导电粒子碰撞的机率增高)因此,在以下的实验中,我们

决定采用食盐水浓度10%为最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食盐水溶液会逐渐变为淡绿色,我

们认为可能是铜绿所造成的。

(2) 实验二:反应物在液面下面积的影响

开始时间:民国九十二年三月二日中午12:30

表2-1浸入面积:12.5(cm2)

时间(分) 0 13 39 43 56 60 67

电流(mA) 0.8 0.75 0.7 0.65 0.6 0.55 0.5

表2-2浸入面积:6.25(cm2)

时间(分) 0 2 5 8 20 44 65

电流(mA) 0.45 0.4 0.35 0.3 0.25 0.2 0.15

当铜片与氧化铜片浸入食盐水中的面积达一半时,电池最大电流有0.8mA;当铜片与氧

化铜片浸入食盐水中的面积达四分之一时的最大电流0.45mA。所以,我们认为反应物在液面

下面积越大所产生的电流也就越大。

(3) 实验三:铜片厚薄的影响

开始时间:民国九十二年三月四中午12:30

表3-1 较厚铜片 (厚度0.5mm)

时间(分) 0 26 48 53 69 72 93

电流(mA) 0.8 0.75 0.7 0.65 0.6 0.55 0.5

表3-2 较薄铜 片(厚度 1mm)

时间(分) 0 13 39 43 56 60 67

电流(mA) 0.8 0.75 0.7 0.65 0.6 0.55 0.5

当较薄铜片反应时,电池最大电流0.8(mA);换上较厚的铜片 ,最大电流亦是0.8mA。显示

出铜片的厚薄并非影响输出电流大小的主要变因。

(4) 实验四:铜片的大小的影响

开始时间:民国九十二年三月五日中午12:30

表4-1 铜片的大小 :36 cm2

时间(分) 0 12 15 75 107 121 150

电流(mA) 0.8 0.75 0.7 0.65 0.6 0.55 0.5

表4-2 铜片的大小 :25 cm2

时间(分) 0 12 55 84 112 147 163

电流(mA) 0.65 0.6 0.55 0.5 0.45 0.4 0.35

我们发现以面积36cm2的铜片为电极的电池,电流0.8mA;而以25㎝2的铜片为电极的

电池,电流0.65mA。这项结果与讨论(二)意义相同,而「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面积来产生较

大的电流」在此亦可得到验证。

(5) 实验五:电解液种类的影响

开始时间:民国九十二年三月六中午12:30

表5-1电解液:食盐水(10%)

时间(分) 0 3 14 27 41 87 122

电流(mA) 0.55 0.5 0.45 0.4 0.35 0.3 0.25

表5-2电解液:硫酸铜水溶液(10%)

时间(分) 0 13 44 57 77 90 120

电流(mA) 0.1 0.05 0 0.05 0 0 0

我们用硫酸铜水溶液和食盐水来比较,发现以硫酸铜水溶液为电解液的电池最大电流只

有0.1(mA)而以食盐水为电解液的电池最大电流有0.55(mA),为什麼硫酸铜溶液最大电

流会那麼小?我们想可能是因为负极的氧化铜片和硫酸铜水溶液中的铜离子(Cu+2)活性相

近,不利於溶液中离子的导电,电流也小。所以,电解液的种类是影响电池电流的重要因素

之一。

(6) 实验六:不同金属片的影响

开始时间:民国九十二年三月七中午12:30

表6-1金属片:铜片

时间(分) 0 26 48 53 69 72 93

电流(mA) 0.8 0.75 0.7 0.65 0.55 0.5 0.45

表6-2金属片:铝片

时间(分) 0 26 48 60 75 90 120

电流(mA) 0.1 0.05 0 0 0 0 0

我们使用了铜片和铝片,发现以铜片为电极的电池最大电流是0.80(mA);以铝片为电

极的电池最大电流只有0.10(mA)。我们想,有可能是选用铝片作为电极时,并不适合以食盐

水溶液作为电解液;也有可能铝片本身就不适合作为太阳能电池的电极。

(7) 实验七:铜片燃烧的时间

开始时间:民国九十二年三月八中午12:30

表7-1 铜片燃烧的时间(1小时)

时间(分) 0 2 4 32 41 63 84

电流(mA) 0.7 0.65 0.6 0.55 0.5 0.45 0.4

表7-2铜片燃烧的时间(30分钟)

时间(分) 0 26 48 53 69 72 93

电流(mA) 0.8 0.75 0.7 0.65 0.6 0.55 0.5

铜片燃烧时间为一小时,最大电流有0.70mA,可是当铜片燃烧时间三十分钟,最大电流有

0.80mA。可见在制作氧化铜片时,虽然加热愈久,产生的氧化铜愈多,但可能因温度过高,

反而导致生成的黑色的氧化铜更易脱落,真正附著於铜片表面的氧化铜较少,所以,电池的

电流不增反减。因此,铜片燃烧时间最好设定在三十分钟。

陆、结论

(一) 本实验在日照下,由负极氧化铜片上的光电效应所产生之电子,配合铜片作为正极以

及电解液(食盐水)的导电,可对外输出电流0.8mA(本次实验的最大电流)。若在室内

或阳光不充足的地方,本实验装置亦可产生约0.1mA的电流,不过此时的电流应该是氧化

还原反应所产生的,而且负极是铜片,正极为氧化铜。所以,本实验装置的确是属於太阳

能电池的一种。

(二) 本实验的优点是取得材料容易,而在适当的条件下,诸如:日照充足、以浓度10%的

食盐水作为电解液,置於食盐水面下的铜片与氧化铜片面积愈大愈好,加热铜片以三十分

钟较佳,实验所得的电流较为可观。

(三) 本实验有两点可供改良之处:

(1)氧化铜片常容易在拿取或实验的过程中脱落,可在氧化铜表面以一层透明胶带黏

著,以避免造成输出电流减少或导致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

(2)加热铜片可以用烤箱来取代,不仅加热较为均匀,烤箱亦可以设定时间长短与热源

强度,增加实验准确度。

柒、参考文献

1. 自然科学知识文库 ,台北市,北一出版,1978。

2. 科学教授 ,台北市,故乡出版,1981。

3. 电池组与能源系统,尔泰曼著,张桐生译,台北市,徐氏出版,1989。

4. 普通物理学(第四册),Harris Benson著,张洁仪、郑宜男译,台北,状元出版社,1992。

参考资料:

燃料电池的原理

燃料电池(Fuel cell,又称电化学发电器)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 由于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效率高。燃料电池用燃料和氧气作为原料,没有机械传动部件,故没有噪声污染,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极少。

将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电池理论上可在接近100%的热效率下运行,具有很高的经济性。目前实际运行的各种燃料电池,由于种种技术因素的限制,再考虑整个装置系统的耗能,总的转换效率多在45%~60%范围内,如考虑排热利用可达80%以上。此外,燃料电池装置不含或含有很少的运动部件,工作可靠,较少需要维修,且比传统发电机组安静。另外电化学反应清洁、完全,很少产生有害物质。所有这一切都使得燃料电池被视作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能源动力装置。

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的发电装置,等温的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不必经过热机过程,不受卡诺循环限制,因而能量转化效率高,且无噪音,无污染,正在成为理想的能源利用方式。同时,随着燃料电池技术不断成熟,以及西气东输工程提供了充足天然气源,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原理

燃料电池其原理是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组成与一般电池相同。其单体电池是由正负两个电极(负极即燃料电极和正极即氧化剂电极)以及电解质组成。不同的是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贮存在电池内部,因此,限制了电池容量。而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只是个催化转换元件。因此燃料电池是名符其实的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机器。电池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由外部供给,进行反应。原则上只要反应物不断输入,反应产物不断排除,燃料电池就能连续地发电。这里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来说明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原理这个反应是电解水的逆过程。电极应为: 负极:H2+2OH-→2H2O +2e-

正极:1/2O2+H2O+2e-→2OH-

电池反应:H2+1/2O2==H2O

另外,只有燃料电池本体还不能工作,必须有一套相应的辅助系统,包括反应剂供给系统、排热系统、排水系统、电性能控制系统及安全装置等。

燃料电池通常由形成离子导电体的电解质板和其两侧配置的燃料极(阳极)和空气极(阴极)、及两侧气体流路构成,气体流路的作用是使燃料气体和空气(氧化剂气体)能在流路中通过。

在实用的燃料电池中因工作的电解质不同,经过电解质与反应相关的离子种类也不同。PAFC和PEMFC反应中与氢离子(H+)相关,发生的反应为:

燃料极:H2==2H++2e-(1)

空气极:2H++1/2O2+2e-==H2O(2)

全体:H2+1/2O2==H2O(3)

在燃料极中,供给的燃料气体中的H2分解成H+和e-,H+移动到电解质中与空气极侧供给的O2发生反应。e-经由外部的负荷回路,再反回到空气极侧,参与空气极侧的反应。一系例的反应促成了e-不间断地经由外部回路,因而就构成了发电。并且从上式中的反应式(3)可以看出,由H2和O2生成的H2O,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反应,H2所具有的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但实际上,伴随着电极的反应存在一定的电阻,会引起了部分热能产生,由此减少了转换成电能的比例。 引起这些反应的一组电池称为组件,产生的电压通常低于一伏。因此,为了获得大的出力需采用组件多层迭加的办法获得高电压堆。组件间的电气连接以及燃料气体和空气之间的分离,采用了称之为隔板的、上下两面中备有气体流路的部件,PAFC和PEMFC的隔板均由碳材料组成。堆的出力由总的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决定,电流与电池中的反应面积成比。

PAFC的电解质为浓磷酸水溶液,而PEMFC电解质为质子导电性聚合物系的膜。电极均采用碳的多孔体,为了促进反应,以Pt作为触媒,燃料气体中的CO将造成中毒,降低电极性能。为此,在PAFC和PEMFC应用中必须限制燃料气体中含有的CO量,特别是对于低温工作的PEMFC更应严格地加以限制。

磷酸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和反应原理是:燃料气体或城市煤气添加水蒸气后送到改质器,把燃料转化成H2、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CO和水进一步在移位反应器中经触媒剂转化成H2和CO2。经过如此处理后的燃料气体进入燃料堆的负极(燃料极),同时将氧输送到燃料堆的正极(空气极)进行化学反应,借助触媒剂的作用迅速产生电能和热能。

相对PAFC和PEMFC,高温型燃料电池MCFC和SOFC则不要触媒,以CO为主要成份的煤气化气体可以直接作为燃料应用,而且还具有易于利用其高质量排气构成联合循环发电等特点。

MCFC主构成部件。含有电极反应相关的电解质(通常是为Li与K混合的碳酸盐)和上下与其相接的2块电极板(燃料极与空气极),以及两电极各自外侧流通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的气室、电极夹等,电解质在MCFC约600~700℃的工作温度下呈现熔融状态的液体,形成了离子导电体。电极为镍系的多孔质体,气室的形成采用抗蚀金属。

MCFC工作原理。空气极的O2(空气)和CO2与电相结合,生成CO32-(碳酸离子),电解质将CO32-移到燃料极侧,与作为燃料供给的H+相结合,放出e-,同时生成H2O和CO2。化学反应式如下:

燃料极:H2+CO32-==H2O+CO2+2e-(4)

空气极:CO2+1/2O2+2e-==CO32-(5)

全体:H2+1/2O2==H2O(6)

在这一反应中,e-同在PAFC中的情况一样,它从燃料极被放出,通过外部的回路反回到空气极,由e-在外部回路中不间断的流动实现了燃料电池发电。另外,MCFC的最大特点是,必须要有有助于反应的CO32-离子,因此,供给的氧化剂气体中必须含有碳酸气体。并且,在电池内部充填触媒,从而将作为天然气主成份的CH4在电池内部改质,在电池内部直接生成H2的方法也已开发出来了。而在燃料是煤气的情况下,其主成份CO和H2O反应生成H2,因此,可以等价地将CO作为燃料来利用。为了获得更大的出力,隔板通常采用Ni和不锈钢来制作。

SOFC是以陶瓷材料为主构成的,电解质通常采用ZrO2(氧化锆),它构成了O2-的导电体Y2O3(氧化钇)作为稳定化的YSZ(稳定化氧化锆)而采用。电极中燃料极采用Ni与YSZ复合多孔体构成金属陶瓷,空气极采用LaMnO3(氧化镧锰)。隔板采用LaCrO3(氧化镧铬)。为了避免因电池的形状不同,电解质之间热膨胀差造成裂纹产生等,开发了在较低温度下工作的SOFC。电池形状除了有同其他燃料电池一样的平板型外,还有开发出了为避免应力集中的圆筒型。SOFC的反应式如下:

燃料极:H2+O2-==H2O+2e-(7)

空气极:1/2O2+2e-==O2-(8)

全体:H2+1/2O2==H2O(9)

燃料极,H2经电解质而移动,与O2-反应生成H2O和e-。空气极由O2和e-生成O2-。全体同其他燃料电池一样由H2和O2生成H2O。在SOFC中,因其属于高温工作型,因此,在无其他触媒作用的情况下即可直接在内部将天然气主成份CH4改质成H2加以利用,并且煤气的主要成份CO可以直接作为燃料利用。

关于燃料电池视频讲解和燃料电池制作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微信号:ymsc_2016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