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光伏 > 正文

光伏

2021年光伏新增装机60gw(2021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同比)

工品易达2022-11-15光伏12

山东、河北、河南上半年生猛,占全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量80%

2021年7月22日,“光伏行业2021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天泰宾馆隆重举行。

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透露了几组数据(数据见制图),值得广大光伏人细品:

2021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制造端产量提升。

其中,我国多晶硅产量为23.8万吨,同比增长16.1%。

为何增幅这么大?

一是原有企业产量加码;二是市场新进入者增多,包括青海丽豪、新疆晶诺、宝丰银川、江苏润阳等,这些新进入者,为多晶硅的增产添砖加瓦。

上半年,硅片产量105GW,同比增加40.0%,大尺寸硅片在积极推进薄片化,大尺寸硅片市场占比逐步提升。

《光伏情报》注意到,多晶硅料的下游是硅片环节,2018全球硅片约90%以上的产量在中国,中国多晶硅产能在全球产能占比为61.6%,当时国内供应还无法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依靠进口,2018年我国进口多晶硅料14万吨,同期国内多晶硅料产出25.9万吨,进口硅料占比35.02%;但如今,由于国内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再加上市场不断有新的进入者,我国对于进口多晶硅料的依赖度呈现下降趋势,目前产品质量逐渐可以满足N型硅片需求。

上半年,我国电池片产量92.4GW,同比增长56.6%,可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电池片的转换率在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其中,PERC单晶23%以上(领先企业:23.1-23.3%)。

《光伏情报》了解到,2021年7月,通威太阳能利用PERC量产设备,通过电池制程工艺创新,M6大尺寸全面积(Area=274.50cm²)电池转化效率可达23.47%,并经ISO/IEC 17025第三方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创造了M6大尺寸全面积产业化PERC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

2021年7月12日,晶科能源TOPCon高效组件转换效率再刷新纪录,高达23.53%,刷新了公司2021年1月创造的23.01%的组件效率纪录。

该项指标经全球领先的测试机构TUV莱茵实验室独立测试和验证,TUV莱茵以安全和质量标准在国际上著称。

上半年,我国光伏企业组件产量80.2GW,同比增加50.5%,这个增幅十分显著。

组件最高功率进一步提升:从600W提升到了700W。

光伏组件产能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

最近两年,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调度等水平在快速提升,信息技术和清洁能源融合发展态势明显加速,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无人机等技术及产品在光伏领域加快应用,系统化解决方案不断推陈出新,使得产能快速提高。

2021年1-5月,光伏产品出口额约为98.6亿元,同比增长35.6%。

2021年1-5月,光伏组件出口36.9GW,同比增长35.1%,预计上半年出口量可达44-46GW。

月度出口呈相对稳步增长的态势,未出现往年有明显淡旺季的现象,这利于光伏行业的良性发展。

光伏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34.4%,其中,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智利)疫情后开始发力,表现颇为抢眼。

传统市场保持旺盛需求,包括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不断闪现,像巴基斯坦、希腊这些国家,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光伏需求的大市场。

2021年上半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再创新高。

1-6月,户用装机容量超过5861MW,同比增长208%。

值得注意,2021年上半年,山东、河北、河南户用新增装机规模排名前三位,合计超过全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的80%。

在此,《光伏情报》不得不给这三个省份点一个大大的赞,也为在这三个省份奋斗的光伏兄弟姐妹致敬!

在政策支持上,政府非常给力,补贴规模5亿元,补贴强度0.03元/KWH。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能捕捉到一些趋势,当前,光伏赛道正进一步拓宽——全球多数主流国家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而随着化石能源的进一步吃紧,光伏太阳能将会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全球光伏市场的盘子越来越大,提供给中国光伏企业的空间越来越大,而随着我国“20•30”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光伏行业正迎来更多更持久的风口。

加油吧,中国光伏人,光明的未来一定属于我们!

未来几年内,光伏组件市场会有怎样的发展格局?

相信光伏组件市场在未来几年内,龙头格局会进一步稳固。从需求端看,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加13.9%,2022年上半年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137%,行业需求持续旺盛。光伏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大规模产能投放,头部企业的优势聚集效应日益显现,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

国泰元鑫研究部认为,供应链管理能力,品牌,技术,售后服务以及销售网络的建设是光伏组件的重要竞争因素,随着全球组件市场需求不断攀升,组件格局愈发稳固,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组件龙头集聚度将继续提升,是较为明确的产业趋势。实力碾压

光伏60gw代表什么意思

60GW(吉瓦)=60000MW(兆瓦)=60000000kW(千瓦),代表的是总装机容量,一般600MW的电站算老大了。

2021年光伏装机容量将突破历史新高,达到60GW以上!

光伏平价上网时代,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全球需求共振,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增长40%以上,达到170GW以上,国内将达到60GW以上,突破 历史 新高。

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48.2GW,超过35-40GW的市场预期,在硅料,光伏玻璃,胶膜等涨价的情况下,实属不易,截至2020年底,光伏累计装机超过2.4亿千瓦,大幅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当前光伏发电正在趋向全面平价。在全球很多地方已成为最低价能源。目前市场渗透率只有3%,成长空间巨大。

2021年第一季度淡季不淡,主要光伏企业订单排满,加班加点生产,一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产业链整体向好,优势企业垂直一体化加速推进,市场进一步向龙头集中。

技术革新和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度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硅片的大尺寸化,薄片化趋势,尺寸进一步演化,有效降低度电成本,电池端的TOPCon、HJT技术,已在大规模量产边缘,发电效率突破24%,打开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十四五规划和相关文件目标引领,各大发电集团和政府自我加压,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市场自我需求与政策目标的共同发力,2021年的光伏装机将持续提高,平价时代熨平政策周期,没有淡旺季之分,装机容量将超越2017年的53GW峰值,达到60-70GW以上。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企业将获得更大的收益,尤其是具有全球竞争力,全球市场布局的企业。

#光伏# #清洁能源# ##碳中和# #太阳能#

光伏2021:新一轮大洗牌必将来临

春天刚刚来临,洗牌已经开始。

疯狂扩产,合纵连横,巨资跨界,以及激烈的“定价权”争夺背后,新的淘汰赛无可避免。

并非危言耸听!过往的一些产业 历史 证明:乐观的人越来越有钱,悲观的人越来越睿智—— 但是当所有的要素都翻转的时候,悲观的人站在了舞台中心,乐观的人走向了天台。

产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对风险的警惕乃至“未雨绸缪”,不可或缺。

当然,我们相信,包括曹仁贤、李振国、刘汉元、南存辉、沈浩平、高纪凡、瞿晓铧、朱共山、李仙德、蔡浩、杨建良、李贤义、王燕青、王一鸣等等一众历经跌宕与淬炼的 光伏企业家们,早已是胸中有沟壑,“洞若观火”,各有筹谋。

“洗牌”,从来不是贬义词,而是一个希望产业和充分竞争产业的正常现象。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一些企业被淘汰,一些企业留下,一些企业乘势夯实竞争优势,甚至加速加速走向寡头;在商言商,冰火两重,冷暖自知。

本文意在抛砖引玉,提醒行业同仁对风险与问题的重视,共同推动行业的 健康 发展。文中观点不妥之处,欢迎指正,欢迎拍砖和吐槽。 本文将从以下八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产能绝对过剩,部分企业必将被“洗掉”。

二、供应链的“战争”开打,“扛不住”的企业将被无情淘汰。

三、经营分化明显,部分企业承受巨大转型风险和经营压力。

四、集中度加速提升,寡头趋势已成,“马太效应”强者恒强,未来的光伏没有弱者的空间。

五、巨量资本“跨界”光伏,国有资本加速跑马圈地,强烈冲击光伏固有利益分配与竞争格局。

六、产业正式进入“后上市时代”,不仅是产业的竞争,更是资本的竞争,能否登陆资本市场,深刻影响企业竞争力与生死存亡。

七、中国逆变器行业正面临第五次大洗牌。

八、以下12种光伏企业可能被淘汰。

一.光伏产业链部分环节产能绝对过剩,部分二三线企业必将被“洗掉”。

2021年光伏新增装机到底会有多少?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是全球光伏装机预测150-170GW,国内55-65GW。彭博新能源的最新乐观预期是,2021年新增209GW,未来两年将分别达到221和240GW。

但即便最终实现如此的增量,光伏产业绝大部分环节的产能还是远超市场需求,形成“绝对过剩”。

“过剩”往往是竞争市场的常态,但绝对的过剩或巨量的过剩,必将引起惨烈竞争和强烈的洗牌。

“疯狂扩产”,这是过去2020年,乃至2021年的至今的主题词,且这一轮扩产潮涉及产业链的方方面面。最新的消息是:2月28日,保利协鑫与上机数控就颗粒硅研发及生产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扩产标的是30万吨颗粒硅。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硅片、电池、组件环节的扩产极为激进,以至于六大组件企业2021年的合计出货量目标超过了今年全球的潜在需求。

我们再看几组数据:

1.黑鹰光伏统计发现,2020光伏新项目投资超4000亿!其中,单个项目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就多达82个,50亿元以上的有22个,100亿元以上也有15个,前三大投资项目投资预算都在200亿元以上。

2.截止2020年底,晶科投资350亿,隆基投资287.85亿,东方日升286亿,通威投资235亿,晶澳投资123.3亿,五家投资合计1282.15亿。

3.各组件企业扩产投资总额超过1075亿。

4.仅福斯特一家企业在2021年底就会拥有200GW的胶膜产能,加上其他家的产能,全行业胶膜也会达到300GW。

5.根据Solarwit治雨统计: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新增360余条电池产线,按照每条产线400MW的产能计,对应140GW+的新增电池产能。

6.根据Solarwit治雨统计:2020年,中国光伏全行业一年新增500条组件产线,折合200GW+的产能,一年扩张的产能就超越全球需求!

简言之:硅片、电池、组件环节, 过去一年的扩厂产能,已经超越当年全球的市场需求。 毫无疑问,在尚未导入可以令后来者居上的先进技术之前,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张,不同环节的龙头企业势必会利用成本以及规模优势掀起市场的淘汰赛。

可以预期,2021年,即使上述产能不能完全落地,光伏产业链上部分环节产能的绝对过剩已是必然,惨烈的洗牌也是必然。

二.供应链的战争贯穿全年,“定价权”的矛盾和争夺也贯穿全年,“扛不住”的企业将被无情清洗。

牛年春节后,以“涨价”为特征的定价权争夺战已经打响。

短短一周内,硅料涨幅超10%,硅片再涨3~4毛/片,组件预期涨5分/W。

光伏供应链的失衡已在去年加速凸显,尤其是对于那些日渐走向紧缺、供不应求的产业环节,供应链的争夺已尤为激烈。

综合机构、观察人士、协会等观点,2021年的光伏行业,上游硅料、玻璃等紧缺可能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

Solarwit治雨分析:透过硅料,已看到无数光伏企业的生死悲荣......组件环节将会是供应链的战争,因为硅料紧缺导致的供应有限, 诸多企业并不会缺乏订单而是缺乏交付能力; 那些没有来得及做硅料战略布局的企业将会在2021年面临有单没物料、没办法交付的窘境。

过去的一年至今,通威、东方希望、大全、协鑫、特变等五大硅料产商, 几乎都被上门“求粮”的人踏破门槛。 黑鹰光伏统计发现,截止2020年底,通威股份、江苏中能新疆协鑫新能源、新疆大全、亚洲硅业、新特能源5大硅料巨头已签出86.73万吨硅料,折合到2021年约22.6——23.7万吨。通威股份、中能、大全、亚洲硅业4家企业虽然抛出20余万吨的扩产计划,但2021年产能释放仍然有限。

上游硅料紧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无疑会极大增加硅片、电池片、组件企业的焦虑——他们必须必须一手抢市场、一手抢供应——特别对于组件企业而言:是否要延续2020年“赔钱”供货的局面?上游涨价传导到组件企业,那么是要违约撕单与赔钱供货? 终端爆发,能否采购到足够的量来支持订单?

根据硅业分会的判断,正常情况下,原有产能2021年产量将达到43万吨;若新增产能如期投产,能带来约5万吨新增产量, 使2021年国内硅料总产量达到约48万吨左右。海外OCI和瓦克的产能8.7万吨,预期进口料将保持8——9万吨,年总供应量为56——58万吨。按1W组件对应3g硅料,预期可支持180——190GW的组件产量。

硅业分会对于2021年硅料供应状况的判断是“紧平衡”。 中信证券则预计硅料中短期供给有限,产能释放速度较慢;2021、2022两年内,硅料均“供不应求”,该机构预计:2021-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165/200GW左右,考虑1:1.2的容配比,预计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对应的组件需求为198GW和240GW。在单GW组件硅料需求量2900吨的情况下,上述组件规模对应的硅料需求约为58万吨和70万吨。

Solarwit治雨则判断是“紧缺”:至2021四季度,国内硅料产出只可以满足60%下游需求;硅料产能对应年初的180GW勉强会增长到2021年底的193GW,而 其他环节的产能则会增长的不成样子,纷纷冲破300GW大关!

以上图表是行业中硅料长约签单情况,基于这份长约汇总,Solarwit判断得出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全行业2021年有限的52.7万吨硅料产出已经通过长约锁定的方式锁定掉97%。

就是说:在之前没能进行过充分的硅料产能布局的企业,接下来都可能会面临无料可用的情况。虽然我们也看到了玻璃、硅片等环节有大量长约在,但锁定比例远没有达到硅料这样夸张的情况。

与硅料供应状况相似的,还有玻璃环节。去年连续的涨价事件让人记忆尤深。供应短缺,连续涨价背后,光伏玻璃扩张加速键直到2020年四季度才被按下。到2021年,对应部分核心环节动辄300GW的产能,玻璃的供应紧缺必将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而后是逐渐宽松,乃至再次陷入过剩。

对于上游材料“紧缺”、“紧平衡”,以及持续涨价,已有人和媒体呼吁“相关部门”加以调节。也有观察者呼吁“别让光伏玻璃划伤了整个行业”、“别让硅料烫伤了整个光伏行业”。等等。

但也有产业人士为上游硅料企业鸣不平: “光伏行业最赚钱的是硅料厂吗?硅片厂持续的高毛利为什么没有人来说话? 之前电池赚钱的时候也没人说话?硅料这刚刚赚了几天钱就要烫伤行业了?”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化明显,有人喝汤就有人吃肉,部分二三线企业可能在新一轮的洗牌中被加速淘汰。

“形势一片大好”并不能完全概括一些光伏企业的经营状况。

从70余家已发布2020年经营业绩预告的企业数据可以发现,包括ST天龙、罗博特科、东旭蓝天、亿晶光电、协鑫集成、中利集团等10家以上企业均出现亏损,甚至巨亏。

其中,中利集团预计2020年度将亏损25.5亿元至28.45亿元。其公告显示,资产减值准备、刚性费用支出等是造成中利集团2020年亏损的主要原因。

“业绩预亏”还只是明面上最直观的数据,从多位角度来分析,进入十四五后,不少光伏企业依然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比如,截止2020年9月末,79家A股 光伏上市公司总负债规模为5600亿元 ,同比2019同期增长了684.2亿元。不少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部分老牌企业都发生了债务逾期,甚至部分企业被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过去的一年,不少企业面临着控制权转让、退市、破产重组等命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从企业经营发展角度而言, 你可能做了99件正确的事,却可能架不住一件重大失误的决策, 企业战略抉择必然要慎之又慎。

同时,在技术路线的抉择上,伴随市场剧烈变动,步子调整过慢也可能把企业一步步拖入泥沼。过去的两三年之间,亦有数家光伏巨头因过往战略决断、技术路线选择的失误或“滞后”而陷入企业经营转型的阵痛,未来走向如何,依然难有确定。

光伏行业一直都是一个“剩者为王”的行业,先进技术代替落后技术,高性价比产品代替低性价比产品,有竞争力的公司干掉失去竞争力的公司。而且由于光伏设备处于不断更新进步过程中,单位产能的投资额度必然会处于越来越小的趋势当中,光伏的“喜新厌旧”也成为必然。

四.产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寡头趋势无可避免,“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因更加凸显,未来的光伏市场,难有“弱者”的生存空间。

在过去一年,对外投资和扩产对凶猛的,往往还是那些龙头企业。

当比你优秀和强大的人,比你还努力。结局必然是“马太效应”,强者恒强。

除了疯狂扩产,光伏产业另一大“奇观”是合纵连横、“强强联手”。与此同时,通过各种合作模式携手“垂直一体化”,或者在产业链环节 “互踩地盘”,通过自身投资和扩产加强“垂直一体化”。

这原本就是一个迷信奇迹的商圈,但历经20年的产业跌宕至今,从企业竞争秩序来讲,进入十四五后,“寡头趋势”下,强者恒强,弱者愈弱,二三线企业已很难“逆势进击”,实现超越。

什么是寡头?解释得直接一点就是垄断者,是托拉斯,是上下游都能通吃。 曾经,资本规模化进入光伏产业,无竞争力企业规模化破产。而光伏“领导者”等计划推出后,政策的清晰导向与市场的压力,联合推动了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产业及 社会 资源也加速向领头企业聚拢和集中。

黑鹰曾做过大量统计分析,最近两三年,在所有光伏上市企业中,榜单前十名企业的营收之和、净利润之和、订单规模、筹资规模、对外投资现金流流出等等,均占据了整体比重的60%以上,部分数据甚至超过90%。

新一轮大洗牌启动的当下,每个光伏企业对于自身的“定位”都事关兴衰生死:我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在不同“强强联合”的利益联盟和条线上,我处于什么位置?我的中长期利益来源?假如失去最直接的利益盟友,我是否能继续发展壮大?

五、巨量资本“跨界”光伏,国有资本加速跑马圈地,强烈冲击光伏固有利益分配与竞争格局。

在政策的引导下,以及资本和媒体的推动下,光伏发电的热度已经超出了产业本身,引起许多圈外的公司跨界进入。

从过去两年进击光伏的资本来看,笔者认为有三大类:

其一,众所周知,以“五大四小”为代表的国有资本强势进击光伏电站投资环节,极大改变了下游的竞争格局,进入十四五,国有资本将是新能源电站投资的绝对主力。

其二,以中煤集团、神华集团、中国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十多家传统煤炭、油气企业为代表的大型传统能源企业,强势进击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迅速增加了光伏产业竞争格局的变量。

其三,过去的2020年, 一些与光伏“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开始跨界光伏。 甚至,这些“跨界”者中,刚刚出现了吉利集团的身影——这是继比亚迪后,有一家整车制造企业进入光伏领域。

以上这些“新势力”的进入,将强烈冲击光伏产业固有的竞争格局,产业蛋糕有可能将重新划分。

其一,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市场对高效组件追求不断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后进的跨界巨头确实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其二,中国光伏产业已走向成熟,市场格局脉络相对清晰,大的蛋糕已经瓜分完毕,这对于后进者来说,有机遇,但更是个挑战。

其三,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他们最大的短板就是资金链紧张,以及缺乏专业的光伏人才,很可能会在跨界征途中翻船。而 对于国企和央企巨头来说,钱对他们不是问题, 问题是并购的项目是否是优质项目,能否带动集团实现绿色转型是个挑战。

六.光伏正式进入“后上市时代”,能否登陆资本市场,很大程度影响企业的竞争水平和市场话语权。

对于很多光伏企业来讲,到底要不要上市?

事实的疑问是:能不能尽快上市?绝大多数企业都在想方设法登陆资本市场。

什么是上市?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公司的所有权分成若干小份,放在市场上流通,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如果看好公司的行业或者前景,就可以到公开市场上买入该公司的股票。

上市后,融资渠道变多,公司架构不同,对股东意义不同,企业知名度大幅提升。总而言之,企业的潜在竞争力大幅提升。

过去的两三年里,超过30家光伏企业实现了“资本梦想”的第一步,也即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借由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了大幅扩张和新阶段的发展。而那些想上市,但又一直没有上市的企业而言,其管理团队、创始团队、背后股东,都可能承受更大的压力,甚至焦虑。

黑鹰光伏团队曾详细统计中国光伏资本市场过往20年的一些数据变量,比如:

1. 20年前,中国光伏上市企业只有18家,总市值740亿元。

2. 如今104家光伏上市企业的董事长,平均年龄53岁。

3. 尚德电力曾连续6年“霸屏”市值第一。

4. 隆基股份上市首日的总市值只有59亿,到了2021年,一度超过4000亿。

5. 20年里,中国光伏上市企业对外总投资为13451亿。

6. 20年里,光伏上市公司或通过股权,或是债权直接融资4979亿元。

从上市时间来看,一些企业的上市“司龄”已超过25年。但彼时,多数企业尚未涉及光伏业务。

从年度上市企业数量来看,2010、2011、2017和2020年,光伏领域成功上市的企业最多。过去2020年,有多达16家光伏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过去的20年中,不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光伏上市企业,因各种原因被迫退出资本市场。比如,中电光伏、尚德、赛维、海润、英利等。

当然,最近三年,还有个“变局”,就是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争相“回A”。截止目前,天合光能和晶澳 科技 均以成功回归A股,此外,阿特斯、大全、晶科均“在路上”。

目前104位光伏上市公司董事长,最年长的是大全新能源董事长徐广福,近年78岁;最年轻的是易事特董事长何佳,今年36岁。黑鹰光伏统计发现,中国光伏上市企业董事长的平均年龄为53岁。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董事长15位。“八零后”董事长8位。

“十四五”开局,光伏产业迎来新的发展,这不仅体现在产业层面,更体现在资本层面。能不能上市,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意义重大,甚至事关生死。目前,排队IPO的光伏企业有15家左右。相信2021年,在继续扩产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在资本层面的竞争和淘汰赛会更加凸显。

七.光伏逆变器进入第五次大洗牌,竞争格局剧烈变化。

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中,逆变器的竞争历来激烈。从2018年531至今,逆变器行业的竞争格局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企业突然行踪难觅,一些企业加速发展。此消彼长中,2021年,一些排序可能又要有不小的变化了。

我们可以数出一大堆近几年“消失”或“易主”的逆变器企业,比如:茂硕电源、欧姆尼克、追日电气、科陆电气、江苏兆伏新能源、中兴昆腾、中电长城等等。此外,最近几年的市场竞争的一大“奇观”,是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陆续退出逆变器业务。

光伏逆变器行业的竞争极为残酷,甚至可以称为“血腥”。看看这组数据:2012年上海SNEC展会上,逆变器相关厂家多达439家;到了2013年则只剩下286家,而2013年4月至今,还出现在国内光伏逆变器采购招标的企业已仅有30家左右,而活跃在50%以上的国内招标项目的企业则已屈指可数。

根据以往的市场发展规律,一两年一次小洗牌,三五年一次大洗牌,进入光伏十四五前后,光伏逆变器行业的第五次大洗牌大调整正在提速。

中国的逆变器产业已经历四次大洗牌:

目前,中国的逆变器市场两大阵营已经形成:

新一轮洗牌到底有何特点和趋势?其一,借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的分析:市场会往分布式的微电网、家庭以及工商业等小型市场方面发展,同时,向大型电站项目的聚集也将更加明显。阳光电源将紧贴市场,将上述大小市场“两手抓”,迎难而上。简言之, 做大机的想抢占小机的蛋糕,做小机的也垂涎大型地面电站的份额。

其三,逆变器企业在资本层面的竞争愈加明显。过去两年时间,包括锦浪 科技 、上能电气、固德威等企业均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借由此加大技术研发、产能扩张与国际化布局,由此实现更大发展。是否上市,将很大程度影响逆变器企业未来的竞争力、话语权和生词存亡。

八.以下12种光伏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和风险,可能被洗掉。

“整体前景一片光明”这话根本不能概括整个行业发展的真实境况。就如《动物庄园》里的 游戏 ,强者吞噬了弱者,拳头大的打赢了拳头小的,商业竞争极其残酷。

结合最近一年多,大量光伏企业财报数据,以及此轮洗牌和调整的特点,黑鹰光伏认为,以下12种光伏企业很可能在新一轮的产业整合与竞争竞争中面临巨大风险,并很有可能被陆续被淘汰。

被低估的光伏玻璃龙头

1.超白玻璃行业进入门槛更高,市场参与者少

公司是国内超白玻璃的开创者和产品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引领行业发展。 在上市之前,公司就确立了发展高端产品的战略目标,2002年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利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600T/D超白玻璃生产线,将业务重心逐步向优质浮法玻璃、超白玻璃等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上转移。公司产品品质与性能得到行业及 社会 的高度肯定,在北京银泰中心、鸟巢、水立方、上海世博阳光谷、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大厦、金茂大厦、阿联酋的迪拜塔(哈利法塔)等地标性建筑均采用了金晶产品,彰显了公司产品的高端品质与实力。

超白玻璃性能更优,同时建设成本及生产成本也更高。 超白玻璃的含铁量仅为普通浮法玻璃的1/10,可见光透过率接近92%,比普通玻璃高6%,具有较好的透热性和热导率。超白玻璃的成分比普通玻璃更加均一,其内部杂质更少,从而大大降低了钢化后可能自爆的几率,安全性更高,因此应用领域也更高端。超白玻璃与普通浮法玻璃最大的区别在于透明度,为了降低玻璃中的杂质和含铁量,从原料供应到原料配比、混合、澄清等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把控,熔制时熔池的池底设计和设备选型也都有较为精细的标准。因此超白玻璃的生产对于技术和资金都有较高的要求,建设一条超白玻璃生产线所需资金远多于建设一条普通浮法玻璃生产线,同时超白玻璃的生产成本也更高,体现在原材料、能源、制造成本等各个方面。

国外玻璃巨头为了保证对市场的垄断,大都采取技术封锁手段,不对外转让技术及采用限产的营销模式,进一步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 目前只有少数企业掌握超白玻璃生产技术,国际有美国PPG、法国圣戈班、英国的皮尔金顿、日本的旭硝子等,国内除金晶 科技 外,有南玻、信义玻璃、旗滨集团等。目前全国超白玻璃在产总产能为12230t/d,公司有四条线生产超白浮法玻璃,总产能达2600t/d,占比21%。

相比于普通浮法玻璃,超白浮法附加值更高。 目前公司5mm超白浮法玻璃出厂价达202.5元/重量箱,同样规格的普通白玻出厂价146.5元/平米,较超白玻璃低56元,从毛利率水平来看,超白玻璃毛利率更高,2020年公司技术玻璃(其中主要是超白玻璃)毛利率27.6%,而普通浮法玻璃毛利率仅14.2%。

2.超白浮法渗透率快速提升,BIPV光伏幕墙或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超白浮法玻璃需求端仍较为强劲: 1)17年开始的地产新开工-竣工剪刀差仍未修复,2020年地产竣工恢复较慢,或与地产商资金状况有关,21Q1地产销售情况良好,新开工面积有所放缓,存量项目竣工有望加快,且交付期来临,我们预计21年地产竣工仍有望迎来修复;2)据随着建筑领域节能降耗要求不断提高,单位面积建筑玻璃需求有望逐步提升;3)随着 汽车 、电子行业20年底景气度回暖,带动 汽车 玻璃、家电玻璃需求增长,同时海外出口需求也有望好转。

超白玻璃在光伏产业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玻璃。 太阳能电池分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sc-Si)太阳能光伏电池、多晶硅(ms-Si)太阳能光伏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非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碲化镉太阳能光伏电池和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光伏电池三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一般使用超白压延玻璃,而超白浮法玻璃多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

BIPV光伏幕墙或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BIPV是一种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即光伏一体化,从施工过程来看,与建筑物同时设计、施工和安装,并与建筑物形成高度结合,其作为建筑物外部结构的一部分,既具有发电功能,又具有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功能,与建筑物形成统一体,因此,其对光伏组件的美观性、透光性、以及定制化等要求较高,而薄膜电池相比于晶硅电池韧性更好,可在柔性衬底上制备,具有可卷曲折叠、不怕摔碰、重量轻、弱光性能好等优势,更适合于BIPV市场。2020年我国公共建筑竣工面积约6.4亿平,我们预计未来竣工面积维持在6亿平左右,其中南立面可使用光伏幕墙的面积约6000万平米,若考虑采光顶、遮阳板、维护栏等部位,则实际需求面积更多,且我国存量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米,部分建筑也存在更新换代需求,未来若能解决薄膜太阳能组件的成本与效率问题,超白浮法玻璃新的成长空间将被打开。

布局马来西亚TCO玻璃项目,对接海外需求。 2018年8月金晶 科技 公告,以现金和实物出资的方式在马来西亚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总额约10亿元,一期建设1条500t/d背板玻璃生产线,配套联线钢化深加工,作为薄膜光伏组件的背板玻璃,二期建设1条500t/d前板玻璃生产线,生产TCO前板玻璃原片,项目预计于2021年陆续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收入82583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9375.91万元,投资收益率高达19.56%。

公司马来西亚项目主要对接美国FirstSolar公司,有望受益于美国薄膜组件需求增长。 此次马来西亚项目主要供应美国FirstSolar公司,FirstSolar系世界最大的薄膜光伏组件生产商,主要产品为碲化镉光伏组件,凭借其较低的生产成本、更好弱光性及更高的转换效率,近几年在薄膜光伏组件领域加速扩张。根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数据,全球薄膜电池所占市场份额自2010年起持续下滑,2018年降至3.2%,19年达4.4%,同比提升1.2pct,主要系FirstSolar产量增长拉动。目前FirstSolar已经占据全球薄膜电池近85%的市场份额,在需求最大的碲化镉薄膜电池领域市占率更是超过90%,公司2020年薄膜组件产量达6.1GW,同比增长8%,并规划2021年产量达到7.4-7.6GW,有望持续提振超白浮法玻璃需求。

3.20年开始布局超白压延产线,进军国内光伏市场

受益于“双碳”目标驱动,“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装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装机较19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然而下半年以来,光伏需求持续改善。在竞价、平价项目的推动下,国内光伏市场实现快速恢复,前三季度光伏装机同比就已实现正增长,第四季度在抢装潮推动下出现装机高峰。2020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48.2GW,同比增长59.5%,装机量连续八年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连续六年居全球首位。202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130GW,超出市场预期,其中中国是最主要的增长来源。2021年1-5月我国新增光伏装机9.91GW,同比增长3.76GW,全年有望突破60GW,长期来看,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下,我国新能源发电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装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价格方面,20年上半年3.2mm光伏镀膜玻璃出厂价维持在24-29元/平米,下半年抢装需求开始集中释放,带动价格快速上涨,年底涨至42元/平米,创 历史 新高。21Q1光伏玻璃价格仍维持在高位,同比20Q1高45%,但节后硅料价格连续攀升,下游组件厂商利润被进一步压缩,联合压价心理明显,同时随着20年抢装潮得结束以及部分新增产能的投放,供需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组件厂纷纷下调开工计划,造成光伏玻璃企业订单不足,库存小幅挤压,4月新单价格开始出现下滑,截至6月底,3.2mm镀膜玻璃主流价格已降至23元/平米,基本接近18年低位,5月末光伏玻璃原片毛利率仅4%,环比减少3.54pct,以企业纬度来看,一二线厂家尚能维持10-20%左右毛利率,对于三线厂家、老旧及小型窑炉来讲,已处于盈亏临界点,一方面价格下降幅度已几乎没有空间,另一方面若价格再次出现下滑,将加快小企业退出,有利于行业供给格局的优化,我们判断未来行业竞争将重点聚焦于成本的竞争,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公司2020年开始在宁夏、马来西亚等地布局超白压延光伏玻璃产能,预计生产线将于21年开始陆续投产。 2020年11月18公司发布公告,计划在宁夏石嘴山建设一条600t/d一窑三线光伏轻质面板生产线,采用压延工艺,预计2021年6月份投产,另外公司于2021年2月10日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亿元,用于宁夏及马来西亚光伏面板玻璃项目建设,计划在宁夏石嘴山建设两条日熔量1000t/d的一窑五线超白压延光伏玻璃及配套深加工生产线,产品为2.0mm~3.2mm太阳能光伏轻质面板,同时计划在马来西亚建设1条1000t/d一窑五线超白压延光伏玻璃生产线并配套深加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面板及背板玻璃,预计生产线将于22年年底或23年年初投产。主要光伏玻璃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尤其是安徽,当地超白压延玻璃产能占全国比重高达50%,公司产能建设完成后,将在宁夏地区形成日容量2600t/d超白压延玻璃产能,根据国家能源局,2020年三北区域新增光伏装机占全国总装机比重达64%,市场需求空间广阔,且西北地区最大的组件厂之一隆基股份在2020年进一步加快其组件产能的布局,公司已于2021年2月5日与隆基乐叶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咸阳隆基乐叶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银川隆基乐叶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大同隆基乐叶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签订光伏玻璃长单采购合同,履行期限截至2022年底,当前其他企业在西北地区布局光伏玻璃生产基地的计划较少,且宁夏石嘴山周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价格相对较低,公司生产成本势明显,叠加靠近下游市场,运输费用更低,预计公司将成为西北组件厂商的主要供应商,光伏业务放量可期。

4.光伏玻璃产能迎集中释放期,纯碱或供不应求

光伏玻璃产能迎来集中释放期,有望带动纯碱需求高增。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应用领域,占整个纯碱下游需求比重达42%。 供给端来看,我们认为再“双碳”目标下,纯碱行业准入条件有望逐步趋严,行业新增产能或有限。从投产情况来看,预计21-22年纯碱行业共存在392.4万吨的供给缺口。

2021年光伏新增装机60gw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1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同比、2021年光伏新增装机60gw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微信号:ymsc_2016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