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冲击试验标准(油漆冲击强度是多少)
油漆界油测试标准
GB 1720-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9271-200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865-1997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
这几项是专门测试漆膜能力的国家标准,可以从里面看一下
三防漆有哪些检测标准?
三防漆的检测标准,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统一标准,企业一般都参考国家的多个标准(GB)及IPC的一部分,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订符合自己的企业标准,根据多家大型上市集团公司的使用情况来看,往往企业自订的标准要求,都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及IPC标准,具体如下:
1.附着力(参考GB/T9286 -1998标准:划格实验法,0级最高)
2.盐雾试验(参考GB/T 1771-2007标准:验证产品的安全性能。标准72h ,企业需供应商配合极限实验达1000h)
3.吸水率(参考GB/T 1738-1979标准:验证产品的防护、安全性能)
4.潮湿环境下的绝缘电阻(参考IPC-TM-650 2.6.3.4A标准:验证产品的绝缘安全性)
5.防霉性(参考IPC-TM-650 2.6.1标准:28天霉菌测试,0级最高)
6.耐候性/冷热冲击试验(参考IPC-TM-650 2.6.7.1A标准:IPC标准100次循环,企业需供应商配合极限实验达600次循环 )
7.耐酸碱性测试(参考GB1763-1986标准:漆膜无异常)
8.击穿强度(参考GB1981.2-2003 标准:验证产品的绝缘性能)
9.腐蚀性(参考IPC-TM-650 2.6.15标准:试验样件无腐蚀 )
10.气味要求 (企业自订标准:气味小,无刺激性不愉快的气味)
11.毒性要求(参考JIS K0123-200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通则标准:不仅要符合RoHS、REACH指令,还要求不含有苯 、 甲苯、二甲苯、乙苯、丙酮等毒性物质)
12.漆膜的柔韧性(参考IPC-TM-650 2.4.5.1标准:需漆膜折弯180度无裂纹)
13.耐硫化试验(企业自订测试标准:验证产品长期的防护性能,硅胶类产品由于其分子结构的本身原因,分子间隙较大,该项试验无法通过。硅胶类产品散热性能好,但空气中的潮气、硫化氢等气体长期由分子间隙里不间断的侵蚀,导致板底的逐渐硫化腐蚀,目前一些大型公司已逐步认识到该产品的缺陷,对于使用寿命有要求的产品已禁止使用。)
14.耐热性(企业自订标准:固化后的漆膜置于温度为65±5℃,湿度为90~95的恒温箱168h,漆膜应无异常。验证产品的耐候性能)
15.阻燃性(需防火阻燃认证,阻燃等级为94V-0:验证产品的阻燃性能)
16.耐油性(参考GB1739-1979标准:验证产品的环境适应及安全性能)
17.卤素含量(参考IPC-TM-650 2.3.35标准:特殊的环保要求)
18.酸值(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安全性能)
19.粘度(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使用便捷性)
20.稳定性(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使用持久性)
21.漆膜的干燥时间(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使用的高效性)
22.体积电阻率(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安全性能)
23.电气强度(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安全性能)
24.介质耐压(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安全性能)
25.密度(参考ISO 2811.4-2011标准:验证产品供货的一致性)
26.红外光谱测量(参考GB/T 6040-2002标准:验证产品供货的一致性)
三防漆检测标准中还应规定供货商的出厂检验项目和定期型式实验项目,要求提供第三方测试报告,确保三防漆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当然任何一款三防漆产品本身具有它的特性与使用工艺要求不同产生防护效果也不同。同时,含有溶剂型三防漆作为危险化学品要求提供生产厂家提供合法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环保排污证等资质证明,并进行严格的现场质保体系审核;如果是销售含有溶剂类型三防漆也必须提供危化品经营许可证,拥有这样正规资质的合作商才更具放心!
油漆检测标准,国家是怎样定义的
油漆是油性涂料的一种,市面上所有销售的油漆都是有检测标准的,油漆检测标准是重要的,因为大部分的油漆都是含有甲醛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如果油漆还有的有毒物质含量过高,致命危险。尤其是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建筑材料,属于油性材料的是不溶于水的,而且是具有挥发性的。大家知道油漆的检验标准是什么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油漆的检测标准。
一、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GB 5206.1)在色漆和清漆词汇标准的基{HotTag}本术语中,涂料是被这样定义的: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称。现合成树脂已大部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故称为涂料。
二、对于上述定义,有以下两点看法:
1、此类材料之所以称涂料不称油漆,更多的是由于油漆品种及类别的发展所致,是因为油漆名称已涵盖不了行业现有的各类产品,而涂料一词可全部覆盖行业的各类产品,使用涂料名称更准确、更科学。如粉末涂料产品就不宜使用油漆的称谓,涂料与油漆在这里已不可互换。所以,涂料可涵盖固体的粉末涂料和液体的油漆,而替换却不行,因此标准中的解释并不很到位。
2、标准中对涂料术语中的“注”:即“在具体的涂料品种名称中可用‘漆’字来表示,如调和漆、厚漆等”也有些不妥。因为实际上“漆”字不但用在具体的涂料品种中,也同样大量地用在涂料的类别中,如丙烯酸漆类、聚氨酯漆类等,还大量用在应用领域的泛指中,如防腐漆、汽车漆、船舶漆等。其实,除个别情况外,涂料与漆二词就是通用的,它并不特指在具体的品种中才可表示。
三、因此它们的定义可为:
涂料: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的总称。包括油(性)漆、水性漆、木器漆、粉末涂料、木蜡油。
油漆:以有机溶剂为介质或高固体、无溶剂的油性漆。
以上就是油漆的检测标准介绍,大家现在知道什么是油漆了吗?油漆的检测标准大家了解了吗?油漆的颜色也是比较多的,大部分用于室内涂抹的油漆都是白色的,选择邮寄的时候要根据家具装饰风格去选择颜色类型,不同颜色的油漆可以打造出不同的室内效果。油漆的品牌,在国内也是有很多的,我们要选择一些甲醛含有量比较低的游戏品牌。可以选择一些绿色油漆品牌。
涂料测试标准哪个清楚
1. 附着力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1720-1979 ( 1989 ))
《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 5210-2006 )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286-1998 )
《用胶带试验测定附着力》( ASTM D3359-2008 )
2 .外观和透明度 《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 GB/T 1721-2008 )
3. 颜色 《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 GB/T 1722-1992 )
《透明液体 加氏颜色等级评定颜色 第 1 部分:目视法》( GB/T 9281.1-2008 ) / (ISO 4630-1:2004)
《透明液体 以铂 - 钴等级评定颜色 第 1 部分:目视法》( GB/T 9282.1-2008 ) / (ISO 6271-1:2004)
《透明液体的颜色(铂钴法)》( ASTM D1209-2005 )
4 .粘度 《涂料粘度测定法》( GB/T 1723-1993 )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GB/T 2794-1995 )
《 涂料黏度的测定 斯托默黏度计法 》( GB/T 9269-2009 )
5 .流出时间 《色漆和清漆 用流出杯测定流出时间》( GB/T 6753.4-1998 )
6 .细度 《涂料细度测定法》( GB/T 1724-1979 ( 1989 ))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 研磨细度的测定》 ( GB/T 6753.1-2007 )( ISO 1524:2000 )
7 不挥发物含量 《色漆、清漆和塑料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1725-2007 ) / ( ISO 3251:2008 )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2793-1995 )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8 .遮盖力 《涂料遮盖力测定法》(GB/T 1726-1979 ( 1989 ))
9 .干燥时间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28-1979 ( 1989 ))
《涂料表面干燥试验 小玻璃球法》(GB/T 6753.2-1986 )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 16 )
10 .摆杆硬度 《色漆和清漆 摆杆阻尼试验》 (GB/T 1730-2007 )
《色漆和清漆 摆杆阻尼试验》(ISO 1522:2006 )
11. 柔韧性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31-1993 )
12 .耐冲击性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 1732-1993 )
《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 ( 耐冲击性试验 ) 第 1 部分:落锤试验 ( 大面积冲头 ) 》 ( GB/T 20624.1-2006 ) / 《色漆和清漆 快速变形(耐冲击性)试验 第 1 部分:落锤试验(大面积冲头)》(ISO 6272-1:2002 )
《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 ( 耐冲击性试验 ) 第 2 部分:落锤试验 ( 小面积冲头 )》 ( GB/T 20624.2-2006 ) / 《色漆和清漆 快速变形(耐冲击性)试验 第 2 部 分:落锤试验(小面积冲头)》(ISO 6272-2:2002 )
《有机涂层抗快速变形(冲击)的试验》(ASTMD2794-1993(2004) )
13. 耐水性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33-1993 )
《色漆和清漆 耐水性的测定 浸水法》( GB/T 5209-1985 )
14 .耐热性 《色漆和清漆 耐热性的测定》(GB/T 1735-2009 )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 6 )
15 .耐湿热性 《漆膜耐湿热性测定法》(GB/T 1740-2007 )
16. 灰分 《色漆和清漆,颜料含量的测定 第 2 部分:灰化法》( GB/T 1747.2-2008 ) (ISO 14680-2:2000)
17. 腻子膜柔韧性 《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48-1979 ( 1989 ))
18. 稠度 《厚漆、腻子稠度测定法》(GB/T 1749-1979 ( 1989 ))
19 .回粘性 《漆膜回粘性测定法》(GB/T 1762-1980 ( 1989 ))
20. 耐磨性 《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GB/T 1768-2006 )( ISO 7784-2:1997 )
《涂料耐磨性测定 落砂法》(GB/T 23988-2009 )
《落砂法测定有机涂层耐磨性》(ASTM D 968-2005 )
21. 打磨性 《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GB/T 1770-2008 )
22. 耐盐雾性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1771-2007 )( ASTM B117-2007 )
gjb三防漆喷涂标准
一、三防漆的工艺标准国标暂时没有专门的标准,IPC有专业的三防漆标准(IPC-CC-830B)。国标可以参考HG/T2003-91《电子元器件漆》油漆的一些基本性能可以参考绝缘漆的国标,三防性能可以参考军方标准(耐高低温冲击,耐盐雾性,耐水性,防霉菌)
二、三防漆的检测标准,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统一标准,企业一般都参考国家的多个标准(GB)及IPC的一部分,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订符合自己的企业标准,根据多家大型上市集团公司的使用情况来看,往往企业自订的标准要求,都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及IPC标准,一般三防漆有20多项检测项目,具体如下:
1.附着力(参考GB/T9286 -1998标准:划格实验法,0级最高)
2.盐雾试验(参考GB/T 1771-2007标准:验证产品的安全性能。标准72h ,企业需供应商配合极限实验达1000h)
3.吸水率(参考GB/T 1738-1979标准:验证产品的防护、安全性能)
4.潮湿环境下的绝缘电阻(参考IPC-TM-650 2.6.3.4A标准:验证产品的绝缘安全性)
5.防霉性(参考IPC-TM-650 2.6.1标准:28天霉菌测试,0级最高)
6.耐候性/冷热冲击试验(参考IPC-TM-650 2.6.7.1A标准:IPC标准100次循环,企业需供应商配合极限实验达600次循环 )
7.耐酸碱性测试(参考GB1763-1986标准:漆膜无异常)
8.击穿强度(参考GB1981.2-2003 标准:验证产品的绝缘性能)
9.腐蚀性(参考IPC-TM-650 2.6.15标准:试验样件无腐蚀 )
10.气味要求 (企业自订标准:气味小,无刺激性不愉快的气味)
11.毒性要求(参考JIS K0123-200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通则标准:不仅要符合RoHS、REACH指令,还要求不含有苯 、 甲苯、二甲苯、乙苯、丙酮等毒性物质)
12.漆膜的柔韧性(参考IPC-TM-650 2.4.5.1标准:需漆膜折弯180度无裂纹)
13.耐硫化试验(企业自订测试标准:验证产品长期的防护性能,硅胶类产品由于其分子结构的本身原因,分子间隙较大,该项试验无法通过。硅胶类产品散热性能好,但空气中的潮气、硫化氢等气体长期由分子间隙里不间断的侵蚀,导致板底的逐渐硫化腐蚀,目前一些大型公司已逐步认识到该产品的缺陷,对于使用寿命有要求的产品已禁止使用。)
14.耐热性(企业自订标准:固化后的漆膜置于温度为65±5℃,湿度为90~95的恒温箱168h,漆膜应无异常。验证产品的耐候性能)
15.阻燃性(需防火阻燃认证,阻燃等级为94V-0:验证产品的阻燃性能)
16.耐油性(参考GB1739-1979标准:验证产品的环境适应及安全性能)
17.卤素含量(参考IPC-TM-650 2.3.35标准:特殊的环保要求)
18.酸值(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安全性能)
19.粘度(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使用便捷性)
20.稳定性(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使用持久性)
21.漆膜的干燥时间(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使用的高效性)
22.体积电阻率(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安全性能)
23.电气强度(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安全性能)
24.介质耐压(参考GB/T 1981.2-2009标准:验证产品的安全性能)
25.密度(参考ISO 2811.4-2011标准:验证产品供货的一致性)
26.红外光谱测量(参考GB/T 6040-2002标准:验证产品供货的一致性)
关于工业油漆喷涂效果的标准
工业喷漆质量及效果检验标准:
1、除锈彻底而无填腻或施喷。
2、腻层厚度不大于3mm(指在面积大于0.01平方米范围内)。
3、腻层无开裂、起泡、脱落现象。
4、各边角平整、光滑、过渡园顺。
5、漆层厚度一致,无脱层、开裂。
6、橡胶件、电器线路、装饰件、玻璃及其他非油漆部位不沾油或油雾等。
7、无错喷杂色。
8、施喷底漆前,底盘处理清洁。
9、同一批次产品的光泽、纹理一致,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公司确认的色板一致。
10、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及产品的侧面和后面要求:在表面50平方厘米的面积内高度高于1毫米的凸点不得多于3处,漆面光滑、无起泡、流痕、返白、桔皮、变色、裂纹、剥落、绉纹,无杂物,色泽统一。
11、产品的底面要求:在表面50平方厘米的面积内高度高于1毫米的凸点不得多于7处,漆面光滑、无起泡、流痕、返白、桔皮、变色、裂纹、剥落、绉纹,无杂物,色泽统一。
12、产品的内部表面要求:不允许有肉眼看明显的掉漆、脱层、漏底、预处理不良有锈。 13、 附着力每批检验1~2件,用锋利刃口的刀片,在涂膜上切出每个方向是6至11条切口的格子图形,切口间隔2mm,长度约20mm,再将格子区域的切屑用软纸清除,用透明胶带将格子区全部覆盖,用手摩擦胶带,确保已完全粘牢后,拿住胶带的一端,沿着与原位置尽可能接近180°的方向迅速将胶带撕下,用肉眼观察,损伤的区域不大于格子的5%。
油漆冲击试验标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油漆冲击强度是多少、油漆冲击试验标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微信号:ymsc_2016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