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受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进入受限空间施焊应该怎么做)
受限作业注意事项有哪些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一、通风、置换或清洗
1.设备、管道先降温、降压后,切断与外界相连接阀门,然后打开受限空间(容器或管道)与大气相连的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连的设施,使之与大气相连通,自然通风。
2.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3.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禁止向受限空间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5.根据受限空间使用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置换,或用水对容器进行清洗;并达到下列要求:
(1)、氧含量19.5~21%(体积百分数),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
(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2.1-2007的规定;
(3)、可燃气体或蒸汽: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10%时,其被测浓度应≤1.0%;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应≤0.5%;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应≤0.2% 。
二、安全隔绝
1.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管道隔绝可采用拆除一段管道或在管道的法兰连接处插盲板(盲板处应挂牌标识),不能只是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的办法,使之与其他设备或管道隔离,防止有害气体或物质进入受限空间,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孔、洞进行严密封堵。
3.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设备用电设备时,应先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或挂接地线并加挂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三、 取样分析、监测及监护
1. 作业前半小时应对受限空间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2.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部位取样。
3.分析合格后30分钟未进入作业或作业中断超过30min都应重新进行取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4.作业人员(作业前要清楚知道作业存在的危害、风险及注意事项)在作业的时候,受限
空间出口处必须有专人(技术人员或安全员)进行监护,监护人员不能随意脱离监护现场,应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系,及时掌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情况,以保证容器内作业人员遇到危险时能及时得到救援,也可以阻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误入发生安全事故。
四、个人防护措施
1. 在缺氧或有毒的环境中作业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必要时还应栓带安全绳;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2.在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
3.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防护用品。
4.在产生噪声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5.在严重缺氧或有毒物质浓度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长管式防毒面具(禁止使用一般的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长管的进气口在无毒的新鲜空气环境,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长管的进气口同样也要专人监护,以免出现意外。
五、照明及安全用电
1.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受限空间照明用电电压应小于等于24V,在潮湿容器或狭小空间内应小于等于12V。
2.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
3.作业环境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严禁携带手机等非防爆通讯工具和其它非防爆器材。
六、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 受限空间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警示线。
2.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作业;进入受限空间如涉及用火、高处、临时用电等作业时,必须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3.作业前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使之清楚作业存在的危害、风险及注意事项。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安全应急处置措施和配置必要的救援设施和消防器材等。
[img]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注意哪些事项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扩展资料:
危化品使用场所安全检查“十要点”
1、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相应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告知卡;
2、产生可燃蒸汽、有毒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与其他区域隔断;
3、产生可燃蒸汽、有毒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采取有效抽排风;
4、散发可燃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5、使用易燃液体和散发可燃蒸汽的作业是否远离火源热源;
6、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使用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7、是否使用容易产生火花的铁制工具进行敲打、开启、搅拌作业;
8、是否违章使用白电油等挥发性溶剂擦拭、清洗生产设施设备;
9、生产线使用危险化学品是否采用专用容器瓶分装并标示;
10、生产车间是否超量存放危险化学品(远远超出当天用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深圳启动涉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需注意哪些问题
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 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2、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 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企业应当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 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必须加强个人防护,在没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情况下 不准许进入。最好先对现场的环境空气进行检测,并采取通风、佩戴防毒面具 等措施。
4、在进入井、坑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佩戴氧气呼吸器面具,使用信 号联系,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 作业。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注意哪些事项?
作业前:
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可采用动物(如白鸽、白鼠、兔子等)试验方法或其它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
根据测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并记录所采取的措施要点及效果。
在每次作业前,必须确认其符合安全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作业中:
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12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在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当发现缺氧或检测仪器出现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危险作业,作业点人员应迅速离开作业现场。
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当发现有缺氧症时,作业人员应立即组织急救和联系医疗处理。
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在通风条件差的作业场所,如地下室、船舱等,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将灭火器放置牢固,禁止随便启动,防止二氧化碳意外泄出,并在放置灭火器的位置设立明显的标志。
当作业人员在特殊场所(如冷库、冷藏室或密闭设备等)内部作业时,如果供作业人员出入的门或盖不能很容易打开且无通讯、报警装置时,严禁关闭门或盖。
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参考资料
第一文库网:
焊工受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进入受限空间施焊应该怎么做、焊工受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微信号:ymsc_2016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