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池 > 正文

电池

2022年锂电池销量(2020年锂电池的行业分析)

工品易达2022-11-15电池20

锂电池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是否是引起个股联动的原因

 

一、锂电池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说起锂电池也就要说到其原料锂矿,锂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冶炼、制冷、原子能、航天和陶瓷、玻璃、润滑脂、橡胶、焊接、医药、电池等行业。全世界有锂矿资源的国家不足十家,亚洲中国独有。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大规模的产业转型,锂矿在其中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拥有锂矿的国家更是可以主导锂矿资源的定价权,从而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锂矿一般诞生在盐湖中,目前超过一半的锂矿供给主要来源于南美的盐湖。比较遗憾的是,我国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其地理环境相对恶劣,气候也较为严寒,开采难度较大。2021年盐湖缇锂掀起了涨停风暴,以“西藏三傻”为代表的公司更是给出了几百倍的估值。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开采条件和开采技术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这些深埋在盐湖中的锂矿一时半会还难以转化为有效的估值

此外目前节节攀升的锂矿价格也改变了基本逻辑,2020年锂矿的涨价确实是源于对锂矿前景的预估,但自去年下半年后,锂矿的价格的上升很大一部分却来自囤积。全球许多企业为了避免无锂可用的局面开始大量进口锂矿,但这其中的很多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相关产品生产的能力,甚至生产相关产品的资质都没有,这些进口的锂矿全部都变成了库存,没有实际转化为产品。这种情况如果一直持续,那么这些囤积的锂矿就会成为定时炸弹,说崩盘就崩盘。基于此种逻辑,自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以来,锂矿产业链上的公司喋喋不休,在这个库存炸弹危机未消化之前,这种下跌的基调很难有改观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产业转型的风口是不变的。以我国为例,在打击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后,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必然是要向其他产业靠拢的。无论是新能车、新化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等等等,都离不开锂矿,这个基本逻辑是不变的。从长远来看,锂矿产业链尤其是我国目前在世界上具有优势的锂电池产业,还会赢来爆发,只是需要等待下一个风口,让市场消化一下目前的估值,让市场消化一下“库存炸弹”。下面具体介绍一下锂电池这条产业链

二、 锂电池产业链:

原材料——电池材料、电芯及PACK——应用领域

上游原材料: 正极材料:镍钴锰等、碳酸锂;电解液:六氟磷酸锂

中游电芯与PACK: 正极材料、电解液、充电站、电控、电机、BMS、负极材料、隔膜

下游应用领域: 消费电子领域、动力电池领域、储能领域

从锂电池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角度出发,找到锂电池 原材料 ( 碳酸锂 )供应商-天齐锂业 , 正极材料(其中就包含碳酸锂) 供应商-当升科技 ,以及 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供应商 -贝特瑞 ,比亚迪则涉及的是动力电池的应用领域 。 观察这四支票的联动情况

上游:天齐锂业(碳酸锂)

中游:当升科技(正极材料)、贝特瑞(负极材料)

下游:比亚迪(动力电池应用领域)

三、锂电池行业展望

展望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10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虽然芯片供需关系缓解可能会使得燃油车销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但电动车下游高需求已被验证,整体渗透率持续上行趋势不改,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22%。

2022年锂矿供给增幅约15-20%,显著低于目前市场预期的40%的需求增幅,2022年锂矿供需偏紧的格局很难改观,同时市场在供需紧张的状况下给予扩产幅度较大的公司更高的估值弹性。

电池企业将向下游传导部分成本,毛利提升叠加装机量的进一步增长,明年电池企业利润改善预期较为强烈,享受来自装机量提升和价格上涨的双重弹性,建议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中游材料环节或将出现分化。隔膜依然是最强赛道,供需偏紧的大背景下,扩产顺畅龙头企业将充分享受行业带来的红利,建议关注恩捷股份。 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 扩产幅度较大,在六氟磷酸锂价格拐头之后部分公司将体现出周期性,此时面临六氟-双氟的逻辑切换,优先布局双氟的企业将抢占先机,建议关注天赐材料、永太科技。 正极磷酸铁锂 在高性价比和储能放量的加持下还将持续领先,三元正极积蓄力量,静待2022底之后大圆柱电池放量以后的爆发、建议关注德方纳米、当升科技。负极在受能耗双控的影响下石墨化产能受限,供需关系改善,对于自备石墨化较高的负极企业来说是提升毛利和市占率的较好机会,建议关注璞泰来。

价格修复叠加一体化优势显现,电池盈利拐点已至:

量: 电动车与储能双轮驱动锂电池需求高增,预计2022年全球锂电池需求约908.4Gwh,同比大增52%,厂商订单饱满。

利: 售价端:21年Q4电池报价有所提升,电芯价格修复;

成本端: 头部电池企业在产业链中上游布局的产能将在2022年陆续投放,一体化优势逐步显现,降低原材料成本。

中游供需格局开始分化, 关注紧缺环节与低估值龙头:

隔膜与铜箔环节受制于设备供给,2022年新增产能有限,优质产能供不应求;

隔膜售价与铜箔加工费用有望提升带来利升逻辑,叠加终端需求催化,即将迎来量利双升。负极石墨化和PVDF受制于能环评限制,供需格局将维持紧平衡局面,享受高单位盈利。正极环节铁锂回潮,高镍提速,低镍三元或将加速出清,上游资源一体化布局,优质产能占比高的正极企业将具有相对投资价值。电解液随着产能的陆续释放,2022年将会是量升利减的逻辑;竞争格局恶化后成本为王,随着低端产能的出清,头部效应会进一步加强,关注估值较低,盈利能力具有强韧性的龙头。

2020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产量46.33万吨,同比29.56%。2021年1-9月中国16家负极材料企业产量为48.45万吨,同比增长101%,预计全年国内负极材料总产量约73万吨。一体化负极材料企业优势凸显,二梯队负极企业增速加快,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2021年中国头部负极企业优势继续保持,第二梯队企业在加速布局。2020年中国全球占比85%,预计2021年中国负极全球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90%。

2022年负极企业生产状况预判

当前行业格局:2020年TOP8企业占国内负极总产量的73%,

2021年中国负极产量预计超70万吨。负极行业TOP8企业在2021年规划的扩建计划超百万吨,新进入企 业也规划了40几万吨的产能,扩张产量是当前产量的2倍。新增产能4季度开始上线,预计2022年下半年石墨化产能得到有效缓解2022-2023年负极材料市场最大的风险可能来自原料市场

谈及锂电池产业链,可能就会有投资者发现其中 新能源汽车板块 也深受锂电池的影响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1年新能源累计销量244.6万辆,累计同比增168.0%;预计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300万辆,同比增长8%;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0万辆,同比增长47%,占乘用车的21.2%, 相当于2022年乘用车卖5辆车就有一辆新能源

此外汽车智能化是今年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机遇,2021年是汽车电动化大年,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龙头去年整体表现都非常强劲。(从钴,锂,隔膜,正负极,电解液)

2022年可能是汽车智能化大年,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龙头有望迎来机遇。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汽车智能化主要有两大核心方向:

个是智能座舱(德赛西威--决策层)

一个是自动驾驶系统。(中科创达)

智能驾驶是未来创新的航母,智能化,是模拟人的路径,分为:

---感知层(神经)

---执行层(四肢)

---决策层(大脑)

显然,这三层缺一不可,但决策层是智能驾驶之魂。

其实现阶段执行层和感知层有很多从0-1的渗透:譬如线控—空气悬架—摄像头,包括未来的激光雷达、滑轮底盘。

而进入到决策层的没有几个,由于未来芯片+系统会令决策层定义汽车,因此决策层相关的标的会具备高集中度。

汽车的高速渗透,车企的差异化竞争必将加速行业创新。因此这可以说是下一个“智能手机产业链”、是未来的星空和大海。

目前的锂电池行业发展怎么样?未来的发展趋势又会是如何的呢?

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国轩高科(002074);亿纬锂能(300014)等。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锂电池细分市场结构、全球锂电池区域分布、全球锂电池企业市场份额、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

全球锂电池细分市场:动力与储能锂电池的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锂电池的细分市场主要为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和消费锂电池,其中,动力电池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电力系统,消费电池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手机等消费电子。

从全球锂电池产量来看,动力锂电池占据了主要的产量份额,达到了70.8%,其次是消费锂电池,锂电池产量市场份额为22.2%,储能电池的市场份额最小,为7%。随着全球各国“碳达峰”战略的提出,全球各企业纷纷部署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线,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蓬勃发展有望推动动力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全球锂电池区域分布:中国占比达77%,欧洲扩张加速

根据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公布的数据显示,从产能来看,2020

年,中国在主导了全球锂离子制造市场,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占世界产能的约 77%,其次是美国,占比约为9%。

虽然,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预计,中国将在 2025

年继续成为锂离子电池制造的领先国家,但随着欧洲对制造设施的计划投资,其产能将大幅扩大,2025年,欧洲有望在成为世界第二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国,约占全球产能的25%。

全球锂电池企业竞争格局:LG化学、松下、宁德时代占据70%的市场份额

从企业产量来看,2020年1月至8月,

LG化学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市场份额为26.5%;其次是宁德时代,以25.8%左右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松下以20.6%左右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在排名前五的全球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中,中国企业达到两家,分别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市场排名为第二和第四,合计市场份额达到32%。

全球锂电池供给情况:电池工厂数量快速增长

2020年,全球处于不同规划建设阶段的锂离子工厂共有181家。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2020年全球锂离子工厂的扩建与上一年相比依然增加了50%以上。其中,2020年在建和规划的181家工厂中,有136家位于中国,其中大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工厂。

全球锂电池需求情况:2025年市场规模将翻番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价值约为405亿美元,预计2026年市场将以14.6%的GACR增长,达到近920亿美元的规模,超过2020年市场规模的一倍。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请预测一下未来几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动力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孚能科技(688567)、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澳洋顺昌(002245)、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207)。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与装机量、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国加氢站数量

1、动力锂电池呈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痛点待解决

——疫情影响下,动力锂电池需求保持增长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动力电池的研发重点,具有能量损失小、转换效率高、加速快等显著优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供需规模较2019年大幅提升,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为154.5

GWh,同比增长142.9%;出货量为220 GWh,同比增长175%。

——续航短、充电慢、安全问题为主要痛点

电气化是双碳愿景下交通动力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比内燃机汽车排放的废气更少,若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便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锂电池作为交通动力存在续航短的劣势。相较于燃油汽车而言,纯电动汽车存在的最大痛点便是续航里程,传统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可以开到600公里乃至更多,但普通的纯电动汽车只能跑200-400公里,而续航里程可达到500公里以上的高性能纯电车则将面临价格难以下调的困境。在雨天或低温天气,动力锂电池受环境影响明显,纯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还会进一步下降。

其次,充能耗时较长也是动力锂电池的一项短板。对比来说,传统燃油车仅需几分钟便能将油箱加满,而纯电动汽车即使是快充,充电至满格也需耗费一个小时左右,慢充耗时更是长达6-8小时。大幅上升的充能时间使得纯电动汽车使用体验感降低,是抑制动力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一大阻碍。

此外,安全隐患使得消费者望而却步。根据电动汽车用户联盟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一共发生过72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至少涉及25个品牌车企,38款不同车型,包括乘用车、客车,货车等多个不同用处车型。除了电池的自燃隐患外,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也存在诸多事故风险,例如“智能化”核心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失灵及辅助驾驶功能过度营销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2、氢燃料电池技术难度大,与锂电池互补为最佳发展方向

——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氢燃料电池在动力锂电池存在的续航短、充能耗时长、安全隐患等问题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而且氢燃料电池的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被认为是未来交通动力低碳化的一大发展方向。然而,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面临着技术难度大、催化剂成本高昂等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在交通领域落地的重要载体。从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仅有9246辆。可见,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市场仍不成熟,处于幼稚期。据工信部于2021年初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左右。

——中国加氢站建设慢,规模化应用困难

2016-2021年,中国加氢站数量逐步增长,但整体建设规模仍然较小。截至2022年3月底,中国加氢站有180座在运营、18座已建成,85座正在建设,148座规划建设。我国现有加氢站中多数投资规模超过1200万元,上海驿蓝金山加氢站甚至耗资高达5500万元。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和较长的投资回报期是我国加氢站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现阶段多数加氢站还处于亏损状态,存在终端用户用氢难、用氢贵的问题,终端需求增长乏力必然又反过来制约加氢站的建设与扩张。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但其配套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困难,也是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一大障碍。

注:饼图数据为截至2022年3月底最新数据。

——氢燃料电池在专用运输领域具备优势

分析发现,无论是动力锂电池还是氢燃料电池都存在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痛点,如何解决或规避痛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成为新能源交通动力发展的关键。寻找各自最合适的应用场景便是优势利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从销量结构来看,目前商用车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重点。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新增销量1894辆,商用车为绝对主力,其中客车1042辆、重卡777辆。

与燃油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零碳排放、转化效率高等比较优势;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长、充能耗时短、安全隐患可控等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决定了氢燃料电池在长距离、连续工作时间长、载重大等应用场景的适用性较高。而针对加氢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氢燃料电池发展可从应用场景清晰、行驶路线固定的专用车入手(例如物流车、环卫车等),利于加氢站的布置和建设。

——氢燃料电池在航空运输领域大有可为

民用航空碳排放规模占交通运输排放总量的10%左右,而且航空排放是在高海拔地区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是类似地源排放的2-4倍。可见,航空是交通动力降碳减排的重要抓手。

相较于锂离子电池而言,航空运输也是氢燃料电池的优势领域之一。氢能源的质量能量密度远超其他能源,且一个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可以比同等质量的电池电力系统多储存3-5倍的能量。要想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供应,除了通过技术研发提高能量密度外,一般还可通过扩大电池体积的方式实现,然而,飞机对动力系统的质量和体积均存在较大限制,动力电池在航空领域应用困难,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锂电池的有利互补。

总体而言,未来氢燃料电池将在长距离运输、专用车领域及航空领域发展较快,与锂离子电池形成良性互补。

3、燃油份额将逐步减少,但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完全取代

——“碳中和”目标下,燃油动力份额下降为必然趋势

“双碳”愿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降碳减排”相关目标规划,对新能源汽车在新增交通工具中的比例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未来燃油作为交通动力的份额必然呈现下降趋势。

——同款燃油车指导价普遍低于同款新能源车补贴价

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存在诸多障碍,高生产成本带来的高售价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来看,从低价低端到高价高端,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动汽车,其补贴后的价格普遍高于燃油版同款车型的指导价。以长安逸动以及逸动新能源为例,燃油版逸动的指导价为7.29-10.39万元,而逸动新能源(纯电)的补贴后指导价为12.99-14.99万元,即使政府对新能源车有补贴,新能源版的售价也比燃油版高出5.7万元。

注:指导价查询时间为2022年3月。

——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相较于燃油车而言,电动汽车的一大竞争优势为“绿色环保”。虽然纯电动汽车在排放上的绝对优势毋庸置疑,但值得思考的是,电能生产过程中的排放不可视而不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力格局仍以火力发电为主要途径,其中煤电发电量占比在六成以上。在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动汽车的部分排放被转移到了上游。

此外,电池的循环利用寿命较低,大量废旧电池处理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再度污染。根据绿色和平发布的《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21-2030年,中国退役的动力电池将超过700

GWh,虽可通过有效地梯次利用减少部分碳排放,但电池回收端带来的污染仍不可忽视。

可见,电动汽车的清洁环保更多的只是在使用阶段,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传统汽车厂商仍然在内燃机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

与此同时,内燃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朝着高效化、低碳化方向进步,发动机热效率提升是燃油车减少碳排放的主要路径。目前,全世界主流发动机的热效率在30%-38%的范围内,少数发动机的量产热效率突破了40%。比亚迪推出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3.04%,超越丰田、本田、马自达成为当前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助力燃油车节能减排,未来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燃油动力与新能源的环保效益差距有望缩小。相较而言发展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内燃机技术,或许仍会更受商业应用的青睐。

综上所述,未来传统燃油车可能会逐渐减少,但基于燃油车的价格优势和不断进步的内燃机技术,真实环保效益存疑的锂电动力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燃油动力。

4、未来或将形成燃油、锂电、氢燃料“三足鼎立”的格局

基于以上分析,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认为,燃油动力基于其长久以来积淀的稳定需求及部分性能的不可替代性,短时间内不会被新能源动力完全取代。锂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在各自的比较优势领域发展,可形成良性互补。未来几十年,交通动力市场或将由燃油、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三足鼎立”。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2年8月三元锂电装车量

10.5gwh。三元锂电是指正极材料使用镍钴锰酸锂或者镍钴铝酸锂的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根据查询国家电量管理局相关信息显示,三元锂电池2022年8月装车量为10.5gwh,占总装车量37.9%,同比增长97.1%,环比增长7.0%。

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

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

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其实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参股了中国最大的盐湖锂矿扎布耶盐湖,长期以来,比亚迪一直在加速布局上游锂资源。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

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1

引述消息人士表示,比亚迪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目前已达成收购意向。

消息人士表示,据比亚迪内部测算,该6座锂矿中,氧化锂品位2.5%的矿石量达到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锂可达100万吨,将可覆盖其未来逾10年电池需求。成本方面,每吨碳酸锂装车价格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下。

下游需求坚挺,年内将高位运行

4月中旬以来,国内市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52万元/吨降至46万元/吨,市场不乏看空的声音。

近期,某锂电上游材料商向时代财经表示,锂盐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到供应链影响,不少主机厂曾一度停产,需求也有所减少,这才促成了锂盐的价格回调。但总体来看,海外拍卖的锂精矿价格不断走高,锂盐价格难有大幅度下跌空间,待行业形势好转,价格仍会上行。

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4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较去年同期均有40%以上增长,但环比均下跌30%以上。随着华东地区复工复产加速推进,汽车产业链问题得到缓解。

“展望6月,碳酸锂两大主力下游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开工率将继续小幅上涨,在成本和需求的支撑下,碳酸锂市场或将稳步上调。”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矿分析师罗晓莉接受采访时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级碳酸锂价格3月份突破50万元/吨之时,市场有消息传出多家电池厂不买货、不接单对抗碳酸锂价格暴涨,事后多家电池厂均表示不存在前述情况。

据悉,锂盐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上下游供需错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7成,新能源浪潮下,国内产业链中下游扩产速度极快,但国外上游缓解却响应不及,上游产能远无法满足下游需求。

在天齐锂业股东大会上,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表示,相对而言,上游锂资源发展要迟缓很多。锂资源存在地域性特点,有不可复制的特殊性。上游扩产和开发都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现在上游资源的发展在加快,也得到了相应的机会和支持,“但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时间,供需格局达到真正平衡还需要时间。最终还是依靠市场来平衡。”

前述材料商人士称,预计明年年中或年底,整个市场能够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年内锂价预计维持高位运行,或将在45万元/吨~50万元/吨区间内震荡。”

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2

比亚迪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目前均已达成收购意向。消息人士称,据比亚迪内部测算,在这6座锂矿中,氧化锂品位2.5%的矿石量达到了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锂可达100万吨。同时他还透露,“在成本方面,每吨碳酸锂装车价格肯定是在20万元以下。”

相关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

近日,全球锂精矿价格走势“风向标”、澳洲著名的.锂矿供应商Pilbara年内第二次锂矿拍卖价格创下新高。Pilbara此次锂矿拍卖价位5955美元/吨,运费90美元/吨,共计5000吨,5.5%品位基准,计划2022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发货,折合碳酸锂成本约41.9万元/吨。与Pilbara在2021年7月的首次拍卖价1250美元/吨相比大涨376%。

此前的5月20日,国轩高科控股孙公司宜春国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4.6亿元的报价成功竞得江西省宜丰县割石里矿区水南矿段瓷土(含锂)矿普查探矿权。这是国轩高科在江西取得的第二个探矿权。值得注意的是,斯诺威矿业股权拍卖共持续了6天5夜,拍卖价格从335万元飙涨至20亿元,竞拍价达到起拍价的近600倍。

“斯诺威锂矿控股权拍卖成交价超20亿元,叠加对应股权下高达8.5亿元的债务,总体斯诺威锂矿的收购成本已高达28.5亿元,显示了新能源产业链对上游锂资源端整合的迫切需求与锂矿资源的紧缺,或将刺激市场引发对锂矿资源股的价值重估。”银河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华立表示。

整体来看,碳酸锂价格在今年3月达到高位之后有所回落,但由于市场整体的供不应求,锂价年内仍处于高位震荡态势。据中泰证券统计,上周(5月23日至29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保持不变至47.67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报价稳至49.1万元/吨,锂精矿价格上涨0.4%;

无锡电子盘碳酸锂期货价格上涨4.4%。机构预计,受供给端进口不及预期,以及需求端复工复产对于正极材料和锂盐原料的补库需要,锂价未来保持高位震荡的趋势较为明显。

安信证券分析称,供给端方面,由于国内部分厂家新增产能释放,锂盐供应整体处于稳中有升状态,但受限于海运等因素,4月碳酸锂进口不及预期;需求端方面,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3月中下旬以来中游去库即将告一段落,正极采购需求显著恢复,低库存带来新一轮采购需求增加或支撑价格回暖。

银河证券也表示,下游终端新能源汽车开工率的提升,有望带动产业链上游锂盐需求的边际改善。而因前期疫情打断正常排产与原材料采购备货的正极材料与电池厂商目前维持着锂盐原料的低库存,在下游需求逐步复苏下,锂电产业链整体对锂盐的补库行为或将拉动锂价新一轮上涨。

比亚迪收入6座非洲锂矿,可满足10年电池需求3

近日,澎湃新闻从消息人士处独家获悉,比亚迪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目前均已达成收购意向。

消息人士告诉澎湃新闻,据比亚迪内部测算,在这6座锂矿中,氧化锂品位2.5%的矿石量达到了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锂可达100万吨。同时他还透露,“在成本方面,每吨碳酸锂装车价格肯定是在20万元以下。”

产能将覆盖逾两千万辆纯电车型

据东吴证券研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每Gwh(100万度电)的碳酸锂使用量平均约为600吨。以目前主流纯电车型普遍60度的电池容量来计算,一辆纯电车型所需的碳酸锂约为36kg。

也就是说,这2500万吨矿石若被全部开采,可以满足2778万辆60度纯电车型的动力电池需求。若将电池容量为十几度的混合动力车型计算在内,这2500万吨矿石满足产能数量至少又翻一倍。

比亚迪2022年销量目标为150万辆,若以此计算,拿下的这些锂矿石,意味着比亚迪未来十余年都可以不必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行业角度来看,中汽协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500万辆,粗略估算,这些锂矿石也可覆盖至少数年的产能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在这6座锂矿中,有几座将实现在下个月出货,预计这些锂可在今年第三季度被搭载到比亚迪刀片电池中。

其实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参股了中国最大的盐湖锂矿扎布耶盐湖,长期以来,比亚迪一直在加速布局上游锂资源。盛新锂能于3月22日发布公告称拟引入比亚迪作为战略投资者,目前该定增项目已获证监会受理;5月17日,盐湖股份表示盐湖比亚迪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正在对提锂技术进行中试,待中试效果验证后,双方将协商项目启动。

不过,从现有公开信息来看,比亚迪如此阔绰地拟将100万吨碳酸锂纳入囊中也尚属首次。

阔绰出手有望为锂价降温

一位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近一年的锂价暴涨,远远不止供需关系逻辑就可以解释的,这背后存在着大量投机、炒作行为。车企在这个节点如此大手笔出手,已经不仅仅是自身战略布局的考虑,而是在代表行业向上游传达理性的声音。

2020年末,碳酸锂价格约为5万元/吨,而随着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大涨,碳酸锂一度在今年3月突破50万元/吨。反映在整车动力电池成本上的是一两万元的涨幅。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此前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碳酸锂涨价更多的是投机性因素;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更是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直言,锂价暴涨“有点像投机倒把”。

可以说,无论是车企还是电池企业都“苦锂价久矣”。

不可忽视的是,企业的巨大成本压力最终也传导到了消费端。2022年起,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经历了3次较明显的涨价潮,而在涨价公告中,车企无一例外都表示出了难以承受原材料涨势的无奈。不少专家担心,价格频频上涨将伤害到刚进入爆发期的新能源车市,最终锂矿商亦不能幸免。

随着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屡创新高,锂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愈加凸显。据了解,越来越多车企已经开始着手锂资源把控,包括收购锂矿、寻求战略伙伴、通过签署长期协议锁定供给,以及布局锂电池回收体系。

“一方面来说,新的勘探量和可采储量肯定还会继续增加,其实锂资源在自然界中丰度很高,完全充足。另一方面,动力电池退役潮也即将到来,加之电池回收技术已经较成熟,不久之后,存量锂将可满足很大一部分需求。而锂矿的供给,填补的则是增量。”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说,“对锂矿的依赖,今后将大幅减少。而‘天价锂’的情况更不可能长期存在,潮水很快将退去,等待这些囤积居奇者的将是一地鸡毛。”

2022年锂电池销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0年锂电池的行业分析、2022年锂电池销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微信号:ymsc_2016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