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油漆 > 正文

油漆

吉人吴王油漆盐城(吴江油漆店)

工品易达2022-10-14油漆11

晋中埋葬死人的风俗

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长辈的丧葬礼仪。《论语·学而》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其中“慎终”,即指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孟子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在“ 送死重于奉生” 观念的支配下,早在春秋时期,丧礼已经形成一整套礼仪。从初终到大殓、殡葬、葬后,约有40余项。以后历代传承,虽有简化衍变,但主要程序却一直相沿未改。山西晋中大体遵循着这一套程序。­

一、初终­

亡人气绝后,都讲究趁其身体未僵硬时,以最快的速度为死者换上预先特制的“寿衣”、即“送老衣”。还有些地方是在绝气之前就提前换好了。这是因为死者身体僵硬后,替换衣服会更为困难。“寿衣”包括单衣、夹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其件数用单数不用偶数,忌用兽皮、毛料及灰色布料。替换下的衣服,地讲究随手撂在房顶,待安葬时烧掉或任其日晒雨淋,不再处理,以祛除不祥。­

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后,还要理发、洗涤,进行整容,在死者的袖筒里放一些纸钱和面粉与头发揉成的圆球,然后用麻披把袖口和裤腿口扎住,称之为“打麻伴”。晋中祁县等地则在死者左手放一串与死者岁数相等的小面饼,名为“咬牙饼子”;再在死者右手放一条鞭子或拂尘;把死者咽气后烧化的锡箔用纸包好,放入死者怀中;最后再给死者搂上一条麻披拧成的带子。人死后魂归地府,纸钱、锡箔是用作盘缠的;去地府要经过恶狗村,有面球、面饼和鞭子就能够抵御恶狗的扑咬。沁县一带把装在死者袖子里的小面饼,就称为“打狗饼”。­

死者绝气后,口中还要放入一枚古铜钱,叫做“口含钱”。这一习俗由古代“含玉”的丧礼衍变而来。死者的亲属不忍死者空口而去,在其口中放入玉石一类物品和谷物。后来一些地方直接把饭放在死者口中,则名为“ 含饭”。都是认为死者口中含钱 、含饭入殓,这样到阴间才不会挨饿。­

给死者装束好以后,家人即将其从床榻上移置到一块木板上。讲究“男正女侧”,即男性死者仰卧 ,女性死者侧卧 。这叫做“停丧” 或“ 停尸”。安置之后,要有一块布盖在死者脸上,俗称“打善面纸”。蒙面布也好,蒙面纸也罢,古代都称为“面衣”,据说春秋时的吴王夫差是始作俑者。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夫差不听伍子前的劝谏,以至国破身降。临死时觉得不好意思在阴间再见到先死去的伍子胥,让人给他脸上蒙了一块绢帛才咽了气。人们沿用这一习俗,却不是因为死者生前做了什么亏心事,而羞于在阴间见到先死的人。有的说,是家人不忍见死者之面;有的说,是由于死者咽气后面容不太好看。其实都是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让死者安息。以上这些程序是传统丧礼中的“小殓”。­

在为死者寿衣时,讲究不能哭。认为死者正在绝气之际,哭迷了路,死者的灵魂就无所归宿;或者认为泪水落在死者身上,会出现走尸、僵尸等不祥事故。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安放停当后,全家男女老少这才大放悲声,嚎啕痛哭,并烧化纸钱,俗称“烧倒身纸”、“下炕纸”。至死者去世的傍晚烧纸,称为“烧黄昏纸”。其意在于以金钱贿赂阎王,买通小鬼,放死者灵魂附体,重回人世。烧过纸钱以后 ,久久不见死者复生 ,家人才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俗称“嚎丧”。­

死者小殓之后,家人请来同族长辈和邻里乡亲,共同商定丧葬事宜,然后亲自去或请人去亲友家报丧。长辈去世,儿孙要身穿孝衣,手持哭丧棍,奔赴亲友家叩头报丧“送孝”。­

死者的家门口要贴白纸黑字的讣告 ,又叫“ 门状”,写明死者生卒年、月、日与殡葬安排等事项。晋中祁县一带要在街门上糊白纸,死者为一户之长,而且年龄已进入古稀之年,街门满糊以白纸;如不足60岁,或夫妇有一方健在者,只能糊半边街门,一般是男左女右;死者如系小辈,双亲尚在,则只能在门额垂贴一张白纸。晋南是把纸折叠起来剪成条状花絮,死者多大岁数,就剪几条,然后悬挂在大门外。停尸期间,死者头前或脚后要点油灯或蜡烛,俗称“引魂灯”,又叫“ 指路灯”、“ 路灯”、“长明灯”。阴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亡灵要借助于灯光才能看清道路。同时,还要不时烧化纸钱,并把纸钱灰装在瓦罐内,留待入葬时与棺木一起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阴间使用。这叫做“烧倒头纸”。死者身边放一瓦盆,每次祭奠时都要往里放一些酒食,也留待入葬时埋入地下,认为这样死者在阴间就不会成为饿鬼。这叫做“倒头饭”。­

死者咽气的当天夜里,要前往本地的土地庙、城隍庙或五道庙举行一种仪式,“ 压魂”“ 告庙”,意思是向阴间报到。在鼓乐吹打下,死者的儿子用盘端一张纸,进庙磕头拜礼后 ,把纸放在香炉内,俗称“ 纳纸”。

在死者亡故的第二天夜里,介休一带讲究家人绕街行走,一边烧化纸钱,一边嚎啕痛哭,称为“知死”或“寻魂”。榆次等地则在本院土地神前设香案,烧化纸钱 ,焚烧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 ,全家人痛哭尽哀,名为“点化钱”。­

停尸期间,要有人在一旁守护,严防猫、狗等活物跳越其上;如果是在夏季,又要防电闪雷鸣,意恐“惊尸”、“炸尸”。沁县等地预防的办法是在死者身上放置刀、秤等镇物。­

入殓­

入殓用的棺材,以木棺为主。木材以木质坚硬的柏、樟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以柳木的为最一般。晋中祁县一带讲究不论何种木质,在棺前挡板上必用柏木,至少也须镶嵌一条。板材时兴厚大,最厚者六寸,拗五(五寸五分)以上均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底、盖、侧均为整块者称为“独幅”,若干块拼合的则分别以其所拼块数称为“X 块头”。整个棺形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棺木外涂油漆,有黑、紫、红、黄几种颜色。不到50岁的死者,棺木涂以朱漆,称为“红棺”;50岁以上的多涂金黄色,称为“金棺”。棺木外面一般有彩绘图案,上等木材更以木质本色为底,作素色推光漆画,显得金碧辉煌。图案一般为百寿图、四季图、二十四孝图或“万字不断头”。棺木前头正面绘云纹莲台,书写“X X 之灵枢”;小头绘香鼎、燃香,有的地方则画白菜。有的棺木前头正面还写有“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语句。棺木内涂以松香或用黄麦纸裱糊,取的是“黄金入柜”、“遗泽子孙”之意。棺木内还要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雁北平鲁、晋中祁县等地,在棺木内底部另附一块凿有七个孔的衬板,叫做“七星隔板”,表示死者“ 驾鹤仙去,身入西天”。棺底 ,晋中祁县一带铺以石灰、五色绸、线、五谷,再放上七枚铜钱、七块生铁,铺上金箔纸剪成的钱状物七张,然后铺上褥子。­

入殓时,要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讲究把死者的头部用红布围上,然后由其长子抱头,另外4人或6人抬身体,脚先头后出屋。屋外用毯子遮阳或打伞,称为“上不见天”。入棺时,死者的脚要先进 ,然后平放棺内 。原来死者袖口和裤脚系的麻披,这时要解掉。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馒头;在女性死者的双手都放上馒头。鞭子称为“打狗鞭”,馒头称为“打狗干粮”。晋中祁县等地,死者头部要枕一种特制的凹型空心枕,上绘日月、山川、花卉图案,枕中实以线香、五谷等。死者身上再铺七张银箔,最后从头到脚蒙红布七尺,此布须由已嫁女儿置备,俗称“铺儿盖女”。­

给死者铺盖停当以后,棺内还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但绝对禁止放人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之类。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

人殓完毕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仍留缝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阴阳先生择定的时辰盖棺。­

盖棺、又称“合棺”喻,家人、亲友齐集,揭去死者脸上的蒙面布或纸,向死者告别 。死者如系女性 ,还要请其外甥或娘家人检视穿戴、铺盖,看有无异议。然后正式盖棺楔钉,家人、亲友跪拜告别。晋中祁县一带,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盖的红布由脚部往下拉,露出颜面,然后顺势把红布撕下一条,迅速合盖落木锁、即棺盖与棺身之间的榫卯。钉棺一侧用钉七枚,每颗钉子上把撕下的红布条各垫一小块。钉棺时,全家回避不动哭声,只有死者的儿子须立在棺旁口喊“躲钉”。参加钉棺的邻里、朋友都要身系红布条,并要给钉棺的人赏封,称为“喜钱”。盖棺以后,死者的子女还要手拍棺木数次,俗称“叫醒”。

在入殓第二天半夜,要置备纸马素车、香炉锡箔和纸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为死者送行,俗称“送魂”。

吊唁­

吊唁死者的日子,一般都在出殡前一天,俗称“ 开悼” 或“开吊”。开悼时架设灵棚,将棺木移置灵棚之中。名为“移灵”。隆重的丧事在灵棚前还要高搭牌坊。灵棚内悬挂幔帐或竹帘,后面停棺,前面为堂,灵堂中摆有供桌,桌上供灵花,陈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悬挂死者遗像。两侧摆放各式纸扎和陪葬品 ,诸如童男童女 、金银二斗、金银二山、摇钱树、聚宝盆、引路菩萨、打道鬼、方相……以及挽联、挽幛、花圈等。开吊后,亲友陆续前来吊丧 ,不论辈份大小,统统按照“ 死者为大”的规矩,上香跪拜。死者的子孙披麻戴孝,手拄哭丧棍,跪在灵堂供桌西侧的谷草或草垫上。

丧礼中,外来亲友对死者的哀悼有吊、奠、赙(fu 付 )三种形式。讲究奠用香烛、酒果;赙用钱帛、金币;奠后再烧纸,则为吊。在吊丧活动中,还有一种“管炕”的习俗,即本家、邻里或亲友帮助丧家招待宾客的住宿和饮食。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是请炕。丧家根据宾客人数定出所需的炕数(一般每一炕家负责六至八人),然后略备水酒,请炕主前来议事,征得同意后,炕家就算定下来了。二是管炕,头一天祭祖结束后,就由总管分配炕员,抄出名帖交与炕家。炕家把宾客接到家中,烟酒茶饭款待。一般晚上吃面条,取亲戚往来长久未断之意。第二天,出殡后宾客要在丧家“坐老斋”、即吃完殡饭。饭后再由炕家接到家中稍事休息,下午散客,炕家的义务也就完成了。第三步是谢炕,下葬后的第二天中午,丧家要设酒席酬谢炕家。谢炕完毕,管炕这一活动也就全部结束了。管炕还有“干、湿”两种,以上所述叫“湿炕”,即连住带吃;

在出殡前一天,家人和亲友要抱着牌位,打着引魂幡,提着灯笼,吹打着鼓乐到附近寺庙庵观或其遗址招魂。设祭之后,家人大呼死者,一路放声大哭回家。安放牌位后,继而把斜盖着的棺盖打开,由死者的长子取净水一碗,用新棉花球给死者擦脸,俗称“开光”。象征地擦拭完之后,碗里的水不倒,由儿孙、女儿及外孙分喝,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孝敬,大家依次绕棺而过,瞻仰死者遗容,然后请木工重新封棺,打上“ 银绽” 表示再不开棺了。­

“送行”的习俗,在天蒙蒙亮时,由死者的长子一人出门,烧化纸车、纸马、“家奴、院工”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枕头,当地称为“送乌明头纸”。然后提一罐红豆稀饭,在天亮前从家门一直撒到坟地。

在出殡之前,除了各种吊丧供祭外,死者仍象生前一样享受着人间烟火食,一日三餐,顿顿必由家人亲供,清晨盥洗用品也一如日常安排,连饭后的嗽口水杯也不可缺少。每次供奉时,家人必痛哭尽表。这样,一直侍候到出殡,死者才算是离家而去。­

出殡­

入殓以后,紧跟着就要定出殡的时间。一般不“热死热埋”,否则便会被认为对死者不孝不敬。至于什么时候出殡,往往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定。时间可长可短,大抵最短的为三日,依次为五、七、九日……长者可达百余日,均须单数。旧时还讲究由阴阳先生择吉日,定坟“空”,即所谓坟地上什么时候能进得去。­

出殡时间确定以后,便要通告亲友“送孝”。去时要带去孝布一块,依关系远近亲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晋中祁县等地,于出殡这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图案的幡状物;纸与纸的衔接不用浆糊粘连,而是用铁器或石器把纸折叠后捣在一起,名为“砸岁纸”。这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岁数纸”,只是悬挂时间不一罢了。死者达到耄耋高龄的“岁纸”,当地人时行撕一条给孩子佩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撕回家糊在面瓮上 ,不生虫子 。旧时有些地方还要在大门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仅写明生卒年月、出殡日期,还要列出避忌事项。­

“ 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后临时开穴打墓的。打墓旧时要请阴阳先生坐看风水,将穴定点 。然后撒五谷,在所定穴位上用银针开“ 十”字,名为“ 开土”或“ 破土”。“开土”之后,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须在旧葬处旁边另开一穴。死者如入祖坟,其墓穴在上辈脚下。依次类排,直到坟地无法再开穴后 ,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 ,选新地另建新坟。­

旧时出殡前,祁县等地都有“点主”的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 王”字上加一点,使“ 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

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花圈。­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 ,一直到满为止 。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

出殡盛行用棺罩,其状如长形轿体,上有锡顶葫芦头金顶,四角男性死者用龙头龙尾 ,女性用凤头凤尾 ,周围饰以红、蓝、黄布帷幔,上绘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这种器物均有店铺专门出赁。­

厚重的棺木,加上庞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较吃力。于是,抬者由8 人增至16人、24人,甚至32人,俗称16杠、24杠、32杠。抬棺人手众多,既便于做到这一点,前呼后拥,又显得气派。­

棺木抬起之前 ,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 。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玩盆在地上摔破。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

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棺木出院门时,要大头在前;出了门后,都要掉个头,一直抬到坟地。原来人们认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着一样,出门头向前,等于回首瞻顾家园,表示了对人世的依恋;出门以后头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无前,直奔西天乐土。­

出殡队伍最前面有开路的,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纸或白纸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抛撒引路纸钱,以示买通沿路鬼魂。次为仪仗、各种纸扎(兴县一带称为“纸文”)、粗、细乐班、由外甥或孙子扛着的引魂幡、扛条凳的 ,然后即为牵缆持丧棍的孝子 ,孝子之后是棺木,棺木后跟着的是坐着车轿的女眷和步行的亲友。­

送殡队伍至人多处或大路口,还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演奏。古代一般由亲友、邻里设祭,后来大多为丧家自己设祭,显示丧事办得排场、隆重。­

来到村外后,送葬的亲朋止步,由死者的儿子“谢孝”。然后除去棺罩、停下仪仗,只有家人与至亲携纸扎及祭品随棺前往坟地。时辰一到,即刻下葬。棺木入墓后,晋中祁县一带,阴阳先生要摆下罗盘仪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认为可以为止。大体上方位为东南——西北向(乾——巽位),当地有“头顶紫金山,足蹬雁门关”的说法。死者的儿子入墓检视,然后家人往墓内扔“富贵钱”、“富贵馍”。坟丘堆成后,死者儿孙所持的“ 哭杖”和“ 引魂幡”要插在坟头(引魂幡也有放置于棺顶的),接着烧化所有纸扎(“童男童女”已经被把头或脚扭向后,置于棺木一侧),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尽哀,然后悄然退出,让死者永远安息于此。­

出殡次日清早,家人送饭至墓前浇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进便饭。家人次日赴坟地致祭时,要用锹往坟上添新土,使坟丘前后周正,不偏不斜,俗称“扶山”。而太原一带自安葬后,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后清明祭扫时,才允许往坟丘上添土。两地习俗,相异如此。­

到新坟添土、奠纸 ,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 ,称为“复三”,又叫“圆坟”、“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亲都去,

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其中一七‘称“头七”、三七又称“散七”、五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较为重要。­

“一七”,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

“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着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唤死者,或上坟焚香接引亡灵回家。­

“五七”,民间认为这一天死者亡灵回家“ 省亲” ,丧家除举行祭奠,还要延请僧道诵经,亲友均来吊唁。晋中祁县一带,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莲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并按亡者岁数扎制纸花、剪纸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纸旗以谷草杆穿扎,沿路一直从家门口插到坟地。­

“七七”,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祭拜。­

人死后或安葬 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个隆重的祭供日,又称“百日祭”。到这天,容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祁县等地,纸扎要糊“斗”,俗话称为“五七升,百日斗……”­

一个人死后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称“ 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 烧周年”,古代称为“ 小祥”。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 。满三周年烧纸祭奠 ,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古代称为“衤覃”(tan 坦)服。按照传统的说法,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

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节当日或前一日,晋中一带还有一种“烧心”的习俗。这一天,家人、亲友,特别是出嫁的女儿须亲至坟地供奠 。祭品除衣帽鞋袜各式纸扎外 ,还要蒸空心的面供和( huo活)“面心”。供毕埋于墓前。“烧心”又称“安心”,其意在于告慰亡灵,从今以后勿须惦念阳世亲人,尽可以安心阴间了。­

“服三”之后,对死者的祭奠转入普通的上坟,不再有特殊的忌日。上坟一年大致三次:即清明,举新火;七月十五,尝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也有一年五祭的,即除了以上三个节令外,再加上元旦和冬至。籍此,家人在悠长的岁月中继续保持着同死者的“联系”,并寄托自己绵长无尽的哀思。­

[img]

端午节划龙舟的人是怎样分工合作

龙船人数,额定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称的“三十六香官”。如是小龙,船身十三档,划船的二十六人,船面管旗一,后梢二,唱神一,司鼓二,掌锣二,托香斗二,正合三十六之数。大龙有十八档,两旁划船的三十六人,加鼓、梢、锣、旗、唱神、托香斗六种执事十二人,就需四十八人。

划船者穿衣,一船均依旗色。在苍南等地,则定为白衣白帽子是吊念屈原。(龙舟额定42人,划者十三六,前后梢各一,掌旗一,击鼓一,击锣一,唱神一,此四人俱站在龙舟中间。龙舟有十九档,坐十八挡,前方向空一档,龙舟在竞赛时不调头,而是人转身反方向坐。龙舟的鼓声很有节奏,转身的鼓声为密集点鼓。)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和悬白艾、挂菖蒲、佩香囊、戴荷包、饮抹雄黄酒等,在民间传统里,多是为了避邪驱恶、防疫防病。我国的满、朝鲜、白、苗、哈尼、纳西、瑶、蒙古、布依等少数民族,也流行过端午节,又各有其风俗。如满族的拜天、射柳、击球;朝鲜族的荡秋千、踏跳板等活动。

龙舟竞渡今天已得到新的发展。龙舟竞渡已被列为全国正式体育竞赛项目。自1984年起,“屈原杯”龙舟赛已经举行了10多届。1991年,国际龙舟联合会在香港成立。

随后,亚洲和欧洲的龙舟联合会也相继成立,龙舟运动作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目前正在全世界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每年都有约4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性比赛,亚洲龙舟锦标赛、世界龙舟锦标赛均已成功举办多届。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划龙舟

人民网-划龙舟

嘉兴有哪些风俗?

◇嘉兴传统节日和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旧时为元旦,俗称“年初一”,实行公历后,改称“春节”。据《古禾杂识》记载:“元旦黎明即闻拉燃爆竹声,谓之开门炮仗。先礼佛像、宗庙,次拜尊长。食团圆饵、长寿面,男女多持斋者。俗谓不可食汤饭,食之,一年出门逢雨。禾俗崇信鬼神,(是日)每烧香填塞街巷,城隍庙为最闹”。此为清代风俗。

民国时,初一凌晨,嘉兴居民争去南门外小曹王庙烧头香,得第一者大吉。海宁硖石则为“烧十庙香”(凌晨从家中出发,放一个爆竹迎新,然后依次去十个庙宇内烧香)。至天明“开门炮仗”此起彼落。清早拜天地祖宗,向尊长拜年,尊长对未成年晚辈给拜年钱。食米粉圆子,大人小孩穿新衣。早餐盛行吃“烧卖”。建国后,破除迷信,“烧头香”等俗渐废。80年代以来,“烧头香”有抬头之势,城乡居民中信佛者纷纷去觉海寺等处烧香。

海宁一带,此日早晨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敲锣打鼓称“年锣鼓”。蚕农在此日扫地称“扫蚕花”,见面互视“蚕花甘四分”,祈蚕茧丰收。嘉善农村还有家家在门上插柏枝的习俗。嘉善、海宁有些地方初一都不烧饭,吃除夕烧好的饭,象征年年有余。是日,城乡居民开始走亲访友拜年。民国时期有“接土地”、“接灶君”之举,“接灶君”是在灶台上点蜡烛、线香,供“接灶年糕”,挂一张新的灶神祃幛、一块“灶牌”,“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解放以来已无此俗。

小年朝

正月初三,旧俗嘉兴人在此日礼佛祭祖。民国时,凡女婿都选定此日到妻家拜年。

“财神”生日

正月初五旧说为“财神生日”。据《古禾杂识》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则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并有路头饭、路头汤,鄙俚之至。“路头”即民间所说的“五路财神”。民国时,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初五,各商店开始照常营业,并摆见神酒。凡被邀吃酒的店员即为继续雇佣者。接财神陋俗,解放后本已消失,近年,初四夜初五清晨,有的商店大放鞭炮烟火,寓“接财神”之意,有的则在门上张贴神像。

人日

旧俗正月初七为人日,又称“人生日”。是日,人家悬巨秤,秤人之体重。并有为小姑娘穿耳朵戴耳环的习俗。据《古禾杂识》记载:“人日俗喜秤人,谓秤则可免一年疾病。此例大约始行于小儿,称之以验逐年增长若干。继而妇女效之,渐至不问老幼男女人人效之矣”。

天生日

旧俗正月初九为“天生日”,即玉皇大帝生日。民国时期,善男信女去城内玄妙观进香,礼拜玉帝塑像。观中设罗天大醮三日,末一天“上天表”,布施者名列“天表”。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又称“元宵”、“上元节”。亲友往来拜年至此渐止,乡人有谚语,“拜年拜到正月半,拔出门闩追一段”。元宵为灯节,旧俗正月十三上灯,至十七日收灯。据《古禾杂识》记载:“上元灯市十三日上灯,十七日收灯。杂彩扎缚鳖山,绣球人物、楼台,灯有五色、明角、官纱、剔墨、料丝”。是日,合家吃汤团(汤圆),夜晚迎灯。古代嘉兴迎灯热闹非常,民国时期,国计民生艰窘,故“迎龙灯”自辛亥革命至建国前40年中,仅举行数次。城内灯会以鳖山为华丽,灯伞(又称“纸凉伞”,伞上刻有三国志、红楼梦等戏文)为名贵。乡间以调马灯为娱乐。城区有王聚兴纸扎店等七八家制灯,其制作较海宁灯粗糙。灯会以火流星开道,自荷花堤集合出发至北大街、宣公桥,沿途观者如堵。迎灯的队伍配有丝竹演奏以及高跷、荡湖船、地戏等民间歌舞。五六十年代,元宵灯会颇盛,有抬阁、火流星、免灯、鱼灯、花篮灯、走马灯、龙灯、狮灯及表现《西游记》人物的灯彩,有组织地结队游行。

海盐旧时有“滚灯”,历史悠久。见本志《文学艺术》篇。建国后,海盐县长川坝一带尚有人会玩滚灯,有刘海洒金钱、鳑鲏倚滩、仙鹤生蛋、燥煎鲹鲦、众星拱月等程式动作,其实是一整套结合滚灯表演的杂技、舞蹈动作,如托举、腾跳,侧手翻、倒立、窜扑、叠罗汉等,均组合在内,颇为壮观。

海宁硖石灯彩在历史上最负盛名,始于唐, 盛于宋,现更发扬光大,知名海内外。80年代,硖石数次举行元宵灯会,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万人空巷,景象壮观(参阅本志《名优特产》篇)。历史上桐乡濮院迎灯,可与硖石灯会相媲美,其 “剔墨纱灯”造型美观,融绘画、雕刻于一炉。已有数百年历史,惜现代衰落。

元宵习俗在桐乡乌镇为“走桥”,是夜男女老幼沿街自南而北走过每座桥,步月看灯,兆一年健康幸福。

嘉善于窑一带,则盛行“走马灯”,用竹扎纸糊马头马尾,马头系于表演者腹部,马尾系于腰后,人如骑马上。表演者每队12人,由2人骑马,10人手持松鹤延年、龙风呈样、蝴蝶、鸟兽等造型的花篮。也有的扮演《白蛇传》、《三国演义》等人物。表演者边舞边唱,古称“地戏”,马灯队每到一家,备受欢迎,视为吉利。

举行灯会时有的地方也舞龙,1988年元宵,平湖的九彩龙在浙江省龙舞大赛上获奖。

旧俗,嘉兴一带此日忌雨。谚语:“雨打正月半,一年勿好看”。民国前后,此日店家在帐台上点蜡烛,称“岁烛”。

二月初二

旧时农历二月初二称土地诞辰。人家食油煎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海宁一带称此日为“萝卜生日”。据《古禾杂识》记载:“二月二日土地生日,俗食油熯年糕,谓之‘撑腰’。是日乡间下瓜茄诸菜种。庙中或醵钱奏乐一天,晚放花爆。”

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日称花朝,俗称百花生日,依次为稻等作物生日。(见本篇农业习俗部分)

放风筝

正月、二月为放风筝季节,谚语:“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只断线鹞。”建国后,放风筝成为群众娱乐活动。1990年3月20日,郊区首届风筝赛在嘉兴体育场举行,最大一只“百脚鹞”有110节、55米长。

三月三

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是日竞往小武当进香”。桐乡、平湖乡间妇女头戴荠菜花,谓入夏头不晕。晚食螺蛳谓“挑青”。嘉兴人在门上挂野菜花,裹以红纸,称为“野菜花开结牡丹”,以图吉利。妇女、儿童于是日头插荠菜花。民国时期,是日嘉兴有迎水会习俗,在参加水会的船上扮演各种戏文,从南堰出发至北门结束。

旧时桐乡濮院三月初三举行“珠宝会”,约始于明朝后期,初称神会,民间称之为珠宝会。明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万历三十八年,濮院镇神会,结缀罗绮,攒簇珠翠,为台阁数十座,阁上率用民间娟秀幼稚扮故事人物,备极巧丽,迎于市中。远近士女走集,一国若狂。”至清初,神会改称佑圣会,每隔数年举行一次。民国时已停止。

清明

古代清明为与春节相似的大节日,俗谚云:“清明大似年。”因其时春光明媚,又在农事蚕事繁忙前夕,所以庙会、水会、竞渡、踏青等活动均于其时举行,特别是清明扫墓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城市居民多雇小船,携纸锭、享菜、青团子等供物,去郊外祭扫祖坟,并借机踏青。建国后,各地清明扫墓习俗不变,并有瞻仰、祭扫革命烈士墓、碑,缅怀先烈的新风俗。近年,人们多于是日埋葬先人骨灰盒。

立夏

旧俗相传立夏为“酒仙生日”,人家饮酒者多。亦有秤人的习俗,谓立夏秤人,可保人不疰夏。民国时期,是日吃“麦芽扬饼”。立夏前后,市上亦有麦芽搨饼出售,称为立夏搨饼。旧时立夏还兴吃樱桃、海螺蛳等。是日儿童各凑柴米,从田中采摘新鲜蚕豆,在野外搭锅烧煮蚕豆饭(也有的加入少量咸肉、春笋),谓“烧野米饭”。劳动者是日歇工一天,本地农谚曰:“跨出丝车,踏进水田”。意指即将开始插秧。烧野米饭、秤人等习俗,建国后仍多见于农村。

端午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天中节”、“重午”。是日斗草、吃粽子、饮雄黄酒、吃咸鸭蛋,又有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泥蛋即咸鸭蛋、雄黄酒)之俗。挂菖蒲、大蒜、艾叶;燃熏苍术、白芷,有消毒、驱虫的用意。小孩额头上用雄黄写王字,佩挂香囊,妇女头上插黄茧剪成的小老虎,门上贴道士所送的黄纸符,花瓶插石榴花,中堂悬钟旭画像,都为驱邪祛病之征。旧时郊区新丰、净相乡一带,农家有以砖测午(在院子当中竖砖一块,当看不到砖影时即为正午)的习俗。并在此日熏黄烟(用硫黄、雄黄等物驱虫),在大门上贴“端午送百虫,一送影无踪”字幅。又将蒜头埋在火灰里焐熟食用,称烧蒜头,此俗至今仍存。端午节吃棕子、酱鸭广泛流行,至今不变。

分龙日

旧俗五月二十为“分龙日”,各地民间聚“水龙”作消防演习,又称“水龙会”。嘉兴“水龙会”集中在南湖举行。此俗延续至50年代。

烧“汰脚香”、“赛花船”

旧时嘉兴新丰及平湖县一带农村,插秧完毕,农民都上寺庙烧香称“汰脚香”,有的地方举行“赛花船”。据记载,“赛花船”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船上竖宝伞,挂彩旗,参赛的船均是小巧玲珑,油漆一新的艄船,故又名“赛舶船”。近时此俗消失。

献灶日

旧俗六月初四为“献灶日”,祭祀灶君菩萨。

荷花生日

旧俗嘉兴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又称雷祖(嫘祖)生日,盛行于清乾隆及民国时期,是日市民倾城游南湖,可不付摆渡钱。农民去烟雨楼侧雷祖殿(嫘祖殿)进香。此日南湖游船汇集,大小船只数百。大船中有“丝网船”,俗称“双夹弄”、“单夹弄”,可供酒菜。小船盖船篷,摆渡载客。

夜晚南湖湖面放荷花灯,以纸扎灯,下系木片,中燃红烛,飘浮水上,多至千盏。烟雨楼通宵达旦供应茶酒面食,又有昆曲社在湖上举行曲会助兴。

长工生日

嘉兴风桥乡一带旧俗称七月初一为“长工生日”,是日镇上市况热闹。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晚称“七夕”,又称“乞巧节”。旧俗是日晚,妇女在月下穿针乞巧。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七夕,妇女结彩缕穿针月下,陈瓜果把牛女星,曰:乞巧,捣凤仙花染指甲。女子于月下穿针,三穿而过者,谓之得巧”。七夕习俗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日演戏,一般都点演《牛郎织女》。嘉善农村家家用西瓜祭牛郎织女,用脸盆接露水,谓露水为牛郎织女眼泪,抹眼和手,可使人眼目清亮,心灵手巧。桐乡濮院七夕有请机神的习俗。

民国时期,嘉兴有童谣:“七七星,扁担星,念巧七遍就聪明。”夜晚斋星,供品以西瓜、藕、菱为主。是日南湖盛会再度出现,不亚于六月二十四夜。

七月半

俗称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鬼节”。有“探亡人”、“烧阴香”等活动。民国时期,城隍庙香火鼎盛。在城隍庙焚化纸锭,名“寄库”。前一夜,乡村妇女纷纷汇集城隍庙,席地而坐,烧香念佛,名“伴城隆”。民间祭祖一如清明,唯以馄饨代替团子。桐乡县东南部与海宁市西北部农村,七月半吃馄饨。建国后,“伴城隍:等活动废止,但民间祭祖、吃馄饨等习俗仍延续。

“地藏王”诞辰

旧俗七月三十为“地藏王诞辰”,此夜点燃地香,地上支放瓦片,成灯形,内置油膏、香屑之类,大街小巷遍地皆是,点燃后形同白昼。民间一说“地藏香”是祀地藏王;另一说“烧九四香”,是为元末的张士诚烧香。张原为农民起义领袖,在苏州称吴王,后被朱元璋所灭。他小名九四,生日在七月二十,是日烧香称“九四香”,后讹为“救世香”,甚至称为“狗屎香”。旧时,此日人家抱婴儿到庙中寄名,求佛保佑,作“佛子”。小孩于是日都穿新鞋。此风俗久废。

烧八寺香

民国时期,八月初八嘉兴大批农民(以中年以上妇女为多)进城烧“八寺香”。八寺者:楞严寺、精严寺、祥符寺、天宁寺、报忠寺、金明寺、东塔寺、茶禅寺。另有加烧“四塔香”的,四塔指:东塔、壕股塔、真如塔、三塔。建国后废。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吃月饼,赏月,全国同俗。嘉兴独特者,中秋夜有载酒游南湖之举。又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女郎于是夜种罂粟花”。清初朱彝尊亦有诗记述:“秋灯无焰剪刀停,冷露浓浓桂树青。怕解罗衣种罂粟,月明如水浸中庭”。所种植的罂粟供观赏。此俗久废。

观湖节

旧俗八月十八为潮神诞辰,人们多去盐官观海潮,现代更加兴盛。辛亥革命前,地方官于是日备三牲香烛,在镇海塔旁之大观亭内祭潮神,朝廷有时亦派大员在海神庙致祭。

重阳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是日登高用米粉、栗子做糕,插三角彩旗,称“重阳糕”。旧俗一般人家在此日砌新灶,民国时期本地人延续清代旧俗去郊区胥山、城内瓶山、真如塔登高。郊区新丰乡登青村有登青墩,系胥山余脉,“广寻数丈”,附近群众到此登高。城中怡情曲社于是日在寄园举行“同期”,拍曲赏菊。桐乡濮院重阳兴吃赤豆糯米饭,称“增智饭”。建国后,有关重阳诸习俗渐淡。80年代后,定为“老人节”,开展敬老活动。

十月朝

旧俗农历十月初一称“十月朝”。民国时期,农民进城至纸扎店购置冥衣冥器祭祖,建国后此俗已废。

冬至

冬至古代为大节日,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民国时期,冬至重祭祖,并掩埋浮棺骨殖焚烧废棺。民间祟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海盐一带以吃羊肉为食补。人家在冬至前后腌鱼肉,准备过年,称“年鱼”、“年肉”,又腌制青菜、雪里蕻,为入冬蔬菜之备,进补、腌制鱼肉咸菜之俗延续至今。是日,上坟祭祀先人者亦多。近年,人家多在此日择地或上公墓埋葬逝者骨灰盒。

腊八

旧俗农历十二月初八称“腊八”,以果枣等物煮粥,名“腊八粥”,近时,尚有少数人家保持此习俗,精严寺等寺庙亦煮粥供信徒。

送灶日

旧俗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称“送灶日”,有打扫室中灰尘之俗。民国时期,人家在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夜“送灶”,以糖糕、米粉糖馅团子或麦芽馅糖等物祀“灶君”,迷信“灶君”上天会言人家过失,用馅糖等物糊其口,俗称“醉司命”,用麻秸、芦席等做成“轿子”,取出灶君像塞轿内焚烧。此俗建国后城内渐废,农村仍存在,唯仪式已简化。

嘉兴旧俗此夜还吃赤豆糯米饭、小汤团、饴糖做的元宝、炒毛豆等。

送灶过后为“谢年”、酬神。在二十五至二十八日,四天中择一天夜晚举行,供品丰盛,具桌围、点红烛、线香。供品上插红纸剪的花鸟人物和如意,称为“年花”。用糯米粉制成成套大小元宝。还用红线悬挂活鲤鱼。

农历除夕

是日吃年夜饭,合家团聚、守岁。旧时嘉善农村,年夜饭有吃“塌棵菜”习俗。“塌棵”与“脱苦”谐音。嘉兴吃年夜饭,花生称“长生不老”,黄豆芽称“如意菜”,酱蛋称“元宝”,均取其吉利之意。饭不能吃尽,以示年年有余,饭吃毕不可说“吃完”,要说“吃好”等。剩饭盛在新饭箩,用红纸封好,称“隔年饭”,放置到年初一。餐桌上的鱼不能吃,也是表示年年有余之意。是夜,各商店伙计手执灯笼,奔走催收欠帐。债户则躲避逃债,旧习过半夜后欠债就可延期归还。理发店、浴室一直营业至半夜。守岁;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压于枕下,有的在枕下还放荸荠、桔子、花生等果物。

解放以来节日活动

解放后,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变化,许多旧俗被淘汰,一些有价值的节日风俗被保存下来,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总的特点是形式从简,迷信内容淡化或被破除。解放后,党领导树新风、破旧俗,新的节日习俗在形成中。国家以法令规定了国定节日,元旦、春节和国庆日都放假庆祝,人们利用节日娱乐、休息、旅游、家庭欢聚或探亲访友。劳动节、妇女节、儿童节和教师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人民和妇女、教师、儿童的关怀,每逢节日都进行有意义的庆祝活动。植树节,绿化植树成为群众性活动。近些年,在许多传统节日趋于简化的同时,春节则有越来越隆重之势,操办年货、吃年夜饭愈加讲究,放爆竹、放烟花,倾城震动,日夜连绵,特别是各种礼花,五彩缤纷,齐放时,布满城市上空,有的人家花费数百元,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影响安全和卫生,火警、伤人事件频频发生。除夕夜,全家团聚吃年夜饭后,齐集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已成为80年代以来的惯例。近年又时兴全家去饭店吃年夜饭或包租卡拉OK演唱。有些青年对过外国节日感兴趣,虽不是基督徒,在圣诞节也纷纷往基督教堂看圣诞典礼,教堂内人满为患。80年代以来,在圣诞节,新年,特别是青年人中,流行亲友之间致寄贺卡,成为多年不衰的时尚,贺卡多数购自商店,有的自行制作,卡上书写美好的祝词,付邮投寄,十二月下旬邮筒常为之塞。贺卡考究的有声响或立体画,价格不菲。

故事:当时进宫侍奉吴王夫差的不只是西施一人,还有一位美女

春秋、战国时期,可说是 历史 里一段混乱的时代,诸侯公孙各据一方,或扩权争利、或雪耻复国,一时间战火不断、民不聊生。而在春秋末、战国初,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有两大国对峙着;北方为吴国、南方为越国。两国之间就为了争权夺地,长年累月互相征伐,也各有消长。

周敬王二十四年,吴王阖闾借着越王允常病逝之机,出兵攻打越国,不料却被新立为王的勾践打败,吴王阖闾也因伤重不治。吴国立太孙夫差嗣位,并精练兵将矢志复仇。

周敬王二十六年,吴王夫差率水军藉太湖水道侵袭越国,两军即交战于椒山之下。越兵战败被围固城,越国大夫范蠡、文种向越王勾践献策,以美女、珠宝贿赂吴国宰相伯嚭 ,藉宰相美言吴王求和以保社稷。

吴王夫差应允越国降顺,并将越王勾践软禁于国内充当人质。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 历史 上最美丽的女性,也是最成功的卧底—西施,袅袅登场了。

越国境内一片亡国之凄凉景象,诸暨县内苎罗山麓却春江潋滟。临江下游正有两位素装少女在江中浣纱,并不时嬉闹玩逗着。着青衣者姓施小名婉儿、穿红衣之女姓郑名旦,比婉儿稍年长,被当地人称为“浣纱双姝”。

两人皆是居住在苎罗山鹿西侧之小村落,自幼互为玩伴感情甚深,可说是情同姐妹也以姐妹相称,两人容貌是各有特色,但都是倾国倾城之绝色佳人。施婉儿从小就有不明的痛心症,不堪劳累,每当痛心发作总是捧心蹙眉,更显得娇柔可怜之模样,不知有多少男孩为之倾倒,美艳名声播传四方,有人就以“西施”之号称之。郑旦在娇丽的容貌中更是有着活泼、朝气,使得两人并站一起时就像盛开的并蒂芙蓉,娇柔艳丽各有特色交互辉映。美的山鹿溪畔因双姝而失色、暗然许多。鱼沉、雁落、花羞、月闭,一时间空旷的野地寂静了,只有偶尔传出嘻笑声点缀着。

“……嘻……哈……”

“哎呀!婉儿妹你把人家的衣裳溅湿了啦……哼!看我饶不饶你……”

“对不起!……哎唷!姐姐别泼我啊……我衣服也湿透了……”

姐妹两就互相溅水潲湿,直到两人从头到脚无一干燥之处。润润的水珠沿着发稍滴落,沿着额头、脸颊和着汗珠滚流腮边。湿透的衣着紧紧地贴着肌肤,凸显出动人的曲线身材,好一副绿江春色!

“好姐姐!我不敢了!求求你饶了我吧!』婉儿柔声地告饶着:“等一下我摘些果子给你,跟你赔罪好不好!?”

“婉儿妹!别说了!』郑旦牵着婉儿的手慢慢往林子里走:“看!衣裳都湿透了,怎么回家啊!我们先到林子里把衣裳晾干再回去吧!”

两人拨着矮树丛走入密林里,找个隐密的地方便各自宽衣解带,把除下的衣物敞晾在树干上。等到衣服干了,二人各自穿上,偕同步出树林时,已暮色渐昏、炊烟袅袅。晚风从江面轻轻送来,裙带微飘、鬓发略动,双姝就像仙女下凡,令人看了不禁怦然心动、跪地膜拜了!

婉儿见郑旦收拾起平常挂在脸上的笑容,不禁问道:“姐姐,看你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为了什么?”

郑旦说:“我看到此刻安静祥和的故国家园,还有与你的姐妹情深,不禁想到我们的国家被吴国打败了,国君又到吴国充当人质……不知这种良辰美景以后是否能得长久,唉!”

“嗯!姐姐说得没错,可是我们只是在江边浣纱的柔弱女子,又能帮国家有什么作为呢!”婉儿也跟着心情沉重了!

郑旦轻挽着婉儿的手说:“婉儿妹!要是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为国家出一点力的话,我一定竭尽其力无怨无悔……婉儿妹!你呢?”

婉儿望着郑旦的脸真诚的说:“姐姐,会的!我也会跟你一样的报效国家。”

此时,越王勾践入吴为质已有三年之久,一直被禁于吴国先王阖闾的墓旁石室里,经常被往来之吴国百姓羞辱,勾践只得忍气吞声期待有朝一日能复仇雪恨。

是年三月,吴王夫差发病,经月不愈,四处求得汤药皆无起色。范蠡无间意得知吴王得病难愈,便起坛占卜欲知凶吉。范蠡取得灵卦之后便对勾践进言:“启奏大王,依卦象得知夫差之病应在壬申日痊愈,因此微臣有一计可使夫差赦令大王回国……只是要让大王有受委屈,不知 大王是否肯受?”勾践闻言大喜:“此言当真!…… 卿家你且说看看!”“大王你此时进宫求见吴王,佯装识得医术,然后尝其粪便,再告知吴王痊愈之日,吴王必然感动,一定会放你回去。”

勾践闻计虽好却要尝其粪便,实在不愿,又想既为江山社稷又有何不为?只有勉为其难答应了。

隔日,勾践依范蠡所授之计,尝粪之后,便佯作喜状对吴王夫差说:“恭喜大王!大王之恙当于壬申日痊愈……”

夫差看到勾践尝粪之举,感动的说:“就算是我的儿子,也未必肯这么做,可见你对本王的忠心,本王若真在壬申日痊愈,本王则赦令让你回国。”

壬申日时夫差果然痊愈,夫差欢喜得大兴庆宴,并宣布赦放勾践回国,相国伍子胥闻讯赶来欲阻止吴王,夫差一见伍子胥面露不悦之色,便知伍子胥欲阻止赦放勾践之事,夫差便说:“相国,今天乃本王病愈之喜日,别说扫兴话!”

伍子胥还是甘冒大讳进言道:“启奏大王,赦放勾践回国则有如纵虎归山、释鲸于海,来日自有威胁啊!请大王三思。”

夫差怒曰:“相国,你别危言耸听了。三年来勾践被本王拘禁石室,他都无一微词,日前甚至为我亲尝粪便,为我观病。相国,你说你做不做得到?本王心意已决,你不用多说了!”

伍子胥忿然告退离席,伯嚭趁机谗言吴王:“相国的架子越来越大了,连大王的庆宴都要扫兴……”吴王夫差闻言心中大是不悦,打定主意找机会必将伍子胥除去。

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牧民垦地,暗中养兵蓄马以图一雪前耻。

一日,有一伐木工人在深山里发现到两颗巨大的神木,特去禀报勾践。勾践听了非常高兴,向旁边的文种说:“此乃天赐吉兆也!”文种突生计谋:“启禀大王,这乃是助我雪耻的良机。请大王派匠工将此木细工雕琢,献给吴王,让吴王拿来建筑宫庙。如此一来吴国必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我们既可让吴王没防备大王之心,更可从中取利。然后,在征召国中少女加以训练后献给吴王,既可当内应、又可蛊惑吴王。”

勾践大悦,立即交待范蠡办理此事,到国境内网罗美女。

范蠡这日来到诸暨县境,信步走在河边,突然看见溪流漂浮着片片桃花瓣,好奇着往上游寻踪。果然在约半里远处伫立一位少女,正望着远处出神,手持着桃花枝正捻着花瓣往河中漫投。

范蠡一见婉儿的模样:披散着乌云般的秀发半掩香腮、透着秀气的脸庞正如桃花瓣粉红、露出一截手臂雪白青葱、微风飘动秀发、衣袂裙角,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之仙山精灵;又仿佛一股股少女清香扑鼻而来。范蠡驻足摒息远望,不想惊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范蠡一回驿馆立即遣人打听,得知她即是人称西施之婉儿,便亲自登门拜访,向婉儿父母说明欲征召婉儿为国效力。郑旦听闻有机会为国家尽心力,便毛遂自荐自愿受召,并力劝婉儿同行。于是,姐妹两便随范蠡返回京都。其实,范蠡也被婉儿惊为天人的容貌所惑,心中亦对婉儿有所钟情,只是国难当头复仇为重,自己的儿女私情只有暂抛一旁了。倒是郑旦见到范蠡气宇非凡、风度翩翩,心中也萌生爱慕,但也是暗暗念慕不敢表露。

周敬王三十二年,郑旦与婉儿已入宫近三年了。初进宫的日子,婉儿经常因想念父老、思念施礼而以泪洗脸,多亏郑旦不断好言劝慰。 范蠡也是尽心尽力使婉儿快乐,每当看到婉儿不开心,自是心疼不已,总是柔言安慰,使婉儿慢慢淡忘伤感。但范蠡也是满心不是滋味,因为他发现自己竟然同时爱上郑旦跟婉儿;婉儿天真无邪、气质轻灵,郑旦则是端庄秀丽、成熟美艳。郁郁的情结让范蠡经常仰天长叹。

另一边,郑旦也因休课而与范蠡在相府花园设宴小酌,两人微有醉意时,郑旦伸手折一朵红花,投入亭台边的曲流中,隐语暗示吟唱着:“……艳红有心随波行,只叹落花纵有意,流水却无情……”

范蠡看着郑旦羞红的脸,自是了解郑旦吟唱的含意,便伸手轻握郑旦的手说:“旦妹,别再唱了!你的心事我都明白,而且我也是对你情有所钟。只是……只是我知道你将来会被遣送到吴国,我们徒有一段情只是增添无奈、惆怅罢了……当初……当初要是不将你征召入宫就好了,那你我岂不是……”

郑旦摇头缩手说:“大夫,你别这么说,征召入宫是我自愿的,我一直就想有机会为国家尽点微薄之力,……更何况……要不是因为受征入宫,我们也不会因而相识……只要大夫你心中有我,那我便心满意足了!”

郑旦越说声越小,又若有所思的说:“其实,我也知道你也深爱着婉儿,而且爱她之心更胜于爱我,只是婉儿她不知道而已。……那日婉儿练舞时心痛复发晕倒,我看到你眼中露出焦虑、不忍的神情,还不时探询她的状况……唉!”郑旦轻叹一声:“……其实,我并是不嫉妒,婉儿是我的好妹妹,……要是……要是我们三人能在一起生活,那不知有多好……”

范蠡一时间心如煎熬,为了国家社稷必须抛弃儿女私情;可是一生中也难再得此红粉知音,遂冲动地抱着郑旦,轻轻的拍着郑旦的肩背,表示自己的爱意、无奈、歉疚。郑旦并没有挣扎,只是静静地享受这甜蜜的一刻,心想:“即使无法长久相聚,至少也知道有人爱慕自己……”

隔月,越王便遣使者带着众女前往吴国,着手美人离间之计。

夫差一见郑旦跟婉儿,差点失态,只见双姝花容月貌、沉鱼落雁各有所长,心魂俱醉连声道:“好!好!好!”眼睛看着双姝,嘴里含糊跟差使说:“你回去告诉勾践,我对他的忠心感到高兴,你下去领赏、下去领赏……嘻嘻!”

夫差命令左右侍从不准任何人前来打扰,左拥右抱地带着双姝往寝宫里去。郑旦与婉儿此时已知是无法回头了,互相有默契地交换一个眼神,表示已经将一切羞耻置之脑后。

吴王夫差自从接纳了双姝后,成年累月的浸迷在女色之中,又加上婉儿巧妙的离间君臣,连连诛杀多位忠国大臣,朝中是国政荒废、躏臣当道;国内是饥荒连连、民不聊生。

周敬王四十二年,勾践得知吴王夫差迷于酒色不理朝政;境内一片疲弊之相,有德有为的忠臣皆被诛杀、遣配,于是决定举兵伐吴。结果吴军大败,夫差遣使求合,勾践不许。

婉儿闻听越国大军攻破吴国都城,心中悲喜交加,喜的是报仇大业得成,悲的是以身事人,清白女儿身一去不回,心想:“郑旦姐年前已病逝,现在我的任务也已完成,我当随郑旦姐脚步而去了……”

此刻正好越军攻进城内,勾践与范蠡第一个冲进宫中,范蠡不见夫差与婉儿暗道:“不妙!”即往内宫寻去。范蠡到达寝宫时正好看到婉儿欲上梁自尽,赶紧上前解开绳套,抱着婉儿平放床上,凄切的说:“婉儿,婉儿,你醒醒啊!你这是何苦啊!”

婉儿幽幽转醒,见得寻短不成,又为范蠡所救,只是朱唇紧闭、泪流不止,却也无言以对。范蠡命人看顾着婉儿,出宫追杀夫差去了!

夫差和众残余兵将逃往南阳山上,越军也在后一路追赶。到了南阳山夫差环顾四周乃是荒山野地、烟尘滚滚,不禁连连叹息,悲声道:“我以前昏杀忠臣伍子胥、公孙圣……今日终要轮到我丧生了……”

夫差幽幽的转身向随从的王孙骆说:“我死了也无颜见地下的先王、忠臣,我死后用布将我的脸覆盖三层……”说完刎剑而亡。王孙骆脱下衣服,掩盖夫差的尸首,然后自缢于旁。

勾践将夫差葬于南阳山上,入姑苏城占据吴王王宫,并传婉儿晋见。只见婉儿一身缟素,赢弱的走向殿前,风华绝代不减当年,只是多了一点沧桑、成熟之美,看得勾践两眼发直,直赞道:“好!好好!好个奇女子!”勾践又轻佻地向一旁的范蠡说:“今日能破敌,婉儿的功劳不少……嘻嘻!本王就封婉儿为妃……”

当晚范蠡偷偷潜入宫中前往婉儿寝室,从窗外正见婉儿坐在桌前暗自垂泪。蠡轻轻的越窗进入,婉儿听得骚动声回头瞧见范蠡,惊讶说:“大夫,你怎么从窗户进来?”

“嘘!”范蠡掩住婉儿的嘴,细声的说:“婉儿,我是来带你逃走的。”

婉儿不解何事要逃,范蠡叹口气,把勾践欲封婉儿为妃的事说与婉儿听,又说道:“大王疑心病重,也怀疑我与你不清白……”

婉儿听完顿时伤心欲绝说:“唉!都是美色害人……”言未毕,顺手抄起桌上的烛台便往脸上砸。范蠡扑了过去,把烛台拨开,但仍然有几滴热烛油喷在婉儿脸上,使得洁白如瓷的脸颊、粉颈留下几道疤痕。范蠡抱住婉儿垂泪疼惜的说:“婉儿,我要带你走,我们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隐居起来。我会好好的待你、好好的跟你过下半辈子……”

范蠡与婉儿就隐匿在齐国的陶山,牧畜营商获利为富,自称陶朱公。婉儿也洗尽铅华村姑打扮,脸上又有烛油烧伤的疤,没人知道,她就是颠覆吴国的绝色美女——西施

一日黄昏,范蠡与婉儿并肩窗口,看着窗外青山绵延、落日余晖,一群归雁划过暮空,显得一片祥和、宁静。范蠡与婉儿转身互望着,觉得与世无争的日子才是最美的,有爱人相伴的日子也才是最珍贵的。

题外话:

一、西施的结局

普遍认为,西施后来和范蠡一起,泛舟五湖,俩人举案齐眉,相亲相爱,度过了幸福的余生。

笔者认识一位诸暨的朋友,提供了另外不一样的说法,说西施的结局并不算美好,范蠡利用西施施展美人计灭掉吴国的故事,和人们的猎奇心理,给西施修了一所漂亮的庭院,让西施在里面生活,然后让想看看西施到底长得什么模样的人买票进去参观,由此挣钱,就像今天人们参观动物园一样。

二、郑旦为什么默默无闻

郑旦是 历史 上一位与西施齐名且同样具有爱国情怀的刚烈女子,但多年来,西施是广为人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郑旦呢,倒是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个人认为有两点原因:

其一,郑旦经常夸赞西施,使得西施美貌的名气传开,结果自己被人们忽视。

其二,西施活到了吴国灭亡,而郑旦早已去世,人们只记得西施,遗忘了郑旦。此外,郑旦去世后,迷惑吴王夫差、给越国提供情报的工作都是西施承担,西施的功劳更大,自然比郑旦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名声。

默默无闻的郑旦仍是英雄。

关于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的生平及他和高阳公主的关系

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 恪天然帝王的资质,又深得太宗的器重,仅仅是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爱女,他便只能与皇帝的宝座失之交臂。恪慢慢地对这一点看得很深也很透彻,所以他才能当机立断,决意清心寡欲,远离长安这权力的中心,在偏远的江南做他天高皇帝远的吴王。然而,最终,他还是被褥冤枉地连坐于房遗爱的谋反案件。

“金飙扇徂暑,玉露下层台。接绶芳筵合,临池紫殿开。日斜林影去,风度荷香来。既承百味酒,愿上万年杯”,这是初唐重臣长孙无忌的《早秋侍宴应诏》,文辞华美,比之他主持编写的《隋书志》、《唐律疏义》(30卷),别有一番情调,他一生的辉煌功业却不在此,而在辅助一代英主李世民开创了大唐帝国旭日东升的辉煌。他的家族源自北魏皇族,他是唐太宗的股肱大臣,他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他还是唐太宗的儿女亲家,名列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中的第一位。他在唐太宗去世以后,以元舅辅政,为了稳固唐高宗李治的皇位,亲手制造了惊天大案,诛杀了名望素高的吴王李恪,以绝四海之内的期望,为绚丽的初唐抹下了无比悲怆的颜色,而这一悲剧的导火线就是吴王李恪和唐高宗李治的亲妹妹高阳公主(始称合浦公主),这个美丽的女人可怕的任性和可怕的无知牵连了李恪的性命,但李恪直到临死,都没有埋怨她一句半句,他只是痛骂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灭族不久”,他的诅咒变成了事实,武则天后来居上,长孙家族在武则天的荼毒之下,走上了同样悲怆的凄凉末路,这是历史的周期率,在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中,不断重复着“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宿命。

高阳公主不想伤害吴王李恪,吴王李恪却因为与她过从亲密而丢掉了性命,高阳公主想让房遗直完蛋,而长孙无忌偏偏让房遗直活下去,在痛恨和痛苦中度过了暗淡的余生。其实,没有高阳公主,长孙无忌也要收拾吴王李恪,因为李恪实在太出众了,“有英武才”,果敢坚毅,最象李世民,他的身上集合了一个女人对男人的全部幻想,如果他是长孙皇后的嫡子,谁都无法动摇他继承人的地位,可惜,他的母亲是隋杨帝的皇女,即使他能以庶子的身份成为大唐储君,开国功臣们也不愿见到隋杨帝的血脉卷土重来。

李恪是天地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的身上融合了隋杨帝和唐太宗两位帝王高贵的血脉,融合了北齐、北周、隋、唐军事贵族勇武豪迈的血统,他文武双全,英俊挺拔,在胡化严重的关陇贵族集团中,他也是最最出色的美男子。他没有建过什么大功业,却“名望素高”,深得人心,当他牵连被诛时,“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可见,他象他英武绝伦的父亲一样,是个魅力无穷的万人迷。这种让人折服的巨大魅力,却成为木偶剧中皮诺曹的长鼻子,鼻子越长,越容易撞到铜墙铁壁,不幸的是,皇位只有一个,兄弟却有一群,而他只是庶子,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厚,守文之良王,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君乎?”唐太宗万般无奈中,立了晋王李治(长孙皇后的亲生儿子),唐太宗相信晋王的仁厚,并以此断定仁厚的晋王不会危及吴王的生命,但是唐太宗却低估了长孙无忌的冷酷和狠毒,长孙无忌曾和唐太宗一起,为了大唐的皇帝宝座,诛杀了身为嫡长子和储君的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亲兄弟李元吉。李世民兄弟姊妹众多,只要没有威胁到皇权的根本,在李世民的贞观盛世中都能平安渡过,因为他们没有皮诺曹的长鼻子,但吴王却有,对于晋王李治来说,吴王“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吴王是天生的帝王胚子,也是天生的帝王材料,名望极高,只要有人拥戴,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吴王也的确不甘寂寞,因此,从晋王被立为储君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吴王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如同后世的武则天当政,“时皇室诸王有德望者,必见诛戮,惟千里褊躁无才,复数进献符瑞事,故则天朝竟免祸”,李千里就是吴王李恪的后裔。李世民对吴王的钟爱和忧虑,可见于李世民的诫子书,“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惟籓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则克固盘石,永保维城。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故诫此一言,以为庭训”。

在春秋时期,铸剑师们为什么都喜欢用至亲铸剑?

在冷兵器时代,精品刀剑可谓是千金难求。古人对于名刀名剑的追求,远胜于现在人对于豪车别墅的追求。一些君王甚至会为了宝刀名剑发起战争。在我国流传最广的铸剑师就是欧冶子和干将莫耶,明代文人解缙在《寄族中诸昆弟》一诗中就写道:“干将莫邪世不识,屠龙斩虎人始惊。”

关于干将莫邪的故事有许多版本,其中最出名的一段应该是为了铸剑成功,莫邪不惜投身于铸剑炉,以命祭剑。在这个故事记载于《东周列国志》,因为吴王阖闾十分喜欢各种宝剑,“筑冶城于牛首山,铸剑数千,号曰‘扁诸’”。但是他还是不满足,便专门寻访到了干将莫邪,下令让这夫妻二人为他铸剑。

▲干将莫邪铸剑浮雕

01

干将莫邪四处采集最好的铁精金英,找来了最好的炭火,精心挑选了吉时开炉,还找了三百个童男童女来为铸剑炉鼓风添炭。如此这般大费周章,轰轰烈烈折腾了三个月,但是铸剑炉中的原材料却始终未能融合在一起。莫邪认为,这是由于如果想要练造出神剑,需要有人的灵气在其中才行。

干将莫言二人铸剑的师父也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师父和师母都跳入铸剑炉中,双双以身祭剑,最终才铸出神器。于是莫邪决定也采用这种方法,她沐浴之后,剪断头发除去指甲,等到炉中的炭火燃烧到最热烈的时候,便投身于铸剑炉。莫邪跳进铸剑炉中立刻便被烧成了灰,与此同时炉中的原材料都化为了液态,终于融合在一起。

▲干将剧照

就这样,干将终于完成了两把宝剑,他将之分别起名为干将剑和莫邪剑。莫邪剑被送去交给了吴王,吴王赏赐了百金给干将。但是吴王十分贪心,还想要得到干将剑,谁知干将骑着宝剑化为的青龙升天而去,从此再也不见踪影。

02

此后吴王又开始悬赏能够打造金钩的人,有个钩师贪图吴王的重赏,于是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给杀了,用他们的血来祭炉,最终打造出了两柄金钩,拿来献给吴王。等这个人跑来找吴王讨赏的时候,吴王却认为他的金钩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钩师便告诉吴王他是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来祭炉方得以成钩,吴王赶快命人这两柄钩出来仔细观看。

▲吴王阖闾画像

手下人去找了半天之后却来回复说,这两柄钩已经混在所有的金钩中,找不出来了。钩师便要求自己去找,谁知当人把所有的金钩都送上之后,钩师也无法认出他所铸造的那两柄钩来。钩师十分着急,唯恐吴王不相信自己的话,便对着那所有的金钩大喊自己儿子的名字,这下真的有两柄钩,突然飞出来,贴到钩师的胸口上。吴王大吃一惊,连忙也赏了这名钩师百金。

在这两个故事中,都出现了以活人祭炉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在古时候并不少见,因为科学技术和自然知识的限制,所以彼时的人们认为,不管是任何一种武器如果要成为神器,那么必须要有灵性,而世界上最有灵性的就是人。所以在铸造武器时,如果以活人献祭,就能让这些武器拥有灵性,成为神器。

▲古人祭剑剧照

03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用于铸造武器的矿石虽然是天地之精华,但是它们缺乏灵性,很难将它们炼化融合到一起。所以必须加入有灵性的东西,才能将他们驯服融合在一起,而最有灵性的莫过于人。当铸造武器的人发现,有人被投入铸造炉之后,的确会让原材料迅速融合到一起,便觉得这种说法是真实的,在铸造最好的兵器时,以活人祭炉就这样成为了惯例。

对于这些看法,现代人当然不以为然,我们都知道每一种金属有它自己不同的熔点,所以用活人铸剑无非是一种封建迷信,主要是因为古人缺乏自然科学的认知。但是其实现代科学家也对以活人铸剑这种方式进行过分析,最终结果发现,在古代铸剑时用这种方法可能的确会让原材料尽快融合。

▲铸剑照片

专家表示,这其实有一定科学依据。古代铸剑采用的原材料,在汉朝之前基本是以铜为主,铜这种金属的熔点是1083度,用一般的铸剑炉以木炭就能将之冶炼,但是后来他们又发现了铁,铁在当时是一种非常贵重的稀有金属,铁的熔点也比铜要高得多,约在1148-1400℃。所以如果在关键时刻投入人体这种高脂肪高燃烧值的媒介物,便能生成碳元素,可以有效提高炉温。

结语

按照这种解释来看,往炉里投入猪、牛、羊效果应该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古人眼中,这些牲口不具备活人的灵性。他们认为以活人祭炉,不但可以让武器有灵性,还能将人的精气神汇聚于武器中。不禁令人叹息,在那个思想封建的年代,不知道多少有无辜性命死于这种陈旧观念之下。

关于吉人吴王油漆盐城和吴江油漆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微信号:ymsc_2016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