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底部钢筋做法(剪力墙钢筋图解拉筋布置)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如何处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都有明确的说明。
1、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为2层高和1/10层高中的较大值;
2、在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满足一定要求可以不设置);
3、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根据一二级抗震等级要求,不宜小于200mm,且不小于墙高的1/16。其他部位不小于160mm,当墙端头无翼或暗柱时不宜小于层高的1/12。
扩展资料: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1、剪力墙截面:一般部位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底部加强区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2、参数指标:
(1)轴压比: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7、8度时不宜大于0.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此项需在建模阶段控制)
(2)剪力墙配筋率: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
(3)剪力墙分布筋布置:
①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②分布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③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
4、 连梁
(1)截面:跨高比小于5为连梁,不小于5为框梁(楼面梁不宜支承在连梁上);
(2)连梁配筋时注意,只要一端与剪力墙在同平面内连接即认定为连梁,按连梁构造配筋,箍筋一律加密,上下纵筋配筋梁一样(考虑抗剪);
(3)一二抗震等级的连梁,当跨高比小于2.5时,应加配斜向交叉钢筋。
5、其它
(1)底部加强区范围:剪力墙结构从地下室顶板算起,范围可取底部两层和总高1/10二者的较大者;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范围从地下室算起,取至转换层以上2层,且不应小于房屋高度的1/10。
(2)墙肢与平面外的梁刚接时,可沿楼面梁轴线方向设置于梁相连的剪力墙、扶壁柱活在墙内设暗柱。设墙时,墙厚不宜小于梁宽;设扶壁柱时,截面不应小于梁宽;墙内设暗柱时,截面高度可取墙厚,宽度可取梁宽加2倍墙厚。
(3)暗柱或扶壁柱:箍筋直径,一二三级不应小于8mm,四级及非抗震时不应小于纵筋直径的1/4;箍筋间距,一二三级不应大于150mm,四级及非抗震时不应大于200m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剪力墙钢筋如何布置
剪力墙,一般分为暗柱与墙体。暗柱一般为两端,垂直向贯通整个墙体高度,钢筋大小多为12mm钢筋,具体详设计图纸,暗柱应设置箍筋,受力筋较多应根据数量设置多支箍。中间墙体设置双向钢筋,多为8mm大小,且应≥8mm。墙体钢筋应根据设计间距挂设拉钩,墙体的水平筋长度为包括暗柱的剪力墙长度,两端设垂直弯钩,拉钩应在绑扎好墙体钢筋后设置在最外层。
暗柱的钢筋搭接或焊接区域不应设置在梁下500或板面上500范围,墙体钢筋搭接区域没有限制,一般在板面上搭接,有利于钢筋的绑扎。
剪力墙要钢筋收口,怎么做效果最好?
这里所说的剪力墙不包括边缘约束构件,通常称为暗柱。剪力墙内竖向分布钢筋的搭接与剪力墙内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完全相同,搭接长度为地震锚杆长度的1.2倍。相邻节点应与一、二级抗震钢筋剪力墙底部竖向分布的钢筋搭接,节点错开50cm。接头的错开范围是接头两端错开50cm,不是接头的中心。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非底部加固部分或抗震等级为三级、四级的,剪力墙竖向钢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搭接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的1.2倍。
各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竖向配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错开35d,接头距地面高度500mm。一般这种做法比较少见,剪力墙钢筋直径较小,不利于使用机械连接。根据上述,墙体竖向或水平钢筋搭接长度为1.2Lae,与其他钢筋不同,搭接段错开500mm。而且由于连接区域都分布在暗柱范围之外,且在同一面墙上,所以要求墙体的水平钢筋要连续穿过墙角。这种方法在施工现场不常用,因为施工难度大,边角加固施工难度大。
即上下相邻的水平钢筋重叠分布在转角的两侧。这个节点类似于第一个节点,施工不方便,不推荐。第三个节点也采用搭接方式,但搭接位置在暗柱内部,搭接长度与上面不同。如果搭接是在转角暗柱位置。搭接方法是将墙角两侧墙体的水平钢筋延伸到剪力墙端部钢筋外侧,做成0.8Lae的转头“相拥”。进场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力学性能按规范规定复试。钢筋表面如有锈蚀,应在绑扎前清理干净,锈蚀严重的截面钢筋不得使用。堆放时,根据规格,使用零件和编号,加垫木堆放。建筑钢筋实行抽样复试检验制度,不合格者取消复试检验资格,按不合格材料退场。
同一厂家、品牌、规格的钢筋,每次进场钢筋数量大于等于60吨时,按现行有关规范划分批号,并执行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对于同一厂家、品牌、规格的钢筋,当每辆进场车辆的数量小于60吨时,每辆进场车辆的数量视为一个检验批。钢筋在现场存放时,不同厂家、等级、规格、批号和检验状态的钢筋应堆放整齐,并在明显的地方做好标记。标志内容应包括制造商、产品等级、规格、批号和检验状态等信息。检验合格后、检验结果出具前严禁使用钢筋,不得提前拆除产品合格证(标签)和包装。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钢筋要求?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结构设计中,对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高度有明确的说明,由于该部位是剪力墙很重要的部位,因此,在施工中应该有更多的关注。
1、看清楚设计文件中确定的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
2、在底部加强区部位,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会比非加强区
部位的小。
3、在底部加强区和非加强区转换的楼层,一般会出现结构变截
面,钢筋直径变换等,参建各方应引起注意。
4、约束边缘构件中的箍筋和拉筋的间距,一级抗震时不大于100mm,二级抗震时不大于150mm。
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钢筋构造要求?
1.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当剪力墙高度超过150m时,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10。
2.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
3.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时,其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2;其他部位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应小于180mm。
4.按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160mm,各排分布钢筋之间的拉接筋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的拉接筋间距尚应适当加密。
5。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截面高度hw不宜小于截面厚度bw 的5倍;当hw/bw小于5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力设计值的轴压比,一、二级时不宜大于本规程表7.2.14的限值减0.1,三级时不宜大于0.6;当hw/bw不大于3时,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底部加强部位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一般部位不应小于1.0%,箍筋宜沿墙肢全高加密。抗震设计时,剪力墙主要根据抗震等级,墙肢高度和有否底部部分框支结构等条件,确定底部加强部位高度。
扩展资料:
1.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2.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3.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剪力墙
关于剪力墙底部钢筋做法和剪力墙钢筋图解拉筋布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微信号:ymsc_2016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